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我国银发经济规模大约为7万亿元,占GDP比重6%左右,到2035年,我国银发经济规模将达到30万亿元,占GDP比重约10%。


作者 | 赵田禾

编辑 | 管东生



国家卫健委预测,2035年左右,中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将突破4亿,进入重度老龄化阶段。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底,我国60岁及以上的人口超2.9亿,占总人口的21.1%,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超2.1亿,占总人口的15.4%。

 

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国务院常务会议均强调发展银发经济后,“银发经济”出现在国务院办公厅2024年1号文件中。作为积极应对老龄化的对策之一,银发经济的战略地位再度提高,养老产业被视作“朝阳产业”,规模持续扩张。那么,这个行业现状如何?它的发展方向有哪些?这个行业会成为未来的支柱产业吗?

 


银发经济是宝藏吗

 

银发经济是什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发展银发经济增进老年人福祉的意见》指出,银发经济是向老年人提供产品或服务,以及为老龄阶段做准备等一系列经济活动的总和,涉及面广、产业链长、业态多元、潜力巨大。据相关预测,目前,我国银发经济规模大约为7万亿元,占GDP比重6%左右,到2035年,我国银发经济规模将达到30万亿元,占GDP比重约10%。

 

养老产业是银发经济的重要内容之一。目前,我国养老产业规模已突破10万亿元,预计到2025年,养老产业规模将达到12万亿元。根据全国老龄工委发布的《中国老龄产业发展报告》,2050年我国老年人消费潜力将增长到百万亿级,占GDP的比例将达33%,成为全球老龄产业市场潜力最大的国家。

 

业内认为,与银发经济相关的产业链有望成为促进经济增长的重要动能,同时也蕴含着巨大投资机会。

 

中国老龄协会老年人才信息中心主任助理王金龙表示,银发经济是待开发的宝藏,老年群体在社会发展中积累了丰富的知识、经验,是巨大的人才资源,可以在经济和社会活动中继续创造价值,从而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新动能。

 


“养老+___”

 

被视作“朝阳产业”的养老产业,其中许多活跃者是从相关产业跨界而来。根据新浪财经数据,养老产业成分股中共有80家企业,分别所属于保险、医疗器械、家电、生物制品、电视广播等行业。

 

值得注意的是,这一点与日本的养老产业具有相似性。日本是亚洲率先进入老龄化阶段的国家,当前中国的人口结构接近于1990年代的日本。日本养老龙头企业中有两家知名数码电器巨头:松下和索尼。不过二者的侧重点各有不同,前者聚焦于开设养老院,后者则专注于提供看护服务以及老年公寓,但是二者布局的养老机构都会使用本公司的产品与技术,例如电视、轮椅、机器人、健康管理服务系统等。目前国内养老产业成分股中,所属于小家电产业的有飞科电器、苏泊尔、科沃斯、石头科技等。

 

此外,无论是日本还是中国,保险业的入局,都成为养老产业多元化发展的重要推手。2000年,日本正式施行长期介护保险制度,所谓介护保险制度,简而言之就是参保个人缴纳保险金,介护保险可用于支付相应的服务费用,包括从居家养老到机构养老的各方面,但不涵盖设施的住宿费、伙食费、日常生活费等。2000年后,日本的介护服务、养老设施,以及相关服务的客户数量进入快速增长阶段,同时,从事照护服务的人员数量在5年内从149万人增长至329万人。

 

回看国内市场,“养老社区”成为险企扎堆布局的对象。在一线以及二三线城市,都可见由险企打造的养老社区的身影。许多保险企业采取“保险+养老社区”的模式,扩展保险产业链,从而完善生态圈建设。国家金融监管总局于1月发布的文章显示,全国已建成运营养老社区30多个,运营床位超过2.8万张。

 

“9073”是我国目前的养老格局,即90%的老年人居家养老,7%的老年人社区养老,其余3%的老年人机构养老。日前,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发布《关于银行业保险业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的指导意见》,其中提到,在风险有效隔离的基础上,支持保险机构以适当方式参与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探索实现长期护理、风险保障与机构养老、社区养老等服务有效衔接。

