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马股份(SZ002276)$  

《华夏时报》2024年6月27日的报道指出,2024年上半年即将落幕,Wind数据显示,按定增股份上市日作为基准,截至6月27日14点左右,A股市场今年以来的定增情况与去年同期相比有较大幅度缩水。

具体数据为:今年以来有81家上市公司定增项目落地,实际募资金额合计为935.28亿元;而去年同期顺利实施定增的上市公司有160家,累计募资金额为3509.02亿元。和去年相比,年内顺利实施定增的上市公司数量和募资规模分别同比下滑约49.38%和73.35%。

在募资规模方面,年内实施定增的上市公司中,中国石化的募资规模排在首位,高达120亿元。紧跟其后的是盐田港和中直股份,分别募资85.13亿元和50.78亿元。与往年相比,今年实际募资规模超过10亿元的上市公司大幅减少,仅有22家(含),而2021—2023年同期实施定增募资规模超10亿元的分别有91家、50家和71家。至于定增募资规模高达上百亿元的上市公司,2021—2023年分别有3家、2家和7家,而今年以来仅有中国石化这一家。

另外,不少公司实际募集资金和拟募资最高金额相差甚远。例如,中绿电2022年9月发布的预案拟募资不超过50亿元,最终实募金额为18亿元;安宁股份6月26日晚披露,将定增募资总额由不超49.43亿元下调至不超17.04亿元。

对于定增市场的变化,上海师范大学商学院金融系副教授黄建中认为,主要原因包括市场低迷,定增发行定价与二级市场股价挂钩,在市场震荡加剧、发行股数不变的情况下,发行价降低,募资额自然减小,一些上市公司也会考虑择机发行或暂停实施定增;同时,监管部门对定增市场的监管加强,对发行节奏有所指导。

黄建中还表示,定增募资降温降温对市场有积极意义,比如能够缓解扩容压力,有利于稳定市场,并且可以优化股权融资结构,提高融资效率,将有限的资金向更需要钱的IPO公司倾斜,以支持创新创业和实体经济发展。他认为,在加大对上市公司定增的监管力度方面,应强化定增发行定价的市场化约束,防止定增价折扣过大带来的利益输送和上市公司募股资金流失等问题,建议恢复实施过去定增发行底价不低于定价基准日前20个交易日均价九折的规则,以进一步解决长期以来定增这种募股效率偏低且易藏污纳垢的再融资方式占比过大的问题。与此同时,应鼓励符合条件的上市公司更多地用募股效率较高的公开增发进行融资。此外,建议进一步要求上市公司对募股方案的必要性和合理性进行充分说明论证,以减少不缺钱公司的恶意圈钱行为。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