伴随着光伏周期性寒冬到来,行业龙头尚举步维艰下,有的跨界先驱已成为先烈,还有跨界而来新玩家备受煎熬,苦不堪言。

退市、项目终止、延期、裁员、停产、欠债、欠薪、诉讼缠身、银行账户被冻结,这些标签正不断贴到光伏跨界者身上。

据“草根光伏”统计,目前业内已有2家跨界先驱不幸倒下,被强制退市。皇氏集团、山煤国际、向日葵和海源复材4家企业终止了扩产计划。ST聆达、金刚光伏、泉为科技和*ST嘉寓4家陷入欠债、诉讼麻烦之中,和邦生物和正业科技暂缓了组件、电池项目投入,乐通股份50亿HJT 扩产计划未见实施。

1、ST阳光、ST亿利成“先烈”

连吃28个“一”字跌停,ST阳光(600220)于6月13日锁定了面值强制退市资格,这家瞄定上游多晶硅的跨界先驱已成先烈。

江苏阳光早在2006年就参与出资成立宁夏阳光硅业,建有1500吨多晶硅产能。后来,因多晶硅价格暴跌,持续亏损,宁夏阳光硅业申请破产终局。新一轮扩产潮中,江苏阳光计划在宁夏石嘴山投建5万吨多晶硅产能,该项目一直未能切实推进。

锁定面值退市的跨界者,还有ST亿利(600277)。近日,ST亿利已接到上交所关于终止股票上市告知书。同时,ST亿利公告,控股股东亿利集团所持上市公司全部股份已被司法冻结。亿利资源并未进入光伏制造端,但切入了光伏治沙和光伏电站建设。

2、ST聆达诉讼缠身,股权被冻结

ST聆达是较为“悲具”的跨界者,进入光伏行业后,这家公司已加速走向下坡,不仅“戴帽”ST,还深陷停产、巨亏风波。金寨嘉悦3月15日开始停产后,其格尔木神光二期光伏电站自6月13日起停运。

目前,ST聆达终止了总投资91.50亿元铜陵狮子山20GW N型电片项目,14亿元定增计划宣布告吹,过去12个月到现在还增加了71起诉讼、仲裁案,合计涉诉金额超8亿元。4月30日,聆达股份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股票更名为“ST聆达”。因未及时披露关联方非经营性资金占用信息,聆达股份被大连证监局勒令整改。

更糟糕的是,聆达股份上层股东林春良先生和林宇嘉先生持有华成未来全部财产份额被冻结,董事长兼总裁王明圣先生持有的华成未来全部财产份额被轮候冻结。

自占营收约9成的嘉悦新能源停产后,ST聆达的经营环境逾发恶化。目前,ST聆达股价从2022年8月的36.67元跌至2元以下。这场跨界光伏,很有可能让ST聆达步ST爱康后尘。

3、金刚光伏:资不抵债,诉讼缠身

跨界HJT的金刚光伏同样举步维艰。2023年报显示,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8亿元,同比增长11.20%,实现归母净利润-3.62亿元,亏损同比增加34.30%,实现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1.27亿元,同比有所好转,资产负债率为99.01%,同比上升1.85个百分点。

5月14日,金刚光伏发布公告,公司中标中国大唐集团有限公司2024—2025年度光伏组件集中采购标段三N型HJT光伏组件项目,中标金额9.2亿元,但公司非唯一中标人,具体履行金额以实际签署的销售合同为准。

尽管中标央企组件集采大单,但金刚光伏经营形势恶化的局面还未彻底扭转。

6月24日,金刚光伏公布关于诉讼进展公告显示,其近期已被苏州艾特斯环保设备有限公司、江苏晖朗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苏州宏瑞达系能源装备有限公司和华夏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苏州分行告上法庭,涉诉金额14,709,631.32元。另外,金刚光伏旗下苏州金刚光伏也被曝出现裁员、欠薪的情形。

4、泉为科技:欠债,银行账户被冻结

跨界光伏的HJT新军—泉为科技,同样暂处于出师未捷。6月7日,泉为科技发布两则公告自曝欠债,银行账户被冻结。

公告显示,山东泉为、泉为科技、褚一凡作为被告,已被中建材浚鑫和凯宏铝业告上了法庭,且申请了财产保全,涉诉金额分别为69,015,759.71元和13,126,096.24元,合计约为8214万元。

因上述两家原告申请了财产保全,泉为科技及子公司山东泉为17个银行账户被冻结,占泉为及子公司账户总数比例的18.09%,合计被冻结账户资金余额2,927,164.93元,四舍五入约为292.7万元,仅占合计涉诉金额约3.56%。

