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按照现金分红除权的规定,如果分红越多,除权就越大,市值就减少,A股就跌得越惨!结论——现金分红除权规则极不合理


按照现行证券交易法规的规定,上市公司分红要除权。很多人认为很正常,但却没有很好地去分析和研究,究竟对上市公司、投资者和A股市场有何影响。之前,笔者曾经提出过现金分红除权也是股市下跌的一个原因之一的观点,不过没说得太透彻,本文就此进行论证。

上市公司分红一般有两种形式:一是现金分红(又称派息,但这个词在A股不适用);二是送股,即通常所说的送股。当然也可以是这两种形式混合进行。我们这里要讨论的仅仅是现金分红部分。

分红除权(也有称除息)是指:一家上市公司分红后,对该公司的利润分配权利进行相应的解除,解除这种权利的行为即为除权。在股市上除权的方法是:将上市公司股价的减去相应的现金分红值。计算公式:

除权后股票价格 = 除权前股票价格 - 每股现金分红。

例如,某公司每股分红1元,除权前价格10元,那么经过分红后的公司除权股价为:10-1=9元。

从以上公式可以看出:分红除权后,股票价格给减了下来。我们认为:这种现金分红除权的方式是极不合理的规则!

第一、也是最根本的,现金分红除的权是分配权,却把挂牌的价格给同等减掉了,相应的市值也按同比例下降。以前例为例,公司每股分红1元,除权后公司市值一下子折价了10%,假设该公司总股本为1亿股,那么公司除权前总市值为10亿元,除权后却减少了1亿元。但公司的盈利能力,并没有因为分红而下降10%吧?那为什么要强行折价10%呢?

有人一定会说:除权后可以填权呀。就问一句:股票持有人是希望挂牌价保持除权前的10元,还是除权后的9元呢?!现金分红后,即使同样涨停板,10元涨一个板是11元,而9元涨一个板是9.9元,两者直接减也要相差1.1元。

第二、还有人认为,除权后公积金、可分配利润、净资产等都减少了,当然要除权。这个观点看上去很有理,但事实上很荒谬!难道公司股价是由这几个指标决定的吗?如果不是,那凭什么要强制性除权呢!

有人还会出来抬杠:除权后,投资者觉得好,可再买进呀!就问你:明知道已经分过红了,想买的意愿强,还是卖出的意愿强呢?!

第三、国外绝大部分股市都不实施“现金分红除权”这一交易制度。那么,为什么不学学他们这种现金分红不除权呢?

第四、分红时要交税。分红时交税的这部分,实际上投资者并没有真正成为收益,但其价格却给除权了。

第五、对于长期持股的投资者,尤其是保险、社保、基金、大股东等来说,分得的红利总是转出了证券账户。而且这些持股者往往占公司股份的绝大部分,因此,这部分资金通常将分红所得抽离A股,使股市中的资金相应减少。

显然,现金分红除权很不合理!

根据中国上市公司协会2023年7月25日公布的数据,2022年,A股上市公司各报告期分红总额达2.13万亿元,也就是说,在这一年的时间里,A股的总市值因分红除权总共损失了2.13万亿元。这就是“分红越多,除权越大,A股跌得越惨!”最直接的证据,也是上证永远在3000点徘徊,A股涨不上去的主要原因之一。

历年A股上市公司分红总额:

历年A股上市公司分红总额图

2016年至2023年的8年时间,累计A股上市公司分红总金额为12.41万亿元。也可以理解成,因分红A股市值损失了12.41万亿元。如果采用分红不除权,上证目前至少在4000点上方。

我们并不反对上市公司实施高分红,但强烈建议修改交易规则现金分红不除权!

如果实施现金分红不除权,估计原先不想分红的上市公司也会分红,因为股价可以更高,公司市值更大,何乐而不为呢!随之带来的是:A股总市值也水涨船高,而最为受益的是分红前持股人,谁还愿意把手中的股票随便卖出呢?

当然,采用不除权,上市公司分红后,股价或会自动向除权价靠拢,但这是市场行为,而不是人为干预的结果。

本文转载或引用文中的观点,请注明出处,否则将予以追究。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