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导报记者 杜海

  海尔集团6月18日披露,其成功完成战略入股上海莱士血液制品股份有限公司(上海莱士,002252.SZ)的交易交割。这是海尔集团大健康产业发展的一个重要里程碑,上海莱士正式成为海尔集团大健康生态品牌“盈康一生”的新成员。

  根据此前公告,海尔集团通过海盈康(青岛)医疗科技有限公司(下称“海盈康”)以总价125亿元收购全球医疗健康企业基立福所持有的上海莱士20%股份,全部交易完成后,海盈康将合计获得26.58%的表决权。上海莱士董事会按照交易协议完成改组后,海尔集团将成为公司实际控制人。

  通过此次收购,海尔集团正式切入拥有较高壁垒的血液制品行业上游,同时集团旗下的大健康生态品牌“盈康一生”战略版图得以扩大;而上海莱士也可与海尔集团目前的业务实现战略协同。可以说,海尔集团与上海莱士实现了“双向奔赴”。

  海尔集团的战略入股,将如何赋能上海莱士?海尔集团的产业布局将产生哪些变化?双方将如何借力发展?6月24日,海尔集团方面对经济导报记者的疑问进行了细致回复。

  完善在血液生态产业链的布局

  海尔集团创立于1984年,是全球领先的美好生活和数字化转型解决方案服务商,致力于“以无界生态共创无限可能”。40年来,海尔集团坚持聚焦实体经济,布局智慧住居、大健康和产业互联网三大板块。在智慧住居赛道,聚焦家庭场景需求,从智慧家电到智能家庭到智慧生活,不断提升用户的生活质量;在大健康赛道,从关注生活质量到关爱生命质量,打造“盈康一生”物联网医疗科技生态品牌;在产业互联网赛道,布局工业互联网平台,打造城市治理解决方案、汽车场景解决方案以及分布式新型能源解决方案。

  近年来,海尔集团着力布局大健康产业赛道,打造了“盈康一生”大健康生态品牌。“盈康一生”主营业务涵盖了高端科研设备、医疗器械和医疗服务解决方案的研发、生产及应用等多个领域,此前已拥有海尔生物(688139.SH)、盈康生命(300143.SZ)两家上市公司,如今成功将上海莱士纳入麾下,进一步完善了其在血液生态产业链的布局。

  有“中国血王”之称的上海莱士成立于1988年,2008年在深交所上市,与华兰生物、博雅生物、天坛生物并称为国内四大血液制品巨头。上海莱士的主营业务为生产和销售血液制品,主要产品为人血白蛋白、静注人免疫球蛋白、特异性免疫球蛋白、凝血因子类产品等。

  据悉,上海莱士是国内同行业中产品结构良好、产品种类齐全、核心品种优势明显、血浆利用率较高的血液制品生产企业,公司集血浆采集、生产制造及产品销售于一体,旗下拥有5座血液制品生产基地,产品覆盖白蛋白类、免疫球蛋白类及凝血因子三大类共12个产品种类。显然,此次收购能够丰盈海尔集团大健康产业版图。

  海尔集团方面对经济导报记者表示,立足于海尔开放生态,“盈康一生”将支持上海莱士推进“拓浆”和“脱浆”齐步走战略,在聚焦安全、优质、高效的基础上,坚持科创驱动,持续加大在基础研究、临床转化、产业升级方面的投入,探索生物制药前沿技术。

  具体来说,“拓浆”方面,开拓新的血浆站,聚焦“出凝血”领域,开发更多的临床应用等;“脱浆”方面,在非血源性领域,支持上海莱士探索主动免疫和被动免疫以及非血液制品领域的研发管线机会,创新生物技术方案。

  另外,海尔集团的资源可进一步与上海莱士共享,比如用户交互能力、人单合一管理模式、成熟的全球化运营体系、智能制造与产业互联网平台及世界化品牌资源等等;上海莱士将放眼全球,整合研发、制造、临床资源,在引领中国血液制品行业发展的基础上,努力成长为世界一流的生物制药企业。

  有着深刻的战略考量

  知情人士介绍,血液制品行业的牌照壁垒高、运营难度大,行业具有严格的监管和政策限制,因此,收购可以说是目前切入血液制品行业上游的唯一方法。由于牌照壁垒的存在,血液制品企业一直是各大资本追捧的“香饽饽”。此前,另两家血液制品头部上市公司派林生物、卫光生物分别被陕西国资和国药集团收入麾下。此次收购上海莱士,海尔集团也成为血液制品行业的重磅参与者。

  “上海莱士纳入海尔集团大健康产业版图,将丰富‘盈康一生’在生物科技产业的布局,进一步拓展满足临床应用场景解决方案的能力,也将进一步夯实‘盈康一生’的血液生态产业链。作为‘盈康一生’旗下第三个上市公司,上海莱士将与海尔生物、盈康生命一起,聚焦生命科学、临床医学和生物科技领域,共同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健康产业生态。”海尔集团方面对经济导报记者表示。

