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汽集团(SH600104)$欧盟委员会在今年6月12日宣布,从今年7月4日起,如果中国的电动汽车出口企业没有拿出有利的证据来证明自己没有接受政府的补贴,那么出口到欧洲的中国电动汽车将被持续数年征收临时关税。

根据中国电动汽车厂商在欧洲的销售情况,每家企业都被征收不同的税率,多数电动汽车中国厂家被征收21%的关税,其中上汽集团被征收的税率最高,达到38.1%。

这意味着在欧盟范围内销售的上汽集团生产的汽车的价格将显著上升。

但是欧盟国家的民众和企业的购买力并没有上升,这会影响他们的购买能力,影响他们的购买数量,意味着欧盟范围内的汽车进口企业和中国的相关生产公司的利润下降。


没想到上汽集团汽车的海外销售价格居然比国内的售价还高,比如在欧洲最为畅销的MG4 EV的售价折合人民币为22.5万元,但同款产品在国内的售价仅为10.98万元,见其受欢迎程度。


上汽集团是一家根红苗正的老牌国有企业,1955年建立,上汽原本是给火车生产内燃机配件的企业,1958年才开始制造汽车。

彼时中国不是全球制造业中心,在汽车制造领域与外国企业相比差得很远,同时外国汽车企业则有意进军中国市场。

1984年10月上汽集团与德国大众在中国成立一家合资汽车生产企业,其主要的产品就是桑塔纳。桑塔纳当时是中国人尽皆知的一种汽车,受到很多出租车司机的喜爱。

经过这三年的历练,上汽集团不但获得了丰富的资金,也获得了汽车企业管理的经验,更获得了汽车生产的先进技术,所以开始进行国产化汽车的生产,不再是德国大众的代加工者,原来的桑塔纳都是组装产品。

上汽集团在全国找合作商,最终集齐了105家配件生产企业,还找到了6所大学和7家科研院所的帮助,终于生产出了国产化的桑塔纳轿车。

当然部分零件还是进口,直到1991年的时候,国产化率仅为70%,好在发动机技术已经掌握了,已经实现了国产化。

等到1998年的时候,国产化桑塔纳的销量达到100万辆,上汽的实力也上来了。2004年,上汽集团成了世界500强之一。

此时上汽集团的控股者是上海国资委,第二大股东是中国远洋海运集团。

这个时候,国内一些小型汽车生产企业开始进军新能源汽车,导致燃油车的生存地位开始受到冲击,上汽集团颇有远见,从2001年开始试水新能源车。

2023年,经过厚积薄发,终于没有被时代抛下。

尽管现在传统燃油车仍然是上汽的主要产品,但是新能源车所占的比例已经越来越高了,而且掌握了很多关键技术。

比如,今年5月24日,上汽就公布了很多与新能源汽车有关的技术,被称为七大技术底座。

包括固态电池、能量闭环、高效动力总成、智能底盘、全栈软件架构、全新电子架构等。

这其七大技术底座公布之后,欧洲车企震惊,欧洲老牌车企奥迪大吃一惊后,主动与上汽集团签订合作协议。

一些中国新车企也与上汽签订合议,使用上汽集团的这些新技术。

有新型的技术做加持,上汽集团披荆斩棘,横勇无敌,2023年销售汽车500多万辆,上汽汽车已经连续18年成为国内汽车制造商销量第一的企业。

上汽集团不但在技术上掌握了诀窍,在经营上也掌握了诀窍,在布局新能源汽车的同时,大力开拓海外汽车市场,2022年和2023年连续创下历史新高,站上了双百万的台阶。

2023年在海外超额完成原定目标。

上汽集团对自己的未来设定了一个很大的目标,计划2025年销售350万辆新能源汽车,当然这其中不但有自主品牌,也有合资品牌。

上汽打算让自主品牌占到70%以上,为了达到这个目标,还成立了两家新公司,分别为智己汽车、乘用车公司。

在自主品牌方面,上汽集团主要依托荣威、MG名爵等各层级品牌,快速推进电气化、智能化汽车产品。

其中智己去年累计销售汽车3.83万辆,去年10月上市交付的智己LS6,凭借高配低价的性价比优势,成为智己销量大幅增长的主要因素。

当年12月销售9878辆。另外,荣威D7、别克E5的销售成绩也很好。

上汽集团未来将在海外市场投放14款新能源车。

为了达到这个销售目标,上汽集团投入了大量的研发费用,今年的投入比例也不会太少,而且将是持续投资。

上汽要通过这些投资来提升汽车的智能化水平,重点投资芯片、操作系统、运动控制系统等等关键系统,上汽集团甚至打算在自动驾驶技术方面实现突破,现在已经获得了路测牌照,在小范围内展开了测试。

任何一个新科技产品的问世和扩大销售都需要一个好的大环境,中国的电动汽车之所以能够驰骋海外市场,是因为中国近年来在科技方面取得了很多成就,国家进行了大量的科研经费的投入。

一些企业也加大投入,中国在5g产品、物联网方面、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方面都建立了一个良好的大环境,所以才使得电动汽车企业得以飞速发展。

如果没有国家投入大量资金建立网络基础设施,如果没有国家良好的税收政策、土地政策,企业怎么可能腾飞起来呢?

未来上汽集团也好,比亚迪也好,如果要想在世界电动汽车市场站稳脚跟,要充分抓住国家给予的发展机遇,不要站在过去的功劳簿上吃老本。


更不要希望欧盟和美国能够发善心,竞争是长期存在的,而且竞争将越来越激烈,

欧盟和美国为了竞争,所采取的手段可能层出不断,而且越来越严厉,所以说要想让自己的产品生存期长,不能依靠国外的政策施舍,而是需要继续打造过硬的产品。只要拳头硬,就不怕铜墙铁壁。

当然也不要特立独行,毕竟在某些关键技术方面,特别是在信息技术方面,中国与国外还有一些差距,所以说,如果有合作的机会,还是不要放弃合作的机会。

适当在欧洲投资,促进当地的就业,能够改善中国企业和当地政府的关系,使大地民众对中国车企有更好的印象,这有利于中国的电动汽车企业的发展。

再者,如果当地政府出台了有利的土地政策和税收政策,能够增加中国电动汽车企业的利润,那么在当地开工厂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企业的发展要因势而动,因地制宜,不要墨守成规。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