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机场(SH600009)$  

航空业是交通领域减排最难最慢的部门,全球航空业已制定积极目标,即提出2050年实现净零排放。我国民航业仍处在成长期,发展与减排矛盾突出。航空业可以通过多种措施来减排,应用可持续航空燃料(SAF,Sustainable Aviation Fuel)是被公认的净零排放主要技术路线。SAF是一种用于商业航空的液体燃料,指由可再生资源或废弃物制成且通过安全性认证和可持续认证的航空燃料,目前供需缺口巨大。

近日,上海机场集团分别与中国能建集团、中化学建投集团、江苏悦达集团、河南君恒生物科技等4家单位签署多项合作协议,加快新能源产业布局,依托各自优势共同构建绿色航油产业链,加快推动可持续航空燃料(SAF)在民航领域的应用,推动上海机场绿色低碳迈向更高水平。

2023年,上海浦东、虹桥两场携手两场的空港社区成员单位,计划在2035年实现较当前减少碳排放100万吨的目标,围绕SAF的布局有望为此持续赋能。

去年以来,上海机场一直积极开展关于SAF应用方面的先期规划与筹备工作,会同东航、中航油等SAF供应链相关单位开展在政策、业务流程、客户需求等方面的研究和调研。以近期的签约合作为节点,上海机场将积极争取SAF在销售、储运、加注、保税等方面的政策法规支持,完善机场SAF加注的基础设施建设和相关行业认证,加快推动绿色能源在上海机场落地和应用推广。

近年来,上海机场,围绕落实国家双碳战略,主动探寻绿色发展新路径,形成《上海机场“碳达峰、碳中和”发展战略研究》、《上海绿色机场建设规划(2020-2035年)》等顶层设计文件,完善绿色机场建设体制机制,并加快推进重点项目落地。

其成果主要包括了建设机场能碳管理平台,建立绿色机场评价体系模型为机场绿色转型提供分析决策依据;开展浦东机场四期工程绿色建设,全面执行绿色建筑标准,研究打造“零碳建筑”示范应用;进一步扩大新能源设备和车辆应用,新增特种车辆和设备100%使用新能源或清洁能源,加快机场机位飞机辅助发动机(APU)替代项目建设;开展两场分布式光伏建设,推动合同能源经济性和减碳效益达到行业领先水平;打造两场氢能源应用示范项目,加速推进国内民航首个加氢站落地;引入老港垃圾焚烧厂产生的蒸汽,实现机场供热“去天然气”;此外,还建设启用了全国民航首家有机湿垃圾无害化处理的湿垃圾处置中心。

6月5日,中国商飞公司的一架ARJ21支线飞机和一架C919大型客机,加注可持续航空燃料(SAF),分别在上海和东营完成演示飞行。这是国产商用飞机首次加注SAF演示飞行,展现了国产商用飞机良好的飞行性能。

来源:势银氢链

注:文内信息仅为提供分享交流渠道,不代表本人观点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