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创50(SH000688)$  $北证50(SZ899050)$  $上证指数(SH000001)$  

最近持续调整,A的段子,小作文比分析解盘的都多,什么自己的mian bei,什么炒股还不如share pian,什么赶紧xiao户等等,这些其实都是男女朋友闹矛盾时候说的气话: 纵使A股虐我们千万遍,我们待A股如初恋。 

当然,在最近这种阴跌不断的行情中坚守,就会有另外一个问题: 既然知道跌势可能没有结束,为何不先卖了后再买回来? 这个逻辑听起来似乎无懈可击,这个位置,不管是已经卖出的人,或者是在犹豫纠结要不要卖出的人,基本都会这么想。 但是,从过去不同人的交易经历看,大部分这种想法的交易,最后的结果都是: “刚下跌的时候拿着,第一波下跌死守,主跌浪完了横盘一段,然后耐心消磨掉以后,再一波放量下杀,然后扛不住了,觉得下面还有N层地狱。 然后出于“既然后面还要跌,那我先卖了,等低位再接回来,做个反T差价”,然后一咬牙清仓,等下跌。 刚清仓完,一身轻松,特别是后面又跌了两天的时候,会感觉自己的决策英明神武,自己能高位减仓,那必然能做到低位抄底。

 但是,在市场刚开始反转之际,看到底部长阳,当天必然不敢追,第二天看了涨到了,而且看市场分析,底部必有二次探底,那再等等。 结果市场不按套路出牌,连续涨了四五天后,市场一篇看多之声,牛归速回之声,再不进仓就晚了,然后在跟之前卖出的价格差不多的位置,甚至大概率是略高的位置,买回; 买回后,就跌,卧槽,卖错了,还有二次探底,赶紧割; 买回后,涨了,因为短线买入,那就是短线,买入指数上涨账户红盘,厌恶亏损的心理,加上之前赚钱了没卖的经历,稍微涨一点,就抱着“赚钱了我先卖了,等回头跌了再买”,然后止盈走人;” 来来回回,最后的结果,必然是低位割肉,个呕吼高位又重新追涨,陷入一卖就涨,一买就跌的困境。 这种思维是把市场想象成不是涨就是跌的二极管市场了。 实际上市场大部分时候都是处于可能涨也可能跌的中间状态,只有一些比较极端的情况才能够看出明显的多空方向。 并且这个明显的多空方向,也还只是一个概率问题,比如出现明显缩量下跌,底背离结构,后面大概率就会有一波回升。 出现缩量上涨,顶背离结构,后面大概率就会有一波回落。 但这个回升的幅度和回落的幅度,还有时间,依然是无法预测和保证的。 如此往复,到最后,必然是频繁在低位割肉,高位又重新追涨,陷入一卖就涨,一买就跌的困境。 

所以,如果要清仓,趁早高位清仓,高位如果没抛掉,而且已经吃到了跌幅最大的一段,那就别想着在低位做反T了,这么多年,没有见过成功率有多高的。 要割早割,晚割不如不割。  

个人观点,不喜勿喷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