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明姓名、公司、职务、部门,通过概率更大。

近日,江苏省级党报集团--新华报业旗下的交汇点报道称:上海海关临时扣押了多个涉嫌侵犯知识产权的集装箱,主要涉及阿特斯及无锡云程。而申请权利主张的公司为天合光能。天合光能方面。已向能源一号证实上述情况。

媒体引述该交汇点的报道称,“近日,中国海关先后依法查扣了具有较大侵权嫌疑的货柜。其中,常熟阿特斯阳光电力科技有限公司发往欧洲的(N型TOPCon产品及HJT产品)货值高达373万多元,无锡云程电力科技有限公司发往拉美的SS-585-72MDH ( N型TOPCon 组件)货值143万多元,总计超500万元……”

被扣组件含TOPCon系列

据相关媒体报道,此次被上海海关扣押的产品:包括阿特斯的TOPCon HiKu 6组件;以及无锡云程的TOPCon Tangra组件。被扣集装箱共计9只。

常熟阿特斯,为加拿大在华投资企业阿特斯(688472.SH)的全资子公司,注册资本9.162亿元,成立于2006年,它也是阿特斯的核心组件制造商之一。TOPCon HiKu 6组件是阿特斯的拳头产品之一。

而另一家涉事的公司无锡云程,其法定代表人为宋琬若,公司注册资本5008万元人民币。该公司被查扣的TOPCon组件也是公司核心出货品之一。其组件主要做海外出口。Tangra系列包括了615W/710W ,其中高效N型G11 TOPCon 615W单玻组件首次在今年前不久的展会上亮相。无锡云程涉事的组件总值较低。

事实上,天合光能应是先在中国海关进行了有关产品的知识产权保护性登记。上海海关透露,中国海关的知识产权保护性登记制度,是企业保护和执行知识产权的重要手段。企业向海关登记其专利、商标和其它知识产权后,如果在清关过程中发现涉嫌侵权的货物,海关可以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知识产权海关保护条例》扣押货物并通知权利持有人,从而有效防止权利持有人遭受经济损失。

天合光能表示,海关覆盖了天合专利后有甄别过程,发现可能存在侵权的情况,会对涉事几方进行确认。天合光能发现(阿特斯等公司的)产品确实侵权,因此缴纳了保证金,让海关对上述产品查扣。目前该批产品尚未放行。

天合方面对能源一号透露,这批产品涉嫌侵犯的是天合光能相关组件电池专利。目前被查扣的就是这两批组件,不涉及其他公司的产品。

有知情人士对能源一号称,查扣的原因更可能涉嫌对天合光能相关电池专利的侵权,与TOPCon的PN结制备技术有关。天合这次申请查扣的组件主要是用来取证的。

据了解,涉事几方有和解的可能性,如侵权方缴纳部分资金给天合。天合光能方面对能源一号透露,公司可能会到最后,再采取诉讼等方式。阿特斯、天合之间目前是否有深度的交流,天合称还不得而知。通常情况下,双方应会进行交流。

天合称,阿特斯在美国也被同行起诉。今年3月,阿特斯公告:公司得知Maxeon在美国得克萨斯州东区联邦法院,对公司控股股东Canadian Solar Inc.(阿特斯集团 CSIQ)提起诉讼,声称CSIQ通过其关联公司直接或间接,损害了Maxeon公司持有的三件应用于光伏电池的“隧穿氧化层钝化接触技术”(以下简称“TOPCon”)的专利权。

据阿特斯(A股上市公司)2023年年报,“Maxeon要求CSIQ及其下属子公司停止侵权、并赔偿损失和费用,但未提出具体的损害赔偿金额。由于目前对方仅起诉CSIQ,未起诉本公司及其下属子公司,我方在积极配合CSIQ进行诉讼工作”。

从TOPCon的专利申请来看,天合占据优先性。

媒体引述智慧芽的数据显示:截至目前,天合光能及其关联公司在TOPCon领域已有50余件已公开的专利申请。其中,发明专利超过40件。天合光能在该领域的技术布局主要集中于多晶硅层、隧穿层、钝化层、金属电极等细分领域。

阿特斯及其关联公司在TOPCon领域已有6件已公开的专利申请。其中,3件为发明专利。

三大光伏组件巨头,联合采购LG电池专利巨包

能源一号也发现,一份由专利研究公司IPRDaily发布的报告显示,全球第一大的太阳能电池专利公司并不是中国企业,而是韩国公司LG。

据榜单显示:IPRdaily通过对相关的关键词和分类号进行限定,数据统计2013年5月1日至2023年4月30日在全球申请并公开的太阳能电池片专利

能源一号也注意到,晶科、天合和晶澳三家公司在近期联合行动,购买了来自韩国LG公司的600多个光伏专利包,其中天合购买的数量约近200个。

2022年,LG宣布退出光伏市场,同时展开专利的出让。三家中国光伏组件最大厂商的联手购买韩国厂商光伏专利,需要引起更多的注意。这应是彼此之间达成了某种默契、且更深层次地意识到了全球光伏电池专利的重要性。

