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网络流传着摩根大通看空中国股市的“小作文”,传言称摩根大通预测沪指或在年内下探至2398点。对此,券中社记者向摩根大通求证,摩根大通方面表示从未发表过相关研究报告。

  摩根大通首席亚洲及中国股票策略师刘鸣镝告诉记者,摩根大通在每年10月底、11月初发布对于第二年的中国股市预测的相关研究报告,只对沪深300指数及MSCI中国指数进行预测。根据摩根大通预测,到2024年底之前,沪深300基本情境预期是3900点,审慎预期为3500点,乐观预期为4200点;对MSCI中国指数目标点位的基本情境预期是66点,审慎预期是56点,乐观预期是70点。

  相关报道

  看空中国股市?摩根大通辟谣!

  近日,网络间流传着摩根大通看空中国股市的“小作文”,传言称摩根大通预测沪指或在年内下探至2398点,并将在明年深度调整下探至1999点。对此,券商中国记者向摩根大通求证,摩根大通方面表示从未发表过相关研究报告。

  6月25日,券商中国记者就摩根大通最新观点独家专访了摩根大通首席亚洲及中国股票策略师刘鸣镝。刘鸣镝告诉记者,摩根大通在每年10月底、11月初发布对于第二年的中国股市预测的相关研究报告,只对沪深300指数及MSCI中国指数进行预测。

  根据摩根大通预测,到2024年底之前,沪深300指数基本情境预期是3900点,审慎预期为3500点,乐观预期为4200点;对MSCI中国指数目标点位的基本情境预期是66点,审慎预期是56点,乐观预期是70点。

  摩根大通辟谣

  作为一家外资机构,摩根大通如何看待当下的资本市场?

  刘鸣镝表示,在大势研判上,到2024年底之前,摩根大通预期沪深300指数基本情境预期是3900点,审慎预期为3500点,乐观预期为4200点;对MSCI中国指数目标点位的基本情境预期是66点,审慎预期是56点,乐观预期是70点。

  “我们给予沪深300指数的基本情景预期是3900点,目前该指数不到3500点,因此目前来看还有10%多一点的上行空间。”刘鸣镝称。

  在刘鸣镝看来,上述判断是基于对中国内地股票业绩的恢复,所带来的每股盈利的提升。“目前沪深300指数估值相对便宜,处于10.5倍到11倍市盈率之间,同时市场一致预期沪深300指数2024年、2025年EPS(每股收益)增长率为13%、4%,而摩根大通对EPS的预期比上述数值低不到1%。因此,估值便宜叠加这样的增速,我们对A股市场是相对比较乐观的。”

  据刘鸣镝介绍,摩根大通会在每年10月底、11月初发布对于第二年的中国股市预测的相关研究报告,但该研报只对沪深300指数及MSCI中国指数进行预测,而不会涉及上证指数等其他指数的点位预测。

  超配工业、信息技术行业,看好高股息板块

  在行业上,摩根大通给予超配的行业分别是工业及信息技术行业。

  据刘鸣镝介绍,摩根大通的分析框架包括五个周期,目前来看中国市场5个周期中有4个周期在变好,包括商业周期、业绩周期、地产周期、政策的再平衡周期均在边际上变好,而坏账出清周期仍在观察中。超配的工业及信息技术行业,其行业景气度、业绩周期和商业周期均在转好。

  对于近期市场重点关注的消费行业,刘鸣镝表示维持中性配置,注重选股。“对于一些消费领域的行业龙头,尤其因为近期消费相对疲弱而有所收缩的龙头企业,我们是看好的。因为大多数消费行业,比如食品饮料行业的周期性并不强,我们在这些股票上的获利主要来自企业业绩增长”。

  刘鸣镝表示,整体上看好高股息板块,也看好有提高分红和进行回购的成长性股票。“我们在成长股中会关注回购、提高分红率,在高股息率股票里则关注股息的可持续性”。

  对于市场上另一大热点——出海板块,刘鸣镝认为关税是重点考察因素。“我们比较看好出海相关板块中三块,一是不太容易被关税所关注的品类;二是在海外有生产线的企业,这些企业也不太容易被新的关税安排所影响;三是相比同行出口比例较低的企业。我们认为下半年美国的大选和关税方面的风险或许会在某个时间段被市场所关注”。

  在A股增量资金方面,刘鸣镝提到,“中国内地的混合型基金有将近4万亿元的体量,但仅有两成多一点配置在股票上。2021年四季度,混合型基金有28%的份额配置在股票。在什么样的经济成长环境及通胀预期下,会使这些混基持有更多股票,这也是大家关心的一个方面。根据我们的研究,在日本、澳洲、印度等市场,本地的养老基金等资产对本地股票的增持都是稳定本地市场的显著机制。”

  对于港股,刘鸣镝明确表示看好港股市场。“去年我们建议大家买港股,因为我们认为港股的业绩会有反转。那么今年,我们认为港股的业绩会有平滑的增长,预期2024年、2025年分别会有16%、13%的业绩增长”。

  在港股行业配置上,刘鸣镝表示看好互联网,主要是媒体娱乐及可选消费行业,这两个行业是对提高分红、提高回购比较显著的行业。“业绩成长好、股东回报提高,就比较容易增厚估值,在港股,股东回报提升所驱动的股票回报率上升是很明显的”

文章来源:券中社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