 

在这一银发经济的细分赛道中,险企加快了“掘金”的脚步。近年来,险企在各地的养老社区项目纷纷动土、投入运营。中国人寿、中国太平、中国平安、泰康保险、新华保险等险企均有所布局,推出养老社区产品线。从投资运营模式来看,主要分为重资产、轻资产、轻重结合模式,重资产也就是自建、自营社区,对资金规模的要求较高,采取该模式的通常是大型险企。轻资产模式一般是与第三方签约合作或股权投资养老机构。

 

截至2023年末,中国太保旗下养老社区“太保家园”已开业8家,规划养老服务床位超1.58万张;截至今年2月底,中国太平旗下高端颐养社区数量突破53家;目前,泰康保险旗下养老社区泰康之家在全国35个城市共布局40个项目,其中20家社区已投入运营,在住居民达11000多位。

 

国内的“养老社区”大多是引进美国的CCRC(持续照料退休社区)模式,即为老年人提供一站式、持续性、多层次的养老服务,使其获得与身体状况相对应的照料服务。险企的养老社区多位于城市郊区。

 

泰康之家助理总裁、首席运营官张惠丰表示,“泰康之家”大型CCRC养老社区的建筑面积一般都在十万平方米以上,大多设置在市郊,但是会考虑与城区的距离,通常车程在一个小时内,此外,环境与医疗也是选址的重要考虑因素,一般在养老社区半小时车程内要有大型三甲医院。

 

除了在养老社区旁自建康复医院,泰康保险集团还在部分城市建设了三级综合医院,如在南京、宁波、成都等地,综合医院与养老社区相邻,泰康的三级综合医院为养老社区提供直接的医疗保障。

 

近年来,随着“城心养老”需求逐渐扩大,多家险企将养老社区的布局从城郊拓展到城市中心,其中,位于宁波的泰康之家·甬园是泰康之家位于城市CBD核心区域打造的养老社区,此外,泰康之家也在积极布局一城多家社区,城中心的高品质护理型项目与城郊大型CCRC社区的组合,满足长辈们的不同养老需求,目前北京、上海都有所布局。

 


为何瞄准“养老社区”?

 

为何险企热衷于布局养老社区?除了顺应市场需求,把握银发经济发展机遇,还有一重要原因是继续为“老本行”蓄能。入局养老产业的险企大多青睐“保险产品+养老社区”的运营模式,即通过购买旗下保险产品可享受优先选房权、保证入住权等权益,从而链接起业务线。这一模式可以有效地打开保险增量的闸门,促进高额保单的销售。

 

泰康人寿于2012年推出国内首款将虚拟保险产品与医养实体社区相结合的产品。在过去,获得泰康之家的入住资格需要购买产品“幸福有约”。泰康人寿公布的年报显示,2023年,泰康“幸福有约”客户突破20万,带动泰康多年业绩持续增长。按该产品平均单件价200万元粗略计算,养老社区作为大额保单销售的入口之一,能够为泰康带来大概4000亿元的保费规模。

 

图源/网络

 

其次,险企资金规模大、周期长的特性使其对投资回报的稳定性的要求较高,而养老社区经营可以实现持续稳定的现金流,但对资金支持的规模、成本要求较高。二者的特征与需求如榫卯般契合。险企的竞争力由此凸显。

 

中国太平曾投入21亿元和40亿元打造养老社区“芙蓉人家”和“梧桐人家”。2018年,中国太保通过《太平洋保险养老产业发展规划》,其中提到,在3-5年内首期投资100亿元,在全国重点城市打造系列养老社区。国寿集团陆续发起设立合计规模500亿元的大健康基金和200亿的大养老基金,大力构建“机构+社区+居家”三位一体的养老服务体系。

 

