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产政策优化,一揽子化债推进,利好银行利润表修复,行业风险预期改善,有望对估值形成支撑; 银行基本面驱动要素底部信号开始出现,防范债务风险的政策方向将改变银行的债务风险预期,银行股估值提升将更具基本面支撑。

财联社6月27日讯(记者 高萍)今日,在大盘承压下,银行板块逆势走强,多只个股盘中最高价创下阶段新高。业内人士分析,当市场风险偏好比较低的时候,低估值、高股息率板块受到偏爱,银行股具备这样的特征,因此也易受到资金追捧。

具体来看,午后银行股盘中逆势走强,工商银行、渝农商行、交通银行等多股盘中最高价均创年内新高,沪农商行、常熟银行、苏州银行、成都银行等个股跟涨。42只A股银行股一度近乎全线飘红,领涨行业板块。

截至6月27日收盘,上证综指下跌0.9%,银行板块指数逆势飘红涨幅为0.89%,居于A股行业板块涨幅之首,也是唯两个收涨板块之一。个股方面,42只A股银行股涨多跌少,除4只个股收盘平盘外,32只银行股飘红收盘。其中,涨幅最高的是沪农商行,达到4.67%,南京银行、苏州银行等也均收涨超2%。42只银行股市净率仍均低于1。

前海开源基金首席经济学家杨德龙在接受财联社记者采访时表示,银行股出现较大幅度上涨,多只银行股甚至创新高,主要与银行股低估值、高股息率的特点有关。他解释称,目前市场整体缺乏赚钱效应,投资者对于成长股投资兴趣不高,而低估值、高股息率板块成为投资者偏爱方向,银行股则刚好具备这样的特征,也因此受到很多资金的追捧,出现较强的走势。“当市场的风险偏好比较低的时候,大家更加倾向于去购买低估值、高股息率的板块。与此同时,银行股多数又属于中字头,也是中特估概念股之一。”杨德龙进而称。

总体来看,今年来,截至6月27日收盘,银行板块累计上涨15.41%,明显跑赢大盘。中国银河证券分析师张一纬表示,从投资与估值看,高股息策略受青睐,体现为经济复苏初期+化债引发资产荒,叠加避险情绪仍存,以规模、定价和风险为核心的基本面因素短暂让位于以高股息、低波动为代表的红利价值。长江证券研究员马祥云称,二季度地产政策放大银行股波动,一季度银行股上涨主要反映红利价值重估,二季度以来国有大行涨幅趋缓,常熟银行、杭州银行等绩优股领涨,主要反映优质银行的业绩增速超预期。

展望后期,张一纬认为地产政策优化,一揽子化债推进,利好银行利润表修复,行业风险预期改善,有望对估值形成支撑。考虑到房企销量尚未出现实质性拐点以及融资需求处于偏弱格局,银行基本面不确定性仍存,但积极因素正在积累,存款成本优化、政府债发行加速和信贷结构优化带来量价回升机遇。

“2023年以来,银行板块绝对和相对收益显著,同期银行盈利增速在下降通道中,反映资本市场的市场风格因素对于估值的影响更为剧烈。风格变化的背后,是产品配置逻辑下的增配浪潮体现,无风险收益下降、风险收益曲线分化,金融产品配置需求不减,分红收益资产回报改善,银行股性价比提升。”中信证券银行业首席分析师肖斐斐在银行2024年下半年投资策略中指出。

展望未来,肖斐斐认为,红利资产逻辑与周期成长逻辑看似存在背离,但底层逻辑却高度统一,即红利回报的高确定性更需要基本面支撑。银行基本面驱动要素底部信号开始出现,防范债务风险的政策方向将改变银行的债务风险预期,银行股估值提升将更具基本面支撑,同时夯实银行分红收益空间确定性。建议投资者增配银行业。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