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是国内稀缺的“精密机加、特种工艺处理、部组件装配”全流程布局企业。精密数控加工方面,公司是某主机厂关重件最大供应单位,设备+技术,铸就机加领域优势地位;特种工艺处理方面,公司是主机厂外少数具备特种工艺全工序能力的单位之一;部组件装配方面,公司已开展某型无人机、某型军机以及多个民用机型部组件装配业务,且已完成某型无人机中心段部件装配及机身段整体交付,全流程供应链管理能力持续提升。

军机产业链景气度高企,随着新产能陆续释放,公司业绩有望持续走高。当前正处于先进战机加速列装的关键时期,航空装备需求旺盛,相关主机厂面临较重的生产任务,生产节奏不断提高,“小核心、大协作”持续推进,航空零部件景气度高企。公司现有产能利用率趋于饱和,新增产能释放过程中,新都分/子公司数控精密加工业务已于2021年9月陆续投产;2021年募投项目预计于明年上半年投产,新增产能123.20万工时/年,实现翻倍。我们认为,公司全流程业务优势显著,业绩有望随新产能释放持续走高。

国际航空复苏,国产大飞机商业化加速,公司民机业务向好。公司长期以来承担波音、空客多个民用畅销机型的国际转包业务(包括波音B737/B747-8/B767、空客A320/A350)以及赛峰集团起落架零组件国际直接订单,也一直参与我国ARJ21、C919、C929以及AG600、MA700等民用机型的零件制造。目前国产大飞机C919已取得型号合格证,首架机将于年内交付东航,商业化在即。C919此前意向订单已达815架,此次珠海航展再度斩获300架订单。公司作为C919机头零件供应商,有望持续受益国产大飞机起量。

盈利预测:公司是国内航空零部件重要供应商之一,军用领域受益于战机加速列装补齐数量短板、先进战机比例提升逻辑,民用领域受益于国产大飞机起量、国际民航复苏等因素,需求持续旺盛。当前价格调整接近尾声,后续随公司持续拓展新业务,进一步完善产业链布局,有望不断提升发展天花板。据2022年11月18日外发报告,考虑到价格调整、成都疫情限电等因素,我们将公司22-24年营收预测由9.82/14.73/20.63亿元调整至7.52/9.94/13.09亿元,归母净利由4.11/6.04/8.20亿元调整至3.08/4.09/5.35亿元,EPS由1.68/2.47/3.36元调整至1.05/1.40/1.82元。对应2022年11月17日30.91元/股收盘价,PE分别为29/22/17倍。维持“买入”评级。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