虽然险企手握百亿,自信入场,但是围绕着“盈利”这一终极目标,不仅需要信心,还需要耐心。泰康董事长陈东升曾表示,养老社区并不是个“好生意”,与短、平、快的普通商业地产不同,养老地产的建设周期长、利润低。

 

泰康之家助理总裁、首席运营官张惠丰也在沟通中表示,养老社区实现投资回报是分阶段进行的,首先要实现EBITDA(税息折旧及摊销前利润)转正,即现金流转正。第二步是实现会计报表的利润转正。北京泰康之家·燕园在经营的第八年左右,也就是2023年实现了会计报表的利润转正。目前在已运营的20个社区中,北京与上海的社区率先进入了盈利状态。

 

此外,对于何时“盈利”,“入住率”是影响走向的重要指标。张惠丰透露,目前北京、上海的社区基本实现“满住”,“从数据来看,一般越发达的地区,对于养老社区的需求越强烈,入住率越高”。据界面新闻报道,中国人寿股份副总裁刘晖表示,“从单个养老项目上看,根据经验数据,当入住率达到60%-85%时,可实现现金流自给自足,甚至达到盈亏平衡。”

 


“最大的痛点?”

 

“养老社区”正持续扩容,加速进入公众视野,但值得注意的是,“养老社区”这一模式目前所能提供的是约3万张床位,并且,“保险+养老社区”大多面向中高端市场,难以满足我国社会日益增长的多层次养老需求。剩余“97%”的居家与社区养老需求,似乎是更大的痛点。

 

可以看到,已有险企将“社区养老”以及“居家养老”纳入发展规划。中国平安推出了“保险+居家养老”的服务体系,截至3月末,这项服务覆盖到全国54个城市。中国太保推出一站式长者智慧居家养老解决方案“百岁居”,截至2023年末,已在60家机构全面推广。泰康之家目前已经基本完成了在全国省会城市及重点城市的布局,下一步主要聚焦重点市场的网络化,以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

 

近年来,关于社区居家养老的政策、标准陆续出台,推动各地加强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网络建设,进一步强调社区嵌入式服务设施的养老服务功能,以及推动居家养老上门服务的专业化发展。

 

截至2023年3季度,全国共有35.9万个社区养老服务机构和设施、308.5万张社区养老床位,已有392个县(市、区)建成示范性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网络。嵌入式养老服务机构、日间照料中心等社区养老服务机构为老年人群提供上门服务、全日托养、日间照料等服务。

 

关爱(天津)健康产业发展有限公司是一家打造智慧康养社区服务平台的公司,为老年人提供基础健康体检、理疗保健、智能居家监护等服务。门店工作人员介绍,目前每月的基础会员费是300元,相当于平均每天支付10元,可以无限次享受门店内的各项服务。此外,除了“门店场景”,具有照护师证的相关人员能够为老年人提供居家康养的照顾护理服务。

 

公司常务副总经理陈晓军表示,在目前的客户中,最大的需求主要围绕缓解生理上的疼痛,这一居家养老模式可以通过数字智能化手段及时掌握、监测到老人身体各项指标的状态,从而及时做出措施。

 

陪伴的减少、关怀的缺失,是许多老年人面临的又一大难题。陈晓军介绍,在服务迭代的过程中,他们发现老人对亲情关怀存在较强烈的需求,对此,未来有望推动AI大数据模型的切入,通过智能算法等技术实现家人的声纹复刻,使老人能随时与家人进行“对话”,同时,后端能够将对话内容传输给家人,“如何满足老人对情绪价值的需求还有一定的路程要走”。他认为,从某种意义上讲,老人的其他物质需求在下降,一些生理需求及精神需求在提升,虽然目前可能受制于消费观念、社会认知等因素,但从长远来看,这是一个拥有巨大潜力的蓝海市场。

 

图源/网络

 

将养老服务延伸至老年人的家门口,是破解居家养老困局的有效途径之一。但是如何具体落实、切实解决居家养老需求,仍需要各方力量的持续探索。

 

