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品|WEMONEY研究室

文|王彦强

光大银行迎来新行长!

6月27日,WEMONEY研究室关注到,中国光大集团官网“集团领导”页面显示,原交通银行副行长郝成已经出任中国光大集团股份公司党委委员。

另据中证报从多位业内人士获悉,郝成已赴任光大银行,将出任光大银行党委书记,预计将在完成相关程序后任光大银行行长。而6月初,刚刚辞任的原光大银行行长王志恒已出任农业银行行长。

WEMONEY研究室注意到,光大银行近年来核心高管变动较为频繁,2021年至今,已有多位董事长、行长及副行长发生变动,尤其是行长职位,任职期限基本都在1年左右。

而除核心高管变动频繁外,光大银行近三年的营收和归母净利润增速也显著下降,净息差已跌破商业银行“1.80%”的警戒线。与此同时,该行的涉房不良贷款却持续攀升,2023年公司房地产不良贷款率达到了5.33%。

此外,据不完全统计,光大银行开年以来,已累计被罚近1000万元,其中,主要涉及信贷业务违规,包括贷前调查不尽职、发放不合规贷款、资金流向违规等问题。

2024年一季度,光大银行实现营业收入344.87亿元,同比下降9.62%;实现归母净利润124.26亿元,同比微增0.39%。

截至2024年3月末,光大银行资产总额68975.28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84%;贷款和垫款本金总额39061.97亿元,较上年末增长3.15%;存款余额41246.19亿元,较上年末增长0.73%。

1、业绩增速连降,房地产业不良贷款攀升

光大银行成立于1992年8月,是经国务院批复并经人民银行批准设立的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总部设在北京。于2010年8月在上交所挂牌上市,2013年12 月在香港联交所挂牌上市。

2021年—2023年,光大银行实现营业收入1527.51亿元、1516.32亿元、1456.85亿元,同比增长分别为7.14%、-0.73%、-3.92%;实现归母净利润434.07亿元、448.07亿元、407.92亿元,同比增长分别为14.73%、3.23%、-8.96%。

光大银行近三年营收及归母净利润增长情况

同期,该行的加权净资产收益率(ROE)分别为10.64%、10.27%、8.38%,净利差分别为2.07%、1.93%、1.68%,净息差分别为2.16%、2.01%、1.74%。

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光大银行的营收和归母净利润增速持续下滑,且同期的净资产收益率以及净息差、净利差也持续承压。

值得一提的是,光大银行的净息差已跌破商业银行“1.80%”的警戒线。

从房地产贷款来看,2021年—2023年,光大银行房地产贷款分别为7627.99亿元、7684.07亿元、7498.44亿元,其中,公司贷款(房地产业)分别为1975.03亿元、1786.49亿元、1657.45亿元,个人住房贷款分别为5652.96亿元、5897.58亿元、5840.99亿元。

同期,光大银行的整体房地产贷款占比分别为23.06%、21.51%、19.80%,其中,个人住房贷款占比为17.09%、16.51%、15.42%。

从以上数据来看,光大银行近三年的整体房地产贷款率一直在持续下降,尤其是公司贷款(房地产业)降幅较为明显。

虽然光大银行的公司房地产贷款在持续下降,但其不良贷款却在持续攀升。数据显示,2021年—2023年,光大银行的公司房地产不良贷款分别为24.36亿元、69.52亿元、88.33亿元,公司房地产不良贷款率分别为1.23%、3.89%、5.33%。

2、非利息收入微增0.6%,拨备覆盖率下降6.66个百分点

单从2023年来看,光大银行实现营业收入1456.85亿元,同比下降3.92%。其中,利息净收入1074.80亿元,同比下滑5.43%;非利息收入实现382.05亿元,同比增长0.6%。

在非利息净收入中,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实现236.98亿元,同比下滑11.39%。投资净收益实现105.49亿元,同比下滑7.35%;公允价值变动净收益11.35亿元,而上年的公允价值变动净收益则为-16.56亿元;汇兑净收益11.25亿元,同比增长132.44%;其他营业收入14.34亿元,同比增长56.04%。

其他收入情况,图片来源:光大银行年报

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到,在非利息净收入中,主要是手续费及佣金收入、投资净收益有所下滑,而公允价值变动净收益、汇兑净收益及其他营业收入均实现较大增长。

对于手续费及佣金收入的下滑,光大银行在年报中表示,主要银行卡服务手续费收入同比减少18.52 亿元,下降14.17%。

从归母净利润来看,2023年,光大银行实现归母净利润407.92亿元,同比下滑8.96%。值得一提的是,这也是光大银行近十年来,归母净利润首次下滑。

对于净利润下滑的原因,时任光大银行行长王志恒在20224年业绩说明会上表示,主要的因素是信用减值的拨备增加了16.77亿元。特别是在去年第四季度,光大银行加大了拨备计提的力度。

而据Wind数据显示,2023年,光大银行计提资产减值损失520.75亿元,其中,在前三季度计提了354.86亿元的信用减值损失,到了第四季度,大幅计提了165.89亿元的信用减值,第四季度计提数额占到了全年的31.85%。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光大银行2023年计提资产信用减值损失较上年有所增加,但其拨备覆盖率仍较上年下降6.66个百分点至181.27%,而截至2023年末,商业银行平均拨备覆盖率为205.1%。

此外,WEMONEY研究室注意到,2023年,光大银行的管理费用为459.59亿元,较上年下降34.28亿元,但仍然高于当期归母净利润407.92亿元。而同期,招商银行(600036.SH)的管理费用为1117.86亿元,归母净利润为1466.02亿元。

