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年多前,一则视频在B站爆火,播放量快速飙升至千万,互动量高达400多万。它被收录在B站每周必看榜单,至今依然引起不少观众的青睐。

这则视频完整记录了 影视飓风 和影石Insta360(下称“影石”)通过一颗卫星将网友愿望送上太空,并用全景相机记录这一浪漫同框的故事。

过程经历无数波折,最终在蓝色地球的映衬下,卫星屏幕上成功滚动播放着数千条真诚的许愿。很多观众被这一瞬间戳中, “太酷了”、“泪目”等弹幕刷了满屏,几百万颗年轻心灵在同一时刻牵动。

这是影石和UP主 影视飓风 、B站完成的一次经典共创。

对于影石来说,从十年前一个摄影梦想发轫,成长为如今全景相机全球出货量第一的品牌,一直以来,影石非常喜欢在B站上,与用户共同探索全景相机的各种玩法。

比如将义肢改成一个水下推进器,做一个避雨猫窝,又或者把一辆车改造成变形金刚,而影石“Think bold.(始于敢想)”的品牌精神也在这些视频中被诠释、理解和记住。

不可否认,近年来,在消费市场整体承压的环境下,商家极力压缩成本、质量,寄希望以低价换销量。似乎在当前语境下,谈论品牌力、科技力,成为一种“天方夜谭”。

但在影石市场总监袁跃看来,消费品牌始终需要有独特的审美、个性和文化,去跟用户建立深厚的关系,从而搞清楚“我是谁,是一个怎样的品牌”。

他们会在B站视频底下捞评论,从几百字的“小作文”里找到产品迭代的方向,也会和B站UP主在共创中得到产品灵感;他们坚持用深度优质内容打动消费者,同时在真诚的用户互动中不断迭代产品,甚至超越用户的预期。

这种气质与B站不谋而合,就像袁跃所言,B站创作者擅长制作中长篇幅的深度内容,能承载更多信息密度。

而B站用户也愿意花时间消化和理解这些深度内容,从而深入了解产品的各个功能和特点。这正是科技消费品品牌在B站传播的优势所在。

在今天,更多类似的品牌故事还在B站上不断上演。影石的案例,也为我们提供了独特的视角,以观察在B站的品牌生态。

最近,我们对袁跃进行了一次深度访谈,探讨如何理解和打造品牌力,怎样用内容打动消费者,又该如何促进用户与品牌产生对话和共鸣,相信会给到行业不一样的启发。

浪潮新消费:多年来,我们观察到影石有节奏地推出了多个系列新品,始终在科技和创新力上突破,这种有效、持续的新品灵感来源是什么?

袁跃:我们常说影石是一家非常听劝的公司,很多灵感都来自于用户。用户会提出问题,我们就想办法解决这些问题。

比如在B站上,我们发现相关的内容下面,时常会有几百字的“小作文”评论。用户如果喜欢,就会不吝惜溢美之词,分享他们的共鸣和体验;如果不满意,他们也会毫不客气地指出需要改进的地方。

除了提出问题,创作者们也经常为我们带来灵感。比如我们推出的子弹时间功能,在2017年发布时,使用者只能手动进行转动。当时B站知名UP主 小狼TOWER,也是后来insta360one 子弹时间自拍杆的发明人。他动手能力很强,发了一个视频,自己制作子弹时间手柄,通过转轴让相机甩起来更为流畅。这个idea很快被我们采纳,与这名UP主共创了子弹时间手柄配件,并将其上线。

浪潮新消费:很多品牌目前都在卷价格、卷平替,你怎么看待这件事?

