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市破产、资金暴雷,“阳光系”只余一息尚存。


撰文 | 临渊

出品 | 光伏Time

纵横资本市场20年的知名资本大佬陆克平与其一手建立的“阳光系”,也曾在光伏行业混得风生水起。与几乎同期走向没落的大多数昔日明星企业一样,有个“曾经光辉的过去”。


出生在江苏江阴一个农民家庭的陆克平,42岁才当上了当地精毛纺厂的厂长。却恰乘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造的东风,后从厂长摇身一变成为董事长,于1999年带领江苏阳光成功登陆上交所,当时市值足有三十多亿。


“阳光系”掌舵人陆克平


已经被誉为“毛纺巨子”的陆克平并未就此满足,而是逐渐涉猎资本市场,横跨毛纺、光伏、生物医药、医疗器械、生态农林、房地产等多个领域,此后的数十年间率领“阳光系”在资本市场上叱咤风云。


然而,伴随ST阳光近日作为2024年光伏行业退市第一股黯然出局,陆克平的“阳光系”商业帝国在已然至少三度惨败的光伏赛道,还是迎来了它的最终谢幕。


难逃退市


江苏阳光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江苏阳光”),作为阳光集团旗下第一家上市公司,早年主要从事呢绒面料生产及销售,正式跨界光伏也就是近几年的事情。


2021年12月,江苏阳光集团与巴彦淖尔市人民政府、乌拉特前旗人民政府签订光伏新能源全产业链项目框架合作协议。拟在乌拉特前旗投资建设10万吨多晶硅、15GW单晶拉棒、15GW电池组件及光伏电站项目,总投资351.5亿元。


这项数额惊人的跨界投资计划,推进却并不算缓慢。次年3月,江苏阳光在内蒙古设立全资子公司内蒙古澄安新能源有限公司,注册资本20亿元,让不少投资者都看到了项目进展的希望。


4月,公司再发公告表示拟投资200亿元在包头市投资建设光伏新能源全产业链项目,总建设用地面积约2000亩,建设10万吨多晶硅、10GW单晶拉棒(包括切片)、10GW电池片及组件项目,同时建设10GW光伏电站项目。


然而就在同年12月,公司表示因产业政策、地方政策和当地实际情况等有关客观因素,并考虑到时间成本、项目规划和行业市场变化情况,决定将公司决定将拟投资的光伏项目选址改在宁夏石嘴山,取消此前项目投资规划,新成立的子公司也随之注销。


其中,公司拟先行投资建设年产5万吨高纯多晶硅项目,项目投资金额约50亿元。然而直至退市当日,上述新能源投资项目均未取得实质性进展。


客观而论,江苏阳光宣布入场光伏的时机并不算晚。然而其声势浩大的大手笔投资,会收获这样的结果也实在不令人意外。


就在宣布将开出200亿元投资的那年第一季度,江苏阳光货币资金仅有7.719亿元,总资产48.06亿元。这意味着,这笔投资金额约为公司当时总资产的4.2倍。


图表:近十年 江苏阳光营收变动情况

来源:光伏time


而就公司业绩来看,江苏阳光近十年内营收均在20亿上下浮动,过去四年营收更是从未超过20亿元,净利润则最高不过略超1亿,到去年直接亏损亿元,实在很难令人相信其能支撑得起如此庞大规模的光伏投资。


图表:近五年 江苏阳光归母净利润变动情况

来源:光伏time


值得一提的是,就在ST阳光1月底披露2023年年度业绩预告时,还预计当年归母净利润能达900万元,扣非净利润约2400万元。


然而此后“经财务部门再次测算”,预计归母净利润实际亏损约1亿元,扣非净利润亏损约8500万元。上演了一次惊天逆转式的业绩大变脸。


连吃28个跌停板直至股价跌破1元的ST阳光,在退市前的最后这段时期里,也“走得并不安详”。


据ST阳光在5月27日发布的公告显示,公司共有12个人民币账户被冻结,5个美元账户被冻结,合计被冻结金额折合人民币约为17,523,217元,占最近一个经审计的会计年度货币资金余额的22.97%,占公司2024年第一季度报告中货币资金余额的21.16%。


其控股股东江苏阳光集团持股数额的76.32%以及另一股东郁琴芬持股数额的89%也在两日后遭到冻结。后者正是阳光集团执行董事、总经理,也是创始人陆克平的妻子,于2020年后接任集团公司法人代表。


2022年,陆克平、郁琴芬夫妇以95亿财富,位列当年胡润百富榜第663位。


大佬终局


从大手笔的天价投资,到项目无疾而终,直至公司仓皇退市。江苏阳光的故事似乎离不开光伏,却似乎又与光伏毫不相干。


不过,要说陆克平对光伏行业的青睐只是炒作概念,却也并不尽然。事实上,这已经不是“阳光系”第一次涉足光伏行业并以惨败收场。


早在2006年,江苏阳光就曾尝试进军多晶硅产业,出资2.34亿成立宁夏阳光硅业有限公司。两年后,公司首期1500吨多晶硅试产成功,却也迎头撞上国际金融危机,适逢多晶硅市场价格大幅度下降,受到不小的冲击。


2012年,宁夏阳光硅业在海外“双反”叠加金融危机的多重打击之下,生产成本严重倒挂,于当年8月份停产。全年账面资产资产总额13.99亿元,负债总额14.49亿元,全年亏损2.47亿元。


2013年1月,作为母公司已连续失血近15亿元、甚至遭受自上市以来首次亏损的江苏阳光,宣布将多晶硅业务主体宁夏阳光硅业进入破产清算。


较之此次失败的尝试,“阳光系”最接近挤入光伏赛道前列的机会则来源于海润光伏。2010年7月,江苏阳光集团全资子公司江苏紫金电子收购了海润光伏33.65%股权,成为海润光伏第一大股东。


在集团背后助力下,一年后,海润光伏借壳ST申龙成功上市。然而同样由于2012年美国和欧盟先后发起“双反”调查,光伏行业跌入低谷。本就已因江苏阳光投资多晶硅失利而艰难承压的阳光集团,又不得不费力填平由海润光伏带来的5亿业绩承诺巨坑。


先后历经“光伏教父”杨怀进、“华君系”大佬孟广宝两代掌舵人的海润光伏,前景原应无限光明,甚至有望成为光伏行业最为耀眼的明星企业之一。


因海润光伏“高转送”,杨怀进后被判2年10个月


前者曾与施正荣并肩作战,先后参与创建无锡尚德、中电光伏、晶澳科技、海润光伏四家公司,其中三家都成功上市;后者则一手打造包括华君集团、华君置业、华君控股等多家公司,被誉为辽宁的“隐秘富豪”。


然而,海润光伏最终还是一亏到底,于2019年退市,2021年破产。由于退出及时,陆克平成功套现20亿元,坐实了自己“资本大佬”的名头,在当时赚了个盆满钵满。


不过,这笔钱陆克平拿得并不那么踏实。时隔9年之后,证监会于今年5月对江苏阳光集团涉嫌内幕交易海润光伏股票开出2.32亿元罚单,这也成为此次促成ST阳光一路跌停退市的关键“稻草”之一。


而其本人,则早在2020年因一系列违规操作被证监会“终身市场禁入”。继去年10月因涉嫌操纵证券市场违法违规,被证监会决定立案之后;又因威创股份13.3亿巨额资金下落不明遭到二次立案。


早年破产的海润光伏、加上本次退市的江苏阳光、因资金问题暴雷的威创股份。“阳光系”旗下的四家上市公司中,目前也只剩下直接导致陆克平被终身市场禁入的那家四环生物“一息尚存”。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