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丨顾见

监制丨阑夕

618已经走过20多个年头,久到任何事件策划都很难在网上掀起风浪。愈发理性务实的媒体和用户,开始把注意力放到售后与服务方面。长期以来,平台客服都是个存在感很弱的设定——这是一些平台避之不及的短板,也是充满争议的弹性地带。几乎每个网购老司机都被“您的核心诉求是什么呢?”、“请您先与商家进行沟通”这样的踢皮球话术搞到破防。

有意思的是,今年618有人整顿电商服务乱象了。618前夕,话题#有被拼多多客服宠到#登上微博热搜后迅速出圈,至今热度未减。网友们都主动分享了被拼多多客服“宠粉”的经历:物流慢了,直接返券;商品问题,包赔;复杂的流程问题,客服从头盯到尾;商家处理问题不积极,客服直接“上强度”跟进...一句话,只要拼多多客服介入,事情就稳了。

拼多多的客服究竟是怎样“宠粉”的?又能否给到全行业一些启发?我们从几组真实用户的618消费体验中,大概可以窥见一二。

01

小商品大关怀,爱上被拼多多客服“推着走”

粤西某市的丽丽,是有二十年网龄的“都市丽人”。拼多多对她来说,更像是一个“精神疗愈平台”:工作压力大、家庭琐碎伤脑筋时,她就会来这里逛逛服饰箱包。用她的话说,“老公知道拼多多买东西非常实惠,基本不会来碎碎念。我也落得清静,主打一个买的过瘾。”

作为网购老司机,丽丽没少交学费。她曾经被各种伪无理由退款“教育”过许多次,因此对低客单价商品的售后不抱任何期待。“我基本把便宜的商品当成开盲盒,赚到了心情好,遇到不满意的也不牵扯太多精力。因为退货实在是个麻烦事情,十几块的商品,要跟商家举证,要打包,要等联系到快递员上门,或者自己送去快递站。再遇见卖家耍赖,好心情都被破坏了,得不偿失。”

今年618在拼多多购买衣服的经历,彻底打破了丽丽的刻板印象。

她买下的一条裙子试穿后感觉不太适合,与商家协商退货,可是无意间扔掉了衣服的原包装。想到这里,她停下了和商家的沟通,打算自认倒霉。没想到,平台忽然跳出信息询问是否需要退货退款,在简单点选后很快就收到了款项。

然而另一件到货的衣服就没这么顺利:试穿时她就发现衣襟上有油污,且吊牌已经脱落。丽丽怀疑这是二次销售的他人退货商品,决定拒收。不料,商家却以无法证明吊牌和油污为丽丽收货前造成,拒绝退货,只同意补偿5元清洗费。

本来丽丽就觉得的维权无望,虽然据理力争,但内心其实不抱希望。没想到拼多多客服光速介入,迅速把退货退款落地,效率之高令丽丽惊讶万分。

“太魔幻了,我还以为要继续跟商家拉扯。去年双十一在其他平台购物,我就遇到过无良卖家,每次都在系统处理时限到期前几分钟拒绝售后申请,气得我狂喝菊花茶消火。最后只能安慰自己,几十块钱的东西,不至于的!”

拼多多客服的主动介入,让丽丽大发感慨。“原来几十块钱的商品也能被认真对待,客服甚至比我还积极,让我关注退款的到账情况。被平台催着查收退款的感觉太魔幻了!”

对于拼多多的客服体系,丽丽用“没事不打扰,需要时都在”形容。她坦言,从快递损坏、退款、撕吊牌服装,每种售后拼多多客服都“主动出击”,有一种“比我自己还重视自己”的感觉。

02

全额退货倒赚200元,我“凌乱”在拼多多

“有运费险放心买,7天无理由退换货”,时至今日,电商类似的宣传口径已经司空见惯。不过山东人张浩坦言,有些服务听听就好,千万别当真。这种认知源于他买东西的经验教训。“我在其他平台做过统计,总计五十多单退换货,几乎单单需要自己贴钱。系统指定的上门快递,费用一般比系统理赔的额度要高,三五十块钱的东西运费有时要搭上小十块钱。”

“非必要不退货,运费险不是万能的。”张浩一直提醒自己,“回想起来,我就这样被潜移默化自我PUA,被动完成用户教育,成为绝不退货的‘好买家’。”

在拼多多,相似的经历却是不一样的画风,非但有退货包运费标志的商品退货0费用,有些时候,买家退货不仅不赔钱,还能倒赚一笔,这样看似天方夜谭的事儿,竟然真实发生在拼多多。

