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以来,全球民用飞机市场一直都被美国波音及欧洲的空客垄断,事实上,波音和空客两家公司几乎涵盖了全球99%的民航大飞机订单,形成了“双寡头”格局。

试想一下,在这个只有你和对方的行业中,如果竞争对手因经营和财务困难而陷入困境,那么对自身而言,应该是利润增长的好时机。然而对飞机制造商空客来说,情况并非如此。


周二,空客公司股价暴跌逾10%,原因是该公司在飞机交付速度和其航天部门持续存在的问题上出现“警报”。由于供应链中断导致的情况恶化,分析师认为,大众对今年息税前利润的普遍预期减少12亿欧元,降幅约为18%。

其实对空客来说,想要获得利润增长并不难,因为在新订单方面,它稳步领先于苦苦挣扎的竞争对手波音。就在“警报之前”,分析师们还预计,2023年至2026年间,空客利润将增长一倍左右,至75亿欧元。

然而,空客却受困于缺乏弹性的供应链。据悉,该公司每月生产75架A320飞机的目标已被推迟一年至2027年。这当中最主要是受到发动机短缺的影响,预计今年交付的飞机将比计划少30架。

要想达成目标以实现增长,空客现在只能增加人工培训,或者加快对其零部件和工艺进行认证,但这势必需要时间,毕竟波音此前已经因为偷工减料付出了代价。


另一个空客无法从波音的困境中获利的原因是,由于两家公司共享一些供应商,一个客户的中断了,可能会对另一个客户产生连锁反应,这当中的利害关系错综复杂。与此同时,空客近期收购了波音供应商Spirit AeroSystems部分零部件,但在库存成本和合同价值方面仍存在分歧。

对于空客能从波音的困境中真正获益多少的期望又回到了现实。即使是现在,它的产量增长看起来也很有挑战性。不仅如此,在空客的最大海外市场中国,国产大飞机C919直接对标空客A320这一型号,对空客的“寡头”的地位也形成了潜在的“威胁”。

德意志银行的估计,空客利润估值下调后,该股今年的市盈率仍为28倍,这表明该股的走势不会一帆风顺。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