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大环境的剧变与国际市场的错综中,近两年显示行业风起云涌,中国力量强势崛起。2024年,以Mini LED为代表的国产显示持续挑战极限,冲击着昔日高端霸主OLED的地位。从消费者需求层面来看,显示场景百花齐放、大尺寸潮流渐起、用户品质需求日盛,中国显示行业正以无畏之姿,迎接每一个挑战,向世界展示着中国制造的卓越与无限可能。

与十数年前中国显示需要仰人鼻息的困境不同,如今无论是显示科技的突破,还是全产业链的优化升级,都少不了国产品牌的身影。其中,更是有一位“全能手”全程参与、引领着显示行业的上层建筑建设,没错,它就是TCL。



Omdia最新数据显示,TCL以2526.34万台销量成为2023年全球TV出货量TOP2选手,代表国产显示行业缩短与世界第一的差距。一方面,“有屏恒强”的TCL,凭借旗下半导体显示品牌TCL华星拿下全球面板出货面积全球第二,以及全球大屏&120Hz高端面板出货量全球第一席位。另一方面,TCL旗下电视代工企业茂佳科技在2023年出货量达1400万台,拿下了全球电视代工领域的第一。



换句话说2023年“TCL系”电视出货总量达到了3926万台,排名全球第一,成为显示行业的“无冕之王”。不仅如此,在过去的一年里,TCL专注核心科技的自主研发,推出了全球首款8K喷墨打印工艺OLED屏/卷曲屏,成功刷新全球显示行业硬核科技天花板。

从显示面板、芯片设计到技术研发、代工生产,TCL展现出了卓越的整合与协同能力。这种全产业链的贯通,不仅确保了TCL自家产品的高品质与性能稳定,更为提高全行业的发展水平提供了强劲动力。无论是技术创新、成本控制还是市场响应速度,TCL都凭借着强大的全产业链整合能力,走在了行业的前列,堪称行业的“全能冠军”。

全能方为第一,多业务线领先行业

现代管理学之父彼得·德鲁克曾经说过:“当今企业之间的竞争,已经不是产品之间的竞争,而是商业思维、商业模式之间的竞争。在全球一体化的环境下,显示产业想要在全球市场立于不败之地,需要具备完善的顶层设计能力,全产业链的多面强化,才能在竞争中获得优势。

TCL的顶层战略设计,是以“全能冠军”为目标,全面领先、带领上下游产业链质变,通过多业务线的领先实现整个行业的领跑。时光过隙,让我们站在历史的新起点,来看看TCL究竟是如何做到的。

有屏才有话语权!2009年,TCL成立全资子公司华星光电,总投资超过3000亿元,就像雷军造车一样破釜沉舟,只以成败论英雄。如今的华星光电不仅是中国头部半导体企业,更已成为全球领先的半导体显示龙头。



TCL华星的客户包括三星、LG、TCL、创维等整机品牌,2023年TCL面板出货量达4720万片,同比增长3.3%。根据TCL科技财报,2023年下半年TCL半导体业务就实现了净利润31-34.5亿元,较2022年同比翻了整整一倍。同时,大尺寸显示行业格局进一步优化,包括中、小尺寸新型显示技术和产品应用迎来增长机遇,盈利能力还在逐步提升中。所以展望2024年,TCL华星业绩概率仍旧会呈现利好。这份成绩的取得是中国显示产业共同努力的见证。

制造能力不断提升!TCL拥有全球代工能力最强的企业,简单介绍,茂佳科技是TCL集团下属二级单位,成立于2013年,集研、供、产、销为一体,目前已坐稳全球第一大显示终端代工厂。



得益于面板和代工业务的强势,TCL品牌业务自然不会令人失望。2023年TCL电视销量达2526万,同比增长6.2%,位居全球第二,数据来源于Omdia。其中,TCL Mini LED智屏出货增长近2倍,在中国市场也以50.5%的市场份额稳居该领域首位。

不难看出,TCL的全产业链模式覆盖,为企业带来了更多机会和更大的市场。当然,多业务线运营需要企业拥有强大的掌控力。依靠全产业链模式的创新,TCL完美平衡了自有品牌和供应链开放两种经营模式。

全产业链模式创新,竞争力不断提升

全产业链模式创新,是TCL能够成为显示领域全能冠军的关键。所谓全产业链模式,是指企业在产品或服务的生命周期中,通过创新和优化各个环节,从供应链到生产制造、销售与分销等全过程进行整体优化,实现企业的竞争优势。

回到TCL,业务涉及显示领域的下游核心面板业务,再通过代工厂生产,降低了生产制造的成本。同时,产业链端业务也能服务于其他品牌,创造营收,再通过技术创新和升级继续领先于行业标准,反哺自有品牌,获得更多利润,形成一个完整的产业链闭环。

同时,全产业链创新的重点还包括优化生产、销售、物流等价值链的协同运作,减少中间环节,降费提效。协同运作之下,TCL科技2023年实现营业收入1735.5亿-1773.5亿元,同比增长4%-6%;预计归母净利润21亿元-25亿元,同比暴增704%-857%,充分说明了TCL全产业链创新战略的正确性。