今年618开始后,张浩花费459元在拼多多购买了某品牌路由器,当时不仅货源充足,在平台补贴下还比直营店便宜了40元。但很快路由器出了现故障,他申请售后,却被商家以全国联保为由,退给了品牌方做换货处理。没曾想,换到手的路由器依然存在问题,张浩希望以二次换货可以要求退货为理由主张退款,品牌商家却以第一次售后未经过其为理由拒绝。

“如果是小件商品就算了,这么贵的路由居然两次出现问题,肯定不能再接受换货了。”话虽这么说,但张浩已经做好“有损退款”的准备了。没想到在拼多多客服和商家的据理力争下,张浩如愿退掉了路由,又在平台百亿补贴买到一款更适合的产品。

本以为事情告一段落,拼多多客服为了表示歉意,额外配发了200元无门槛红包,作为维修期间影响使用的补偿。他掐指一算,最后非但没有损失还倒赚200元,心情一下子就好了起来。

张浩表示,在与拼多多客服打交道的两天时间里,能够感受到客服专业的职业能力和服务态度。这让他对平台的印象又上了一个台阶,并决定把大件商品消费也放到这里。

03

“人均福尔摩斯”,背后是用户服务的主动性

618是一场大考,紧张繁忙的工作节奏往往会让商家降低对消费者的关注度。

拼多多商家却是个例外:不久前,一位用户“求胖心切”网购增肥兽药,还向卖家询问,“可否和牛奶一起吃,为什么吃了感觉晕晕的?”

其实在用户初次问询时,商家就明确指出商品不能给人食用。商家很快意识到,这位不听劝的消费者,大概率食用了增肥兽用添加剂。为此,商家向买家所在地温州警方报警求助,民警迅速上门,对当事人进行了批评教育,及时制止了这一荒唐的行为。

在大促周期,拼多多商家还能保持“福尔摩斯”式的敏锐洞察,离不开平台的积极引导。一直以来,拼多多都在和商家传递“信用储蓄罐”的共赢理念:低效、不智能的售后服务会给平台信用值-1,精准、简单、高效的售后服务就能为平台信用值+1。

耳濡目染之下,愿意提供主动式关怀服务的拼多多商家越来越多,这些服务产生的合力让消费者更加信任拼多多平台,他们产生的复购、消费升级,又会反哺全站商家。

长此以往,一个正向循环就形成了。

写在最后:服务的尽头是模式创新

从最初不到1000亿,到2023年迫近8000亿,“618”的成长,堪称中国网购市场的成长缩影。解决交易付款担保问题、鉴真识假、完善物流配送体系、升级客户服务……中国网购市场一路披荆斩棘,铿锵前行,一点点积累出了今日的用户规模。伴随着消费升级,当下市场愈发迫切需要更及时、周到、细致的服务,让全年龄用户收获好物的同时获得更好的消费体验。

而拼多多有温度的客服和有责任心的商家,绝对不是简单的“遇上好人了”,而是一整套机制在背后发挥作用:

为什么拼多多的商家相对好说话?

据说,对于服务评分较高的商家,平台将给予更多的流量资源和补贴倾斜。为此,平台规定店铺3分钟回复率不低于80%。

在日常沟通中,平台也在和商家传递一个信息:愿意长线经营、积极响应用户诉求的商家,将得到实实在在的流量和复购率提升。通过清晰的奖惩制度,平台逐步规范了售后乱象,带动商家一起实现了服务升级。

为什么拼多多客服能成为618的“宠粉王”?

原因在于,拼多多会通过一连串机制主动关注到订单纠纷,一旦发现问题客服就会及时介入。

更重要的一点是,拼多多对销售全链条进行了服务优化:从发货、物流到客诉、售后,客服都能掌握一手信息。有小红书网友戏称,“有时想拦截快递,找拼多多客服比直接给快递员打电话还高效。”此外,拼多多客服还能主动推动极速退款、闪电退货、退货包运费、消费者体验赔付、官方售后等服务,甚至在察觉到消费者利益受损时给与额外补偿,确保消费者物质、情绪得到双重保障。

这种服务和传统电商客服“有事找不着,人均机器人”形成了鲜明反差。

拼多多的服务体系,可以被视为新趋势的弄潮者。当下,电商赛道的质价比路线,几乎被拼多多发掘到了极点。在拼服务这件事上,又是拼多多开始深度挖掘,以消费者为导向提升服务水平,再以消费者口碑带动自传播,潜移默化强化品牌心智。

在模式创新这件事上,我们似乎永远可以相信拼多多。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