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带娃去了趟日本旅游,去了东京,仙台,日光。这些年除了口罩三年没来,其他基本上一年都会来 1-2 次,可能是我和我爱人都在日本留过学的原因,所以每次来这里都比较习惯。但口罩后,日本还是明显发生了一些变化:
1.大城市的服务人员肉眼可见的东南亚人,感觉越南,菲律宾和印度的多了很多,尤其是大城市便利店上晚班的几乎都是小黑,白天还是挺多日本店员,以至于我有一种错觉,总觉得白天和晚上去的不是一家便利店。
2.日本放水放了这么多年,我爱人之前去日本出差,说东京物价涨得挺多,尤其是住宿和吃饭,但我这次去感觉是涨了些,但这些涨幅基本上只能是说对日本人而言涨了,对外国人基本没有太大影响,因为完全被汇率下跌给对冲掉了。最惨的其实是在日本打工还要汇钱汇国的那些劳工,他们拿到手的钱明显变少了。
3.每次去日本,都会观察日本社会有没有什么特别和科技相关的变化,说实话,根据我近 10 年在日本旅游的观察来看,日常生活中,日本与科技相关的变化很小,这次在东京发现了共享平衡车和自行车,本来想试一下,但好像外国人注册还比较麻烦,另外是有固定还车点而且我在东京市内 citywalk 的时候,发现可供还车的地方很少。另外,在支付方面,日本大城市手机支付已经比较普及了,感觉支付宝比微信支付更方便点,很多地方只有支付宝,没有微信,但使用现金的地方还是很普遍,有一些地方还是只收现金,和中国有些地方只支持线上支付正好反过来。
4.这次旅游还有一个明显的感觉就是,尤其是在东京,好多饭馆包括那种吃完了结账那种,也是自己去一个机器上刷卡结账,没有服务员来做这个工作了,看来是真的缺劳动力,能省的尽量省掉,我在想他们为啥不用国内这套系统呢,扫码点餐,手机支付。他们点餐搞个 pad,然后在门口在搞个收银机,而且那个点菜的 pad 很多速度慢的真的无语,有时还要刷新,我也是醉了。
5.现在所谓的日式服务各种原因吧,越来越咋说呢,也慢慢在与国际接轨吧。这个嘛,如果第一次去,日本整体的服务相对于大多数国家还是要高处一截的,但如果你经常去的话,那应该也能体会到这个服务是一直在走下坡路的。我觉得原因主要 1) 是日本的劳动力缺乏,导致劳动者话语权上升;2)日本新生代年轻人可能也不喜欢过去那种服务方式,就和国内 00 后够整顿职场差不多意思吧;3)另外,所有的服务最终还是要花钱买的,日本这么多年工资基本上没咋涨,服务业作为重人力的行业,就更难涨了,没钱谁给你好好服务呢。
6.这次去日本特意留意了日本大街上有没有中国电动车,尤其比亚迪,毕竟 B 站上那么多关于比亚迪进军日本的视频,很可惜一辆也没看到。另外,整个日本我都没看到什么电动车,基本上还全部是汽油车,这么些年基本没有啥变化,和国内完全不一样的感觉。
7.爱人带孩子去了迪斯尼,和上海迪斯尼对比了一下,一个是门票价格便宜很多,第二,排队人不多,日本还有一个单人通道,这个单人通道不是说你是多人就不能排,而是要服从他们的座位安排,你可能没法和家人朋友坐一起玩,但排队时间减少了太多,这个在国内貌似是没有的。
以上就是这次日本旅游的一些观感,整体来说,日本还是一个比较适合旅游的地方,主打一个可预期性比较强,这么些年,虽然偶尔也会发生着出乎意料的事情,但大致还在可接受的范围。
最后说一点题外话,我每次在日本旅游的时候,都会和爱人说一个观点,就是日本失去了 30 年,看样子可能还要接着失去接下来的 10 年。我爱人说,她的日本同事也和她调侃说,日本可能过不了几年就要变成发展中国家了。我觉得日本人对一个中国人说类似这样的话,除了开玩笑,多少也是有些无奈。我觉得日本会失去下一个十年,理由也很简单,我没有看到日本有什么新的产业尤其大的产业会在下一个 10 年起来以支撑日本经济重新上涨。然后日本现在最牛的产业,汽车产业,现在也走到了历史的十字路口。

(转)BY:天道酬勤gpj

$上证指数(SH000001)$$沪深300(SH000300)$$创业板指(SZ399006)$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