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亚位于我国倡导推进的“一带一路”海陆交汇地带,作为当今全球发展最为迅速的地区之一,近年来区域内生产总值实现了显著且稳定的增长。根据东盟主要经济体公布的最新数据,印度尼西亚2023年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5.05%;越南2023年经济增长5.05%;马来西亚2023年经济增速为3.7%;泰国2023年经济增长1.9%;新加坡2023年经济增长1.1%;柬埔寨2023年经济增速预计为5.6%。

东盟国家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中的总体GDP经济规模、贸易总额与国外直接投资均为最大,因此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当前,东盟与中国已互相成为双方最大的交易伙伴。中国-东盟贸易总额已从2013年的443亿元增长至 2023年合计超逾6.4万亿元,占中国外贸总值的15.4%。在过去20余年中,东盟国家不断在全球多变的格局里面临挑战并寻求机遇。2023东盟国家主要经济体受到国内消费、国外投资、货币政策、旅游业复苏、和大宗商品出口价企稳等方面的提振,经济显现出稳步增长态势和强韧性的潜能。

本调研报告旨在深度挖掘东南亚市场汽车电池的增长潜力与发展机会,分析东南亚市场竞争态势、销售模式、客户偏好、整体市场营商环境,为国内企业出海开展业务提供客观参考意见。

据QYResearch最新调研,2023年全球汽车电池市场销售收入达到了1546亿元,预计2030年可以达到2126亿元,未来几年年复合增长率(CAGR)为4.6%。

东南亚市场而言,预计2024-2030期间年复合增长率(CAGR)为xx%,高于全球的xx%,2030年东南亚市场市场规模将达到xx亿元。

欧洲是第一大市场,约占24%的市场份额。其次是中国,约占22%的市场份额。 主要的生产厂商有Johnson Controls, GS Yuasa, Exide Technologies, Hitachi Chemical, Camel Group, Sebang, Atlas BX, CSIC Power, East Penn, Banner Batteries, Chuanxi Storage, Exide Industries, Ruiyu Battery, Amara Raja等。排名前三的厂商约占55%的市场份额。

东南亚地区电动汽车的普及将持续加速,从而带动汽车电池市场的进一步增长。东南亚地区对汽车电池的需求主要来自于电动汽车市场的快速增长。政府推动电气化的努力与一系列即将上线的产品相吻合,这些产品可能不属于预算范围,但对该地区更多的买家来说更容易获得。东南亚各国政府普遍支持新能源汽车的发展,通过提供税收优惠、补贴等政策措施,鼓励消费者购买电动汽车。

本文重点关注东南亚市场主要的国外及东盟本土企业,分析东南亚市场总体竞争格局、目前现状及未来趋势。

本文核心内容:

p  市场空间:全球汽车电池行业市场空间、东南亚市场发展空间。

p  竞争态势:全球汽车电池份额,东南亚市场企业份额。

p  销售模式:东南亚市场销售模式、本地代理商

p  客户情况:东南亚本地客户及偏好分析

p  营商环境:东南亚营商环境分析

本文纳入的企业包括国外及东盟本土汽车电池企业,以及相关上下游企业等,部分名单如下:

p  Johnson Controls

p  GS Yuasa

p  Exide Technologies

p  Hitachi Chemical

p  骆驼股份

p  Sebang

p  Atlas BX

p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动力

p  East Penn

p  Banner Batteries

p  川西蓄电池

p  Exide Industries

p  瑞宇电池

p  Amara Raja

 

本文正文共7章,各章节主要内容如下:

p  第1章:汽车电池定义、市场规模及发展概况等

p  第2章:东南亚主要国家营商环境分析

p  第3章:行业竞争格局及竞争对手分析

p  第4章:汽车电池主要企业简介

p  第5章:销售渠道及目标客户分析、东南亚汽车电池进出口情况分析

p  第6章:行业发展趋势及影响因素分析

p  第7章:报告结论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