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情解盘——指数再收跌】

沪指跌0.9%,深证成指跌1.53%,创业板指跌1.59%。成交额超6200亿,有色金属、电子化学品、能源金属、汽车零部件、医疗服务板块跌幅居前,仅银行、工程咨询服务板块逆市上涨。

【板块聚焦——消费电子盘中活跃】

板块上,银行板块逆势走强,经济复苏初期+化债引发资产荒,叠加避险情绪仍存,以规、定价和风险为核心的基本面因素短暂让位于以高股息、低波动为代表的红利价值。此外,地产政策优化,一揽子化债推进,利好银行利润表修复,行业风险预期改善,有望对估值形成支撑。后续可重点留意分红稳定的国有行和业绩稳健、股息率领先且分红比例提升较快的优质中小行;以及优质区域性银行估值低点,获取成长性溢价。

消费电子概念股盘中活跃,机构研报中指出,目前消费电子终端进入了产品迭代的重要窗口期。各终端品牌厂商融入“AI血液”,创新不断,有望引起终端用户的新一轮“换机潮”,同时,产业链相关企业有望充分受益。消费电子有望迎来短期需求回暖、长期创新周期来临改变预期和密集催化的三重拐点。

【热点解读——银行为何能一枝独秀?】

大盘延续弱势回调,银行股逆市走强,回顾这一轮银行行情,在资产荒背景下,银行板块具备的盈利稳、估值低、股息高逐渐受到重视。银行股高分红稳定,叠加估值较低,高股息配置价值突出,受到各路资金青睐。公募、北向、社保基金一季度都对银行股进了重点增持。同时,基本面利空出尽,国内经济景气度持续向好,加上超长期特别国债的发行对经济建设形成一定支撑,有望消除部分投资者对经济增速放缓的担心。此外随着房地产政策不断加码,房地产中长期健康发展的稳态有望临近,银行资产端风险的波动性有望改善。

对比中外银行来看,两者在各自经济体中呈现明显不同的周期性特征,在规模增长上,海外银行业呈现较强的顺周期特性,而中国银行业则呈现较强的后周期特征。中国银行业则呈现实体需求下降过程中合理让利实体,维持了相对实体需求较高的社融供给,短期看,银行体系承担了较多的逆周期功能,也承担了更大的资产端利率的下行,但中长期看,则银行体系逆周期调节功能的正常发挥有利于维持经济平稳增长,使银行业总体资产质量和盈利能力维持相对平稳。当需求下行确认之后的银行走向,则取决于政策在需求侧的力度,通常而言,确认之后力度会加大。

此外,“资产荒”背景下,银行板块红利价值不容忽视。截至6月24日,中证银行指数市净率仅0.57倍,位于近10年15.17%分位点的相对低位;同时股息率高达5.97%。低估值+高股息,其红利价值重估或远未结束。


风险提示:观点仅供参考,文章涉及个股不作为推介,不构成投资意见,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中证银行指数(399986.SZ)最近5个完整会计年度涨跌幅为22.65%、-4.23%、-4.41%、-8.78%,-7.27%。基金过往业绩不代表未来表现,购买前请详细阅读《基金合同》和《招募说明书》,了解基金的风险收益特征,并根据自身的投资目的、投资期限、投资经验、资产状况等判断基金是否和投资人的风险承受能力相适应。我国基金运作时间较短,不能反映证券市场发展的所有阶段。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