陈晓军认为,养老服务的发展还需要推动形成一个更广阔范围内的快速、共同的认知,当社会对养老服务的认知提升到一定程度的时候,政府、企事业单位以及个人等多方的共同努力下,老人在需求得到满足的同时,也能获得真正的实惠。此外,在政策方面,他表示希望能有更多的引导与支持,从而鼓励行业健康良性发展。

 

王金龙表示,养老问题仅靠国家财政难以解决,各市场主体的共同参与十分重要。一方面行业、企业要充分认识,且利用好现有的政策优势,研究如何把政策优势转化为产业动力,同时要鼓励广大的经济组织去探索如何发掘以及体现银发经济所蕴含着的巨大价值。另一方面,政府可以发挥“搭台子”的功能,打造良好的环境,同时引导、提高老年人的健康管理意识,鼓励老年人通过工作活动与社交活动调动起自身的活力。

 


硬币的另一面——“活力老年人”

 

“十四五”规划中提出,加强老年人就业服务以及促进老年人社会参与,为有劳动意愿的老年人提供职业介绍、职业技能培训和创新创业指导服务。

 

银发经济的一方面,是老年人群对经济的直接贡献,这不意味着在“银发经济”与“让老年人消费”之间划上等号。反之,老年人群中蕴藏着的人力资源优势,是银发经济的又一重要内容。

 

王金龙认为,老年人群体中存在层次差别,对于高龄、失能等老年人,无疑是围绕如何提供养老服务的,对于一部分仍有能力、有精力去发挥余热的老年人,则可以提供平台、机会,满足其继续创造价值的意愿,也就是所谓的“老有所为”,这不意味着老年人同年轻人“抢位子”,而是利用知识、经验、阅历等方面的积累,与年轻群体实现良好的优势互补,从而相得益彰。他表示,这是银发经济一个不可忽视的特点。

 

关于如何促进老年人价值再创造,一个答案是“活力老年人”。

 

张惠丰表示,“文化养老,活力养老”是泰康之家倡导的理念,社区开设科技、艺术、人文等各类课程,以丰富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燕园居民还自发组织了“燕园科技大讲堂”,邀请社区内外的专家、教授就时下热点的科技话题进行讲座、分享等,以及共同策划一些社区的活动。

 

他介绍,泰康溢彩公益基金会泰康之家专项基金与“科学种子”团队共同发起了“科学先生”公益行动,在全国范围内的泰康之家养老社区号召居民发挥银发智慧,通过志愿服务的形式为偏远地区“科学种子”课堂的孩子们解答科学问题。“退休不意味着停止产生个人价值,泰康之家养老社区的核心是让每个居民都找到自我价值,并持续发挥价值”。

 

泰康之家·燕园的居民曹建新阿姨曾担任某杂志社的总编辑,她表示,“银发经济从某种意义上讲,也是培养老年人一种新的生活理念”,自己所选择的便是“文化养老”,丰富的文化活动使她能够不断学习新知识,为她带来精神上的满足与愉悦,这也将有益于长寿。今年75岁的她,在多个社交平台发布图片、视频等原创内容,受到广泛关注和好评,并“重操旧业”,采访身边的其他居民,以视频的形式将采访内容分享到新媒体平台。她认为,这也是继续创造、实现人生价值的表现。

 

目前,我国养老格局为“9073”,无论是占了97%的居家以及社区养老,还是余下3%的机构养老,在庞大的基数与迫切的需求面前,这篇事关3亿乃至更多人口的文章无法一气呵成,每一笔都需更加谨慎,都需落在实处。

 

银发经济显示出的市场潜力与发展前景,仿佛一轮“旭日”初升,业内亦将养老产业视作“朝阳产业”,但回归本质,就如曹阿姨所认同的“银发经济就是要发展和老年人有关的所有经济活动”,“老年人”可以是消费者,也可以是生产者,如何有效满足这一群体的多层次需求,如何合理开发其中蕴藏的宝贵资源,都是值得进一步探索的事业。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