从资产质量来看,2023年,光大银行的不良贷款余额为474.76亿元,较上年增长28.02亿元;不良贷款率为1.25%,基本与上年持平。

截至2023年末,光大银行资产总额为67728亿元,同比增长7.5%;其中,贷款总额37870亿元,同比增长6.01%。存款总额40945亿元,同比增长4.6%。

3、核心高管变动频繁,三年三任行长

据WEMONEY研究室梳理,光大银行近三年来,有多位董事长、行长及副行长发生变动,且有多位高管被查。

公开资料显示,近三年来,光大银行共经历过三位董事长和三位行长,董事长分别是李晓鹏(任期2018年3月-2022年3月)、王江(任期2022年8月-2023年11月)和吴利军(任期2024年1月至今);行长分别为刘金(任期2020年1月13日-2021年3月)、付万军(2021年6月-2022年12月)和王志恒(2023年3月-2024年6月)。

从以上高管的在任时间来看,光大银行的董事长和行长任职时间都不长,尤其是行长,基本任期都在1年时间左右,而需要注意的是,频繁的领导层变动可能导致银行的发展战略缺乏连贯性和稳定性,使得原有的战略目标难以实现。

除董事长、行长持续发生变动外,光大银行的副行长变动也较为频繁。据WEMONEY研究室不完全统计,近三年来,该行的副行长卢鸿、姚仲友、赵陵、张华宇已先后离任。

值得注意的是,自2021年以来,光大系”先后已有十余位高管落马。2021年11月,光大银行交易银行部总经理夏伟涉嫌严重违纪违法被查,后于2022年4月被双开。同月,光大银行南宁分行原党委书记、行长周江涛,光大城乡环保有限公司原总经理陈鹏被“双开”,周江涛后于2022年6月因犯贪污罪、受贿罪,被呼和浩特市新城区人民法院判处有期徒刑十年,并处罚金人民币90万元。

2022年1月,光大银行原党委副书记、副行长张华宇涉嫌严重违纪违法被查,于当年7月被开除党籍,后因受贿罪、利用影响力受贿罪被判处有期徒刑十二年六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一百三十万元。同年5月,光大银行南宁分行原党委书记、行长苏树德涉嫌严重违纪违法被查,后于2022年8月被“双开”。

2023年4月5日,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宣布,光大集团原党委书记、董事长李晓鹏涉嫌严重违纪违法正在接受调查;10月9日,李晓鹏被开除党籍和公职;10月12日被批准逮捕。

而据最新消息显示,原交通银行副行长郝成将赴任光大银行当行长,至此,光大银行将形成“一正三副”的高管格局,即行长郝成,副行长曲亮、齐晔和杨兵兵,首席财务官为刘彦,董事会秘书为张旭阳。

光大银行高管及其他重要人员

公开资料显示,郝成出生于1971年,北京交通大学管理学博士学位,于2021年3月起任交通银行副行长。曾历任国家开发银行吉林分行行长,总行人事局副局长,天津分行副行长等职务。

4、内控问题凸显,开年被罚近千万元

据不完全统计,光大银行开年以来,已累计被罚近1000万元,其中,主要涉及信贷业务违规,包括贷前调查不尽职、发放不合规贷款、资金流向违规等问题。

公开资料显示,2024年1月4日,光大银行长春分行因贷前调查不尽职,贷款资金支付管理不合规、贷后管理不到位、违规办理无真实贸易背景的票据承兑、贴现资金管理不到位等多项违法违规事实,被国家金融监管局吉林监管局罚款420万元,相关责任人被警告。

2024年1月5日,光大银行乌鲁木齐河南东路支行因部分个人零售类贷款资金用途不合规,被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新疆监管局处以罚款20万元;乌鲁木齐分行因发放不符合规定用途的流动资金贷款、发放无指定用途贷款、部分个人零售类贷款资金用途不合规、资产风险分类不准确等违法违规行为,被新疆监管分局处以罚款130万元;乌鲁木齐阿勒泰路支行因发放不符合规定用途的流动资金贷款,被新疆监管分局处以罚款30万元。

2023年4月17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荆州监管分局行政处罚信息公开显示,光大银行荆州分行收到了罚款单,因发放不符合条件的个人贷款,被罚款25万元。时任光大银行荆州分行客户经理汪于平对上述事由负有责任,受警告处分。

4月24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公布的罚单显示,光大银行两分行合计被罚款60万元。光大银行通化分行因贷后管理不到位被罚款30万元。光大银行延边分行因贷款三查不尽职,最终形成不良贷款被罚款30万元。

根据同花顺Ifind数据以及国家金融监管局发布的消息统计,截至目前,光大银行已累计收到国家金融监管局及央行发来的15张罚单,涉及处罚金额达1132万元。

而过去的2023年,根据金融监管局公布的光大银行及其分行等涉及的罚单共计有38张,合计被罚款金额为905.5万元。而2022年全年,光大银行合计被开出66张罚单,罚款金额达3084万,在12家股份行中均排在第5位。

银行的本质是经营风险的机构,若内控不足,容易导致各种违法违规行为,进而给公司经营带来风险。

对于资产质量,副行长杨兵兵在业绩发布会上表示,我国经济整体回升向好的趋势不变,这是光大银行“笃行稳进”的宏观信心,但当前金融领域各种矛盾和问题相互交织、相互影响,部分重点领域风险隐患仍然较为突出,对银行资产质量也带来一定挑战。

杨兵兵称,今年光大银行将开展四大项目,一是优化全面风险管理体系以适应数字经济时代风险特征,二是推进服务“五篇大文章”的审批体制优化,三是上线基于大模型的智能体检系统,四是启动新一代风险管理综合系统。$光大银行(SH601818)$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