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荆门市人民政府、亿纬动力、建发股份、荆门市格林美新材料有限公司四方在建发集团总部签订《新能源动力储能电池供应链战略合作协议》$新能源车龙头ETF(SZ159637)$

这四方耐人寻味。

首先看荆门这个地方。一方面,荆门区位优势明显,资源禀赋优越。资料显示,荆州地下富钾卤水面积达960平方公里,富含钾、钠、硼、锂等元素。另一方面,荆门政府曾提出努力打造“中国锂电池之都”,因此推出了一系列福利政策,以吸引电池全产业链企业落户,已经初步建立起电池产业集群,产业基础扎实,发展空间巨大。

再看三家企业。

第一家亿纬动力是亿纬锂能的子公司。去年年底,亿纬动力还与荆门高新区管委会签订了合同,计划投资108亿元,建设60GWh动力储能电池生产线及辅助设施项目。目前,亿纬锂能的大圆柱电池一期产能20GWh的工厂已在荆门投产,46系列大圆柱电池下线超过425万只,并实现了商业化交付。公司已与梅赛德斯奔驰、宝马、现代起亚等知名海外客户达成合作。此外,说到储能电池,在近日亿纬锂能举办的首届锂电池大会上,亿纬锂能董事长刘金成宣布,亿纬锂能储能电池出货量已达全球第二,目前正在马来西亚建设生产基地,明年年底储能工厂将实现量产规模。公司规划2024年储能出货量目标在50GWh以上,希望储能系统出货占比超过15%。

第二家荆门格林美是格林美的全资子公司。格林美全面聚焦发展三元前驱体、四氧化三钴与动力电池回收为主体的新能源业务,2023年三元前驱体出货量取得超过17万吨的亮眼成绩。目前,格林美与全球超750家电池厂和新能源汽车厂积极打造“电池回收--资源再造--材料再造--电池包再造”新能源全生命周期价值链模式,并打通了与比亚迪等核心电池厂的锂镍钴定向循环通道。此外,格林美早在2021年就和亿纬锂能签署《10,000吨回收镍产品定向循环供应合作备忘录》,双方保持着长期密切的合作关系。

第三家建发股份是一家以供应链运营和房地产开发为主业的现代服务型企业,2023年营业收入超8400亿元,资产规模超8800亿元,连续7年上榜世界500强,已构建了全球化供应链服务体系,可为客户整合运营过程中所需资源,规划供应链运营解决方案,提供专业化、一站式运营服务。

最后给大家一个近期的彩蛋,真假大家自己判断:

汽车媒体autoevolution于6月24日发布博文,表示由于成本效益方面的问题,特斯拉公司将放弃自产4680电池,转而依赖第三方供应商。韩媒报道称韩国电池厂商目前正“摩拳擦掌,积极备战”,从种种迹象来看要大规模生产直径为46毫米的圆柱形电池,最新消息称LGEnergySolution和三星SDI正积极备战,开始大规模量产4680电池。

小编只想说,其实马斯克做大圆柱电池,也真情实感传出过要找中国电池产业链企业做外援,毕竟在这一块的技术储备和实际应用上,中国电池龙头非常出色,比如亿纬锂能、远景动力和宁德时代已成为了宝马集团的大圆柱供应商……

祝马斯克的命途多舛的4680大圆柱好运吧……

高弹性!左手新能车右手储能,新能源车龙头ETF有望迎来反转

截至2024/6/21,新能源车板块估值(PE-TTM)为21倍,处于2021年以来29%的历史低估区间,比期间71%的时间都更具性价比(数据来源:中证指数有限公司,Choice金融终端,东财基金整理, 2021/1/1-2024/6/21)。

今年以来,产业链的产能利用率和库存均触底回升,一些环节还有了涨价的情况,叠加目前的以旧换新政策,政策催化剂下板块有望迎来超预期行情。值得指出的是,近日,工信部公开征求对锂电池行业规范条件及公告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的意见,旨在大力推动行业向优质产能转型,鼓励企业通过技术革新和优化生产流程来提升竞争力。目前中国锂电产业已经从“卷产能”向“卷技术”的阶段发展,业内对于新产品或新技术的高度关注,说明各企业希望通过创新创造出新的价值,有助于产业良性发展。

二季度可能的催化因素主要包括:1)行业能否在五至七月份的环比排产上有进一步上量,以满足全年接近30%的同比增速预期;2)关注国内新能源车销量、以旧换新政策落地以及单车平均电量的进一步提升,或为行业增速带来额外增量;3)储能市场有望进一步上行,新兴市场如南美、澳洲、中东等地的储能项目有明显放量。

(以上信息来源:公司公告,东财基金整理)


关注板块反转机会,选龙头

新能源车龙头ETF(159637)

注:基金管理人对文中提及的板块和个股仅供参考,不代表基金管理人任何投资建议,不代表基金持仓信息或交易方向,个股涨幅不代表本基金未来业绩表现,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或推介。

$亿纬锂能(SZ300014)$$格林美(SZ002340)$#锂矿期货股票大涨,周期底部到了?##赛力斯跌停引发猜测,原因究竟为何?##巴菲特又减持比亚迪,影响几何?##光伏锂电赛道能抄底吗?##传宁德时代开启“896”模式奋斗100天#

买ETF,上东财!

中证新能源汽车指数涨跌幅如下:2014年(-7.64%);2015年(74.53%);2016年(-19.78%);2017年(4.30%);2018年(-38.16%);2019年(45.51%);2020年(101.83%);2021年(42.02%);2022年(-29.07%);2023年(-29.40%)。数据来源:中证指数有限公司。指数历史业绩不预示指数未来表现,也不代表本基金未来表现。(中证新能源汽车指数发布时间:2014-11-28)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