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上半年即将收官,在债券市场整体走强的行情下,债券型基金市场份额和规模成为继货币基金之后第二大品类。同花顺最新数据显示,债券型基金份额超9万亿份,资产规模9.66万亿,在公募市场占比32%。


同花顺数据显示,截至6月25日,年内全市场新成立基金首募规模合计6109.25亿元,其中债券型基金成立规模5040.38亿元,在新发基金占比超过八成,成为公募新发产品的主力军,这说明固收类基金在震荡行情下满足了投资者求稳的配置需求。


债市走强 债基业绩表现平稳


今年上半年,债券市场延续了去年四季度以来的牛市行情,10年期、30年期国债收益率保持历史低位区间,在供需错位的大背景下,债市“资产荒”行情得以演绎,机构抢配高票息资产,带动多类品种收益率及利差大幅压缩。4月末,一路高歌猛进的债市经历了阶段性盘整,随后债券市场再次走强。中证全债指数今年以来上涨超4%。

今年债市表现亮眼,主要原因是整个市场的风险偏好较低,货币政策较为宽松,再加上银行大额存单等利率持续下滑,吸引了相当部分的机构和稳健配置需求个人投资资金涌入债市。在这样的背景下,债券型基金表现颇佳,年内逾九成债基上涨,预计短期债市将维持震荡走势,但中长期仍将继续走强。

在债市持续走强背景下,中长期国债成为市场关注焦点。一方面,自政府工作报告宣布万亿国债发行计划以来,债券市场投资者对于债券供给增加保持观望态势,放量发行或引发市场调整,另一方面,超长期特别国债5月上市以来,三期特别国债上市首发,引来机构及个人投资者的抢购。在各家银行代销柜台,特别国债多数是上线后很快受到投资者热捧,尤其30年期和20年期品种的特别国债。

对于债市后市表现,嘉实信用基金经理王立芹表示,整体看债市利空因素依然有限,资产荒推动下利率下行惯性延续。但当前长债利率突破央行喊话关键点位并逼近前低,向下赔率相对有限,且短期内外部压力下货币政策预计难有超预期操作,利率低位震荡格局或将延续。可适当向利率债及存单置换,保持组合流动性,继续把握利率阶段性调整带来的波段机会。

机构和个人投资者稳健配置需求强烈

今年上半年受存款利率持续下行,加之监管叫停“手工补息”降低了存款收益,银行理财持有的存款类资产利率正在下降,越来越多银行理财公司将目光投向了流动性强、产品丰富、规范化程度高的公募基金。

银行理财作为重要的机构投资者,承担着募集理财资金并发挥专业能力投资于固定收益类,特别是在“资产荒”背景下,银行理财公司加大对公募基金的配置力度,具有低风险、低波动、高流动性的债券型基金尤其是中短债基金,以及规模较大有长期稳定历史业绩的短债基金银行理财公司青睐。

据招商证券测算,今年一季度末,银行理财产品投向公募基金的资产规模占比由2023年末的2.1%增长至2.5%。银行理财配置公募基金的资产规模由2023年末的约6000亿元增配至约7000亿元。其中,增配债券型基金约1000亿元,小幅增配货币基金、另类基金和QDII基金,略微减配股混基金。

对于普通个人投资者而言,在当前低利率环境下,债券型基金可以作为相对规范安全且兼具追求稳健回报的投资选择,满足了居民寻求理财替代的配置需求。

为了满足投资者对于稳健资产的配置需求,嘉实基金持续提升基石固收平台能力,丰富完善固收产品货架,并基于不同期限和风险收益预期安排,形成了“活钱”、“余钱”、“长钱”固收产品货架优选,助力投资者提升资产配置的“稳健”含量。(注:“稳健”是指稳健类资产配置安排,并不代表任何形式收益承诺)

大家都在看

大额存单停售莫慌,还可以关注这些产品

记得【点赞/在看/分享】,传递收获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