泉为科技做了20GW HJT组件+10GW电池的产能规划。到2023年底,组件投产产能仅为3GW。同时,光伏创造的营收也相对有限,尚未对其营收带来实质性支撑。

2023年,泉为科技光伏业务收入125,723,199.30元,在总营收中占比仅为10.80%。其2023年生产了190.04MW的HJT组件,销量为160.45MW,库存量40.71MW,毛利率为-3.58%,这意味着光伏业务还处于亏损状态。

除了危如累的ST聆达之外,还有不少蹭热点的玩家已宣告跨界失败。据“草根光伏”粗略统计,奥维通信、山煤国际、皇氏集团、向日葵已先后扔出“白毛巾”,明确终止相关扩产项目。

5、皇氏集团:转让20GW TOPCon投资主体控股权

2023年8月24日,水牛奶巨头—皇氏集团宣布,已转让安徽绿能的控股权,决定专攻水牛奶主业。此前,皇氏集团计划投资100亿元在阜阳建设20GW TOPCon电池项目。

6、嘉寓股份:打折出售徐州嘉寓组件、边框产线

2023年12月,嘉寓股份宣布拟以284.25万的价格将徐州嘉寓光伏组件、边框生产线等出售给常州晟铎,而这部分资产的账面价值达3901.75万元,基本属于打1折跳楼大甩卖了。

嘉寓股份主营业务是玻璃幕墙,2017年开始跨界光伏。2022年11月9日,总投资5亿元年产2GW组件的嘉寓阜新高效光伏组件基地项目正式投产运行。

踩雷恒大集团13.47亿元商票后,嘉寓股份经营状况持续恶化,2023年巨亏15.02亿元,股票被披星戴帽,现更名为*ST嘉寓,近晶股价再次跌破1元面值。

6月24日,*ST 嘉寓(300117)发布关于公司股票存在可能因股价低于面值被终止上市的风险提示公告。

7、山煤国际:终止30亿HJT扩产计划

2023年12月30日,山煤国际宣布终止HJT电池扩产计划。其 于2021年宣布计划投建10GW电池,一期投资30亿元,建设3GW HJT电池。

8、向日葵:终止30亿TOPCon扩产计划

2024年2月1日,向日葵宣布终止总投资30亿元投建5GW TOPCon电池项目(总规划10GW)。本次项目终止预计减少公司2023年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约420万元。

9、海源复材:退出80.2亿15GW N型电池扩产计划

3月18日,海源复材公告称,其与全椒政府友好协商后签订《解除协议书》,决定终止项目合作;并将子公司滁州赛维能源100%股权以3800万元的价格转让给爱旭科技。公司预计将获得损益约3800万元,将计入2024年损益。

海源复材曾于2023年公告,计划总投资80.2亿在全椒县建设10GW TOPCon电池3GW组件+5GW HJT电池项目。滁州赛维能源是该项目的投资主体。

10、中科云网:中科高邮欠薪、放假

6月初,网友通过社交平台发布了中科云网(高邮)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下称“中科高邮”)拖欠员工工资并放假的消息。

中科高邮系中科云网控股子公司,亦是上市公司光伏业务的核心载体。2023年4月,中科云网宣布拟通过中科高邮投资50亿元,建设5GW单晶N型TOPCON高效电池项目。

11、和邦、正业暂缓光组件项目投入

和邦生物和正业科技两家跨界者宣布暂缓光伏组件、电池片项目投入。和邦生物旗下武骏光能组件规划产能8GW,建成投产2GW,后续暂缓组件项目投入。

正业科技计划投资50亿元建设8GW HJT电池及5GW高效光伏组件生产基地。到2023年底,其仅建成1GW组件产能,后续电池片和组件投建计划延后。

12、乐通股份50亿扩产计划无动静

2023年9月,乐通股份公告,公司拟投资50亿元在安吉县建设4.8GW高效HJT电池+4.8GW电池组件全自动智能产线制造项目。目前,该项目推进缓慢,未见有开工消息。

2023年报显示,乐通股份货币资金余额为1,751.03万元,短期借款余额为19,526.81万元,资产负债率达88.39%。如此资金能力和高负债,显然很难支撑当前市况下的50亿元扩产计划。

此外,沐邦高科南昌安义8GW、湖北鄂州10GW TOPCon框架协议终止,广西梧州10GW电池项目延期。

4月10日,秀强股份(300160)发布公告称,“智能玻璃生产线建设项目”完工时间由2025年1月10日延期至2025年12月31日。

综上可见,已有16家跨界光伏的企业出现了项目终止、延期、放假、欠薪、退市等问题。考虑到周期性调整还未结束,2023半年报、2024年报的考验,未来不排除有更多的跨界者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

从眼下的洗牌情势来看,乘兴而来的光伏跨界者在面临败兴而归,陪太子读书,赔了夫人恐有折兵的尴尬。(草根光伏)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