据能源一号了解,这批专利是先由晶科子公司购买,然后再转让给天合和晶澳的。但背后实质性的行为是三家共同发起。

有知情人士透露,此次被扣的两家公司产品或涉及曾经的LG专利。不过天合光能方面并未就此证实。

据悉,天合光能公司本身的专利覆盖量也非常多。其累计申请专利及软件著作权超4000件,在光伏电池转换效率和组件输出功率方面先后26次创造和刷新世界纪录。

去年9月,天合光能向常州海关求助,为企业开启知识产权保护“绿色通道”,由知识产权专员全程为企业提供“一对一”服务,指导企业按照“依申请保护”模式向海关提出申请。在南京海关和口岸海关协同下,最终成功在南通口岸查获一批涉嫌侵犯企业专利权的太阳能电池组件,货值251.85万元。

天合光能的法务人士彼时表示,新能源企业“出海”,正在面临越来越多的知识产权纠纷。“海关在边境的知识产权保护措施为我们这类自主品牌企业保驾护航,让我们对自主创新更有信心。”

对于被上海海关扣留的这批组件事件,阿特斯公司的一位发言人在给海外媒体的声明中表示,在中国,任何一方都可根据涉嫌侵犯知识产权的行为,要求海关扣留进出集装箱,只要支付所需的押金。该发言人说:“这是一个标准程序,并不意味着任何既定的侵权行为” 。这种扣留,通常要求被扣留的一方支付行政处罚,或提供未侵权的证据,方可放行货物。然而,这些情形往往以支付罚款而告终。不过天合光能方面在接受能源一号询问时,对上述说法持保留意见。

无锡云程公司则表示,正在仔细调查这些指控。

2023年组件出货排名看,天合光能和阿特斯都属于世界级的组件巨头。去年全年,天合光能出货65.21GW组件,阿特斯出货30.7GW,分别排名全球第三和第六。截至2024年第一季度,天合光能光伏组件全球累计出货量超过205GW+。

延伸阅读:阿特斯被Maxeon指侵犯电池技术专利

今年3月,来自海外媒体的报道称,总部位于新加坡的Maxeon已向美国德克萨斯东区地方法院起诉阿特斯,称其侵犯了一项未详细说明的TOPCon太阳能电池技术专利。

Maxeon公司的副法律顾问,马克罗宾逊对此表示:“Maxeon公司在太阳能电池领域的开发上有着深厚的传统技术,引领了TOPCon产品的商业化。在行业中开始使用‘TOPCon’这个名称,来描述基于隧穿氧化物钝化接触的太阳能电池之前几年,我们的科学家和工程师已开发了多种方法,将TOPCon技术应用于背接触和前接触太阳能电池。”

事实上,Maxeon与TOPCon太阳能电池基础架构相关的发明,可追溯到2000年左右,这家企业拥有不少相关专利。这也是Maxeon首次在美国执行其专利权,也将继续在美国和其它市场上大力进行相关产品专利权的保护。

两家公司曾在2020年就有过专利诉讼。中环股份曾公告称,收到合资公司Maxeon通知,因阿特斯日本子公司未经许可使用了 Maxeon叠瓦太阳能电池组件专利,Maxeon在日本东京地方法院对阿特斯日本子公司提起专利侵权诉讼。两者于2022年4月达成和解协议。彼此约定,阿特斯在“满足 2022 年某些未完成的订单后”,在2025 年第二季度之前,停止在该市场销售基于叠瓦太阳能电池的组件产品。阿特斯与另一家公司Solaria Corporation也有过叠瓦产品专利纠纷。

Maxeon公司在美起诉阿特斯的TOPCon电池专利技术侵权,会否会影响到阿特斯在重要组件出货地的TOPCon业务等,暂时是一个未知数。

从技术角度看,目前阿特斯量产进程最快的恰恰是TOPCon。

毫无疑问,美国市场对于阿特斯有着举足轻重的吸引力。去年11月,阿特斯曾对外表示,公司在美国市场的出货量占自身出货总量的10%到15%左右。而2018年至2020年,包括美国在内的美洲市场,就占阿特斯营收总额的40%以上。

阿特斯对于美国市场寄予厚望:其在美国德克萨斯州梅斯基特建立了 5GW N 型 TOPCon光伏组件工厂,2023 年已投产,近期已陆续交付产品;另一个年产5GW的高效电池片生产基地建设也在持续,预计2025年底投入生产。该电池片项目符合美国当地新能源产业政策,可享受美国联邦政府及项目所在州、市政府的补贴。(部分内容来自智慧芽、新华报业、每日经济新闻、IPRDaliy、韩百科君等)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