袁跃:尽管现在的确有很多人在卷平价和平替,但我们仍然认为,消费者本质上并不是单纯需要低价,而是需要高性价比。

现在的消费者非常聪明,他们不会被一些溢价和虚无缥缈的东西裹挟,反而会寻找更实在的东西。

比如,B站UP主 橙红Iris 曾用影石的全景相机记录朋友婚礼,在回看素材时,发现了一个动人的瞬间:

新人在台上时,一旁的妈妈悄悄抹眼泪——因为全景相机能够360度无死角的记录现场,这个珍贵的瞬间才被捕捉到了,如果用普通相机,大概率无法实现。这是全景相机带给他们生活很实在的作用。

浪潮新消费:所以可能在同样质量下,消费者会选择低价或者平替,但如果产品超预期,能提供满足他需求的增益价值,消费者还是会买单,而非单纯为了低价。

袁跃:当谈到产品同质化时,我们通常会讨论质量。比如服装,在样式差不多的情况下,布料材质好一点,这是属于质量问题。但对于科技产品来说,更重要的是功能和综合解决方案。

尽管在参数方面也会存在竞争,但我们认为,比起卷参数,更重要的是消费者的实际使用体验,以及能否解决用户痛点。

例如,我们有一个#用全景相机也能航拍#的玩法,帮助大家在不能飞无人机的场合,利用隐形自拍杆的功能实现了低空无人机效果。

浪潮新消费:直至今日,全景相机对许多普通用户来说仍是一个相对新的产品,需要前期大量的用户教育,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看到影石和B站共创过很多爆款的深度内容,主要基于什么考虑?

袁跃:我们喜欢B站的氛围。我们想做的并不是纯粹的营销或商业活动,而是真正与创作者一起做有趣的事情。

同时,B站是一个拥有众多优秀内容创作者的社区,我们可以在此沉淀出非常优质的长视频内容,这是它的独特优势。当我给朋友或者合作方介绍公司时,我很喜欢分享B站上的优质视频链接给他们。

B站内容的长期价值也很高。B站上的一些内容即便已经过去了一两年,但播放量仍然在提升。我们官方账号一两年前的留言,现在仍然会收到点赞,这说明B站的内容不是短时效应的,反而具有明显的长尾价值。

浪潮新消费:做过哪些有意思的项目?

袁跃:非常多。例如,UP主 哔哩小宇吖,他只有一条腿,但手工很厉害,他把义肢改造成水下推进器,让观众看到他在水下自由翱翔;宠物UP主 五月妈院儿里的小流浪,我们支持她做了一个避雨猫窝,为流浪猫提供避难所。

这些UP主总是有一些很大胆的想法,我们愿意与他们一起实现。而只有B站这样的平台和创作者土壤,才能让我们完成这个事情。

浪潮新消费:去年底,你们联合B站UP主 影视飓风,把影石全景相机通过卫星送上太空,当时这个视频产生了上千万播放量,上百万互动,引发了强烈的用户共鸣。可以跟我们分享一下吗?

袁跃:2020年,影视飓风发布了纪录片《上升》,他们用太空气球将用户和粉丝的心愿送上3万米高空中,并选择了我们的Pro型号全景相机记录过程。

我们觉得非常酷,因为我们也喜欢从高处拍摄特别的视角,比如每年将相机放在鹰背上拍摄鹰视角画面。

后来得知可以发射卫星的机会后,我们立即想到与影视飓风一起来共创。项目实施过程非常曲折,历时约两年。我们遇到了很多挑战,因为我们的相机裸露在外太空,需同时拍摄卫星、太空和地球,对相机的要求极高。

浪潮新消费:在过程中是什么支撑你们坚持下去的,作为一家商业公司,为什么一定要坚持完成这个项目?

袁跃:我们始终认为这个项目是非常值得的。

首先,它完美体现了我们“Think bold.”,也就是始于敢想的品牌理念,将相机和用户的愿望送上太空这件事太酷了。让我们很惊喜的是,B站上的用户,从写下心愿到后期的反馈,与我们形成了一种互相激励的关系。

其次,技术上的挑战也对我们有很大帮助。我们一直在研究运动相机的三防技术,在极端的太空环境下都能找到解决方案,对我们的技术积累非常有益。

在视频中,我们没有刻意强调Insta360的商业元素。实际上,如果我们想要将其商业化,完全可以在视频中增加产品功能介绍,比如一些具体的参数等。

但我们选择不这样做,因为相比商业利益,我们更看重项目本身的精神和成就,以及与品牌理念的契合。

浪潮新消费:近几年,可能品牌更多的关注点在于销量本身,对商业转化感到焦虑,当投入大量资源在内容层面时,你们内部是否有过其他声音或想法?

