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欧回国的发财老博士,点上面关注我 


今天刚好是老胡入市一周年的日子,胡主编于23年6月26日开户,当时他雄心壮志,想要体会A股的悲喜交错,希望边炒股边学习,不想成为“韭菜”,力争少交学费



那老胡的体验如何呢?又交了多少学费?我们来看一下:


23年6月26日开户,初始本金20万。

6月27日买入股票,彼时沪指3160点。

8月17日,增资至30万。

9月7日,增资至47万。

23年11月30日,老胡甩出了那句豪言壮语:“我不卖,别人怎么割我韭菜?

24年1月5日,沪指2929点,亏5.6万。

1月18日,增资至60万。

1月22日,沪指2756点,亏7.1万。

4月25日,沪指3052点,亏7万,大盘反弹了300点,钱没回来。

5月15日,增资至70万。

5月31日,沪指3086点,亏5.85万。

6月24日,沪指2963点,亏7.75万。

6月26日,沪指2972点,亏7.46万,加仓后,比2756点亏得还多

从老胡入市算起,截至今天,上证指数下跌6%,老胡凭借无限加仓大法,亏损10.7%。

总体而言,指数从2700回到3000点以上,钱没回来,指数跌下去,钱却跟着减少。我相信这也是绝大多数股民的感受,哪里有什么悲喜交错?悲中带悲,亏上加亏还差不多。

而且以老胡的性格,他不大可能参与概念炒作,拿的也都是中大票,还能不断加仓,如此这般,才把亏损控制在指数跌幅的一倍以内,要换作普通人,近一年亏20%就算少的。

至于他凭借炒股这个噱头,吸引了多少流量、赚了多少钱?咱们没详细数字,不便瞎猜,但我肯定比70万要多,那7.46万亏损当作投流成本就行了,反正这波怎么都不会亏,恭喜~

回到市场。

今天缩量成交6434亿,不过个股表现还行,两市共4801家上涨、仅480家下跌,内资罕见的净流入20亿。

说句打气的话:A股底部不断夯实,个股超跌后价值凸显,大涨一触即发!

说句理性点的话:谁家过年还不吃顿饺子?缩量反弹,修复5日线乖离度,做震荡平台。

至于震荡后是向上突破,还是下跌中继,各位自己判断吧,我也不好讲得太多,注意看量

此外,今天是股指期货交割日,空头们平仓或者移仓,可能也是反弹的主要原因。

消息面上:

OpenAI停止向大陆地区提供API服务,就是那些套壳的所谓AI应用,以后不能再依靠ChatGPT来挣钱了。

不过此事无甚影响,只需把服务器转移至海外就行,以前大陆也不能直接使用ChatGPT,没啥差别。

今天大模型、AI语料、多模态应用大涨,就是因为这事,逻辑是制裁有利于国内AI产业的发展,促使AI生态加速完善。

汝听人言否?How?

制裁也不是今天才有的,这都多少年了?而且越来越严,怎么OpenAI这事就可以加速了?原来都在干些什么?要能发展起来,原来为什么不做?

本质还是跌得太多,高风偏资金实在饥渴难耐,赶紧抓个由头凸凸一下,管他什么逻不逻辑、合不合理的,隔日游而已。

英伟达昨晚大幅反弹6.8%,美股真tm是百足之虫、死而不僵。

大涨的原因,可能跟空头平仓相关:过去4天,英伟达的空头共计获利49.7亿美元,跟踪个人投资者行为的Vanda Research表示,散户很可能在近期下跌时大量买入了该股。

不得不说,1拆10股实在是一招妙棋:让更多的散户来接盘、接得起盘,永远是维护股价最直接的动力,燃料多飞得才高嘛。

美国又开始整活:4月S&P/CS 20座大城市房价指数同比增长7.2%,预期7%;季调后环比+0.4%,前值+0.3%。

4月FHFA房价指数同比+6.3%,前值+6.7%;环比+0.2%,前值+0.1%。

通胀仍然承压。

美联储理事鲍曼放话:不预计2024年会有任何降息行动,将预期降息时间改为2025年。

不过也不用太担心,因为这位鲍曼,是美联储里最鹰的人,她之前宣称今年非但不会降息,反而还要加息1-2次,现在又改口说明年降息,不再提加息的事,已经算服。

美银分析师已经把黄金未来12-18个月的目标价,上调至3000美元/盎司,理由是美债危机,或将迫使美联储提前降息。

大家都知道我对黄金的观点:短空长多,短期震荡跌不了太多,长期向上走。

纯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缩量反弹,如果你被套得很深,想依靠股票自己涨回来,恐怕有点难度。

可以趁机先做做波段,最起码降低下成本,力争自救吧,慢慢来。

全文完。

拒绝白瞟,请点“”和“在看”,求关注!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