  事实上,海尔集团入局血液制品产业,背后有着深刻的战略考量。

  据悉,血液制品在医院临床业务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如今,血液制品的应用已逐渐拓展至基因诊断、干细胞治疗、免疫治疗及基因治疗等前沿领域。在血液制品行业中,行业上游是由企业设立的分立各地的采浆站,中游是生产企业,下游是医疗机构等需求方。将上海莱士收入麾下后,海尔集团切入了血液制品行业上游,这也意味着,其大健康板块所拥有的三家上市公司可实现产业链上下游的战略协同。

  “此次战略入股上海莱士,是海尔集团坚定发展大健康产业、培育医疗科技新质生产力的决心展现。”海尔集团方面对经济导报记者表示,在血液生态产业链上,“盈康一生”已进行了相应布局,包括应用于城市用血管理的智慧血液解决方案,“海尔血技”的血浆采集和分离产品、解决方案等,以及与国内领先的科研院所共创,为血液疾病诊疗、临床安全合理用血等提供创新方案;血液制品领军企业上海莱士的加入,将助力“盈康一生”实现上游血浆采集、中游血液制品生产、下游应用场景的生态打通。

  据介绍,在非血源性以及更广的生物科技领域,海尔集团将支持上海莱士加大在全球范围内整合血液衍生药品及其他生物制药的研发、制造、临床资源。此外,基于相关方签署的排他性战略合作协议,上海莱士、基立福和海尔集团将进行联合研发,各方同意共同设计和开发某些合作产品,包括但不限于尚未在中国市场上大规模生产并应用于临床的血源性和非血源性产品等。各方同意并确认将成立一个联合研发团队,由各方的科研人员组成,有效开发新产品。

  “海尔期待上海莱士一如既往在质量、技术、产品创新等方面持续为中国血液制品行业发展创造价值,同时,能够围绕未被满足的临床需求持续开展科研攻关,如预防和治疗早期阿尔茨海默病、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治疗、心血管损伤修复等领域,为患者提供创新的药物和诊断解决方案;此外,希望上海莱士践行ESG理念,提升公司治理能力,为全体股东持续创造价值。”海尔集团方面对经济导报记者表示。

  推动生物科技领域的创新与发展

  财报显示,上海莱士2023年营收79.64亿元,同比增长21.27%;归母净利润17.79亿元,同比下降5.35%。公司全年采浆量突破1500吨,再创历史新高。2024年第一季度,上海莱士营收20.56亿元,同比下降0.33%;归母净利润7.57亿元,同比增长5.32%。

  此外,该公司在2023年年报中明确,公司存在商誉减值风险,此前公司控股合并郑州莱士、同路生物、广西莱士以及浙江海康后,在上市公司合并资产负债表中形成一定金额的商誉,如果郑州莱士、同路生物、广西莱士以及浙江海康未来经营状况出现重大不利变化,则可能存在商誉减值的风险。

  此时海尔集团的加入,可以说为上海莱士注入了更多新鲜血液。上海莱士董事长、总经理徐俊表示:“海尔以用户为中心的理念与上海莱士以患者为中心的理念高度一致,借助海尔的先进管理经验和全球资源优势,我们将不断提高产品工艺和技术创新能力,希冀成为中国乃至全球竞争力与创新性领先的公司。”

  值得注意的是,在政策的强力支持下,多个重要规划的实施正推动着大健康产业的飞速发展。《“十四五”生物经济发展规划》的发布与实施,使得生物技术创新成为大健康领域新一轮产业变革的核心驱动力量。

  与此同时,国家近期发布的《血液制品生产智慧监管三年行动计划》也明确指出,自动化、信息化、智能化已成为生物制药行业不可或缺的基本要求,预示着行业将迈入更加高效、精准和智能的新纪元。

  针对当前血液制品行业对于数字化、信息化的呼声,“盈康一生”及旗下产业通过创新应用物联网等数字技术,打造了多个物联网数智场景解决方案,如数字化血液安全管理解决方案、智慧公卫服务解决方案、智慧用药全场景数智解决方案等。基于这些经验,未来海尔集团有可能支持上海莱士运用成熟的工业物联网技术以及数字化赋能手段,对血液制品的研发、生产和制造全流程进行高效追踪,提升产业链信息化和数智化程度。

  “海尔集团此番落下重要一子,将上海莱士收入囊中,这不仅为其迅速切入血液制品行业铺设了道路,更能够借助上海莱士的市场影响力和行业积累,深化其在大健康领域的整体布局,助其快速实现产业升级和业务拓展。此外,上海莱士作为行业内的龙头企业,一直以来都致力于通过并购拓展浆站资源。海尔集团的入股将进一步推动上海莱士的浆站拓展战略,提高公司的采浆量和盈利能力。”南方一家券商的基金经理严鹏对经济导报记者分析,各方强强联合,不仅将在国内市场上发挥更大的影响力,还有望在全球范围内实现研发、制造、临床资源等的深度整合,共同推动生物科技领域的创新与发展。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