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智能相对论

作者 | 陈泊丞

古人云:赐子千金,不如教子一艺;教子一艺,不如赐子一名。

命名之妙,玄之又玄。

早两年,大模型爆火,本土厂商在大模型产品命名上可谓下足了功夫,引经据典,各种玄幻、高大上、大格局的名字层出不穷。

通义千问、文心一言、紫东太初、日日新、知海图、封神榜、元乘象、星火、盘古、混元、天工、九天......从4个字到3个字,再到2个字,每个名字一听就不明觉厉,有着浓浓的东方神秘感,给足了气势。

时至今日,大模型产品的命名却是一改往日的高大上风格,豆包、元宝、扣子、Kimi一类新上线产品的名字看起来就简单多了,甚至还有些幼态。

大模型产品命名这么接地气,是有什么奥秘吗?

强烈的反差:前一秒“混元无极”,后一秒“混元宝宝”

腾讯的AI大模型名为“混元”,取自道家的“混元即无极,无极生太极”。在道家思想中,“混元”代表了宇宙生成之前的原始状态,是一切事物的起源。

以大模型为起源,AI具有无限的可能性和创造力,能够像混沌初开时那样孕育出各种智能应用和服务。

“混元”一名,寄予了腾讯的厚望。

这很高大上?

别急,基于混元大模型打造的App产品来了,叫作“元宝”。

对比一下,似乎有些幼态。

但,这确实是腾讯深思熟虑的名字啊。

甚至连马化腾都亲自下场,发朋友圈做了一波安利。

对于这样一个反差感很强的名字,腾讯混元产品总监王昕曾解释道:“我们不希望做出来的东西,是一款高高在上的、非常小众的、为极客圈定制的产品。元宝可以理解为混元大模型的宝宝,这个名字我们觉得会更可爱、好记。”

翻译一下:我们不想高大上了,我们想接地气,越好记越好,希望有更多用户喜欢。

似乎,腾讯希望通过命名的幼态化,来让大模型产品更快地走向大众市场。

而秉持着这一想法的,也不止腾讯一家。

字节跳动的豆包,算是开辟大模型命名幼态化的头号玩家。

在5月中旬的火山引擎春季Force·原动力大会上,字节跳动首次对外正式发布自研大模型——豆包大模型。

此前,外界盛传字节跳动的自研大模型叫作“云雀”。

虽说云雀比起友商的产品名字,还是不够玄幻、大气,但是终究还是比豆包要正经些的。

当然,字节跳动也清楚,起这么个名字,外界肯定会有所疑惑。

在发布会现场,字节跳动产品与战略副总裁朱骏还特地花了点篇幅,解释了一番。

字节跳动在大模型应用设计上有三个原则:拟人化、离用户近,以及个性化。

所以,在命名上也希望能基于这样的原则,特别是拟人化。朱骏表示,希望产品的名字是拟人化的,应该像用户和亲密的朋友或家人在日常生活当中愿意用的昵称。

可以说,不管是腾讯的元宝,还是字节跳动的豆包,这些幼态的名字背后,都是希望借助简单、好记、接地气的名字来拉近用户与大模型之间的距离,让用户愿意用、多用。

名字越简单,产品越火爆?

根据最新数据,豆包App的下载量已经突破了1亿,双端月活跃用户超过了2600万,智能体创建总数达到了800万。

在App Store上,豆包App在效率类应用中的下载量排名第一,力压其他友商,持续霸榜。

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取得这样突出的成绩,真的很难让人不联想,是否真的是“豆包”这一简单的名字,赋予了豆包不简单的命运。

毕竟,就当前大模型App的功能体验来说,各家都大同小异,基本的功能如AI搜索、AI总结、AI写作、AI翻译、个人Agent创建等也都有。

真要是在功能上拉开差距,还没到时间。

那么,好读、好记、好听的名字在产品设计中真的那么重要吗?

事实上,真的很重要。

小爱同学,是今天在AI语音助手中影响力最大、市场认可度较高的产品之一,其月活跃用户数高达7840万,累计激活设备数达到了2.28亿。

然而,这个看似简单而又生活化、接地气的名字,小米团队反复推敲,讨论了半年才确定下来。

起初,小米团队按照三个原则来进行取名,一是符合小米气质,亲近米粉;二是容易发音的;三是含义比较好的。

很快,团队就提出了“小米娜娜”这个名字,唤醒词为“Hi,NANA”。——听起来,很有邻家女孩的感觉。

但是,一测试问题就来了。由于叠音字的发音和识别问题,要么唤醒率不高,比如湖南、湖北人“N”和“L”分不太清,就唤醒不了。

要么误唤醒的情况很多,比如日常对话经常出现的“哎,那...你把......”之类的用语,就会被AI识别并错误唤醒。

后来,小米团队经过对字音、用户习惯、日常用语等维度的大量研究,结合人工智能的英文缩写、中文“爱”的拼音等考量,最终确定了“小爱同学”这个拟人化又非常有亲和力的名字。

时至今日,“小爱同学”已经是本土语音助手中非常成功的一个经典案例,它的名字成了很多小米用户与智能世界进行沟通和交互的关键词。

命名这件事情,看似简单,但实则学问很多啊。

特别是起号一个简单的名字,更不容易。

命名背后的交互问题,是AI走向大众的关键密码

不管大模型还是AI语音助手,其本质还是AI。

AI产品,在设计上万万不能忽视的就是交互问题。

交互的首要,则是名字唤醒。

不可否认,名字简单、好读、好记的,往往越能受到用户的青睐。

在“小爱同学”的取名过程中,小米团队就考虑到了一点:整个家庭都在使用,老人和小朋友是最经常使用的用户,但是要他们记住这样不熟悉的名字却是个大问题。对于一个重度依赖唤醒词的产品来说,这无疑是在减少潜在使用频率。我们必须再次调整方向。

那么,当大模型走向大众,被越来越多不同年龄段、职业的用户所了解、使用,那么名字就成了影响产品选择的关键。

*本文图片均来源于网络

此内容为【智能相对论】原创,

仅代表个人观点,未经授权,任何人不得以任何方式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

部分图片来自网络,且未核实版权归属,不作为商业用途,如有侵犯,请作者与我们联系。

•AI产业新媒体;

•澎湃新闻科技榜单月度top5;

•文章长期“霸占”钛媒体热门文章排行榜TOP10;

•著有《人工智能 十万个为什么》

•【重点关注领域】智能家电(含白电、黑电、智能手机、无人机等AIoT设备)、智能驾驶、AI+医疗、机器人、物联网、AI+金融、AI+教育、AR/VR、云计算、开发者以及背后的芯片、算法等。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