技术是企业长期发展的驱动力,而全产业链创新则为TCL不断提升技术实力提供了坚实的基础。TCL华星近年来除了在液晶面板领域保持领先地位,也不忘持续对新技术的投入。去年底,与JOLED合作的印刷式OLED面板投产,有望打破韩系厂商在大尺寸OLED面板市场的垄断。

据TCL官网显示,TCL华星每年投入的研发费用占年收入的11.6%,已申请全球自主专利超过5.6万件,覆盖欧美、日韩等多个国家和地区。

全产业链的优势还包括企业对供应链设计,可以说是维持企业运转的神经系统。通常来说,制造企业需要面临复杂的生产过程,最关键的一环就是零件采购。传统企业往往是按照需求选择零部件供应商,再将最匹配的培养成独家供应商。当然,这个过程中往往会出现不可控因素。TCL选择类似比亚迪的“从整合到开放”的供应链设计,注重自主研发和生产,掌握了面板-设计-制造的关键环节,避免被“卡脖子”,在整个行业获得了更多话语权。

因此,我们可以看到在2023年全球电视市场出货量下滑3%的情况下,TCL依旧可以保证面板、代工和品牌业务的全线增长,以及激增的利润,快速从后疫情时代需求放缓的危机中走出来。

目光灼灼,战略布局功底深厚

在企业发展的各个阶段,驱动发展的要素往往是不同的,这也是为什么很多品牌能在短短数年,从风靡全球走到默默无闻,历史的滚滚车轮下极为考验一个品牌的战略布局眼光。



时间转轮播回2004年,在中国电视市场无人不知的“TCL王牌”成功上市,开创了中国企业集团式整体上市的先河。随即,TCL收购汤姆逊彩电和阿尔卡特手机,又为无数中国企业展示了“走出去”的国际并购方式。细品之下,TCL的目光其实更为久远,为TCL的国际化、全产业链发展不断积累着技术和资源。

2019年TCL完成资产重组,拆分为TCL科技和TCL实业之后,更清晰地划分出消费电子及商用领域市场,形成双曲线战略。此时,显示领域已经开始向智能化、场景化方向发展,而TCL凭借长远的眼光,已经享受到TCL华星带来的竞争优势,及时地抓住了全球黑电市场的上涨期,实现了多业务线协同发展。

得益于国家对中国制造的支持、出海红利等因素,从2019年开始TCL智屏出货量开始保持高增长,全产业链投入也为其带来强势的产品话语权,在全球市场可以与三星、LG等传统显示巨头竞争。产业链优势叠加的技术创新也越来越明显,从而形成渠道、价格和品质优势,最终转化为品牌优势。2022年,TCL电视销量全球第二,2023年TCL就通过本品牌销量与旗下代工企业,实现了全球第一。

全产业链优势对于行业的启示,在于一个企业的商业模式创新,不仅有助于企业自身的持续发展,还会带动行业发展变革。



作为全球最早研发、坚定布局、首个量产Mini LED的电视厂商,TCL凭借全产业链优势积累了相当多的专有技术和专利,有效提升了传统平板电视的画质体验。2024年CES电子展上,TCL展示了全球最大的115英寸QD-Mini LED电视,超过20000个局部调光区和5000尼特峰值亮度,再度刷新高端电视产品的技术指标,让中国企业在超高端电视领域也能拥有自己的话语权。

TCL在Mini LED的技术创新,形成了集群效应,带领中国显示企业在关键时期弯道超车。市调机构预测,至2030年Mini LED将形成万亿市场,包括苹果、谷歌等巨头都在布局Mini LED领域。而目前,TCL在中国Mini LED电视市场份额已经高达50.9%;全球市场则以26%份额位居第三。TCL华星 Mini LED面板更是被三星、索尼、联想、AOC等不同品牌所采用,并涉及电视、电竞等不同领域。

全产业链布局的TCL也在关注其他显示技术。目前,TCL旗下华星着力于印刷式OLED技术,已经开发出65英寸8K印刷OLED曲面屏幕,加入到大尺寸OLED面板的竞争中。此前,电视用大尺寸OLED几乎完全被韩国LGD垄断。

2023年TCL华星全球显示生态大会上,TCL还展出了0.26英寸硅基Micro LED显示屏、65英寸8K印刷OLED曲面屏、14英寸2.8印刷Hybrid OLED笔电显示屏、150英寸MLCD零拼缝商用显示屏等,使用场景不仅仅在电视领域,电脑、VR、商用、车载等诸多场景,未来有显示的地方就会有TCL的身影。



写在最后

作为国内唯一一家建立了从上游的半导体显示材料、面板、模组到品牌整机的垂直一体化产业链的中国企业。TCL凭借强大的制造能力和核心技术积累,带领中国显示不断攀升,赢得市场。这些成就的背后,是TCL立足长远的战略布局和引领行业发展的责任担当。

2023年,TCL努力纷纷结出硕果,TCL系电视(含代工)全球TV 出货量第一就是最好的答案,在大屏和高端化趋势之下,TCL尽显全能冠军本色。我们不妨放眼10年后的全球显示格局,拥有核心技术、善于全产业链布局,敢于攀登显示巅峰,TCL或许会成为引领全球显示产业最耀眼的那道光!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