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一段时间以来,有关农村中小金融机构减员的消息引发舆论广泛关注。

辽宁农商银行获批吸收合并36家农村中小银行机构,民生银行收购1家村镇银行并设立分支机构,东莞农村商业银行吸收合并2家村镇银行,再加上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内蒙古监管局发布的正蓝旗汇泽村镇银行解散的批复,在过去的一周时间内,全国已有40家农村中小银行被吸收合并或解散。

一个非常强烈的信号是,农村中小金融机构减员步伐正在加快。特别是村镇银行,已成农村中小金融机构减员的主力。

农村中小金融机构是中国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担负着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金融服务的重要责任。尤其在大型商业银行把支持的重心全面转向城市和大企业、转向政府融资平台和房地产企业的情况下,农村中小金融机构扮演了为“三农”服务的主要角色。

正是因为大型商业银行“抛弃”了“三农”,把支持“三农”的重担都摞给了农村中小金融机构,也让农村中小金融机构承受了巨大的风险压力,相当一部分农村中小金融机构出现了资产质量大幅下降、不良贷款快速增多、风险不断加剧的问题。

要知道,对绝大多数农村中小金融机构来说,原本就资本金不足、资本充足率不高、金融管理人才缺乏、内控机制不健全、抗风险能力不强,再加上支持“三农”的任务过重,也就不可避免地会出现资金投放稳健性不够、防风险能力不强的问题。如果不采取强有力的监管和兼并措施,有些金融机构就会出现兑付方面的问题,导致一些地方出现系统性、区域性金融风险。因此,农村中小金融机构减员已是大势所趋、不可逆转,关键就看其他金融机构能否像农村中小金融机构一样支持“三农”、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服务,避免出现新的金融服务短板,避免影响农村经济发展。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