袁跃:我们当然也希望业绩越来越好,但我认为不能本末倒置,掌握与用户沟通的正确方式,才能实现品牌效果的最大化。

B站用户质量很高,他们具备独立的认知能力和判断力。我们选择与社区氛围相契合的沟通方式,对于品牌声量和销量反而都会更加高效。

浪潮新消费:就在本月,影石推出了最新升级的4K拇指相机GO 3S。在B站平台上,你们采取了怎样的策略?

袁跃:我们通常会在B站举办线上发布会,邀请B站的百大UP主参与讨论。这次我们邀请了 狂阿弥作为发布会嘉宾,他不仅是拇指相机的忠实用户,也是B站的热门UP主。

图源自B站UP主 狂阿弥视频

《我居然有个18岁的妹妹??》

同时,不同的UP主会结合自己的理解和创意方式来展示我们的新品。

例如,科技类UP主会做科技评测,并融入自己的使用体验;影像类UP主分享很多好看的视频,提供摄影技巧和创意玩法;生活类UP主会展示实用小技巧,如亲子UP主拍摄宝宝的第一视角,宠物UP主会拍摄宠物的第一视角,内容非常多元。

浪潮新消费:你们会从哪些维度去评估它的商业效果?这是一个比较实际的问题。

袁跃:一是观看量,这是最简单直观的指标;二是视频数量,发布的视频数量也是一个衡量因素;三是用户互动,看看是否有足够多的用户在讨论这个事情,这是我们更看重的。

浪潮新消费:对于B站的用户群体,你们有什么样的洞察?

袁跃:B站用户主要特点是真诚和富有创造力。他们通常是相对年轻的中国互联网用户,而且喜欢消化更深度的内容。

此外,B站用户价值观更开放,对商单的接受度较高。许多UP主的粉丝粘性很高,互动也十分轻松有趣,他们也愿意支持自己喜欢的UP主“恰饭”。

有意思的是,有些创作者尽管不是我们正式合作的伙伴,但因为喜爱或实际在使用我们的产品,所以也会发布视频表达对产品的观点。

这些UP主的粉丝就会在评论区艾特我们的官方账号,要求抽奖或者赞助,或者让我们快点发现这些宝藏UP主,与他们合作起来。

浪潮新消费:对于科技产品来说,B站用户可能有哪些独特或深入的诉求?

袁跃:我并不认为B站用户是特立独行的,相反,我觉得他们很愿意表达自己的观点,而且这些观点很具有代表性。

而且,科技在B站上受欢迎的程度很高,用户愿意接纳新事物,吸收新信息,并会积极研究和表达,这种氛围在B站上非常明显。

浪潮新消费:影石在B站上这些年的探索,有没有一些变化和坚持不变的东西?

袁跃:我们在B站上确实有一些细节上的调整,尤其是涉及到内容类型和共创活动等方面。比如,B站推出了共创功能,使得我们能够与更多创作者合作,共同实现一些有趣的项目。

但不变的是,我们始终重视内容的价值,尊重多样性。我们对B站的定位和认知也非常清晰,科技产品功能相对复杂且多样,如果想用一个视频把产品讲清楚,可能需要更长的篇幅和更深入的解释。

而B站的创作者擅长制作中长篇幅的深度内容,以此承载更多信息密度,用户也愿意花时间消化和理解这些深度内容,以此深入了解产品的各个功能和优势。

因此,未来我们也将坚持在B站上制作深度内容,与用户们一起,帮助他们更好地记录与分享生活,一起去探索影像创造力的无限可能。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