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upost的创始人塞思·卡拉曼(Seth Klarman),或许是最不为人知的“著名”价值投资大师。说他不为人知,是因为即使在美国,卡拉曼也不是家喻户晓的投资人物;但他却是很多价值投资大师的学习对象,他所作《安全边际》一书,是不少价值投资大师的必读之物,他所创立的Baupost,自1982年成立以来,截止2022年底,40年时间累计净收益达332亿美元,常年位居全球对冲基金前十。有媒体称卡拉曼为“波士顿先知”,更多的投资人称他为“小巴菲特”。

在投资上,卡拉曼以“低仓位、稳收益”著称。他习惯手头上保留大量现金,很多时候只有5成仓位,也几乎不做空,不使用杠杆,却斩获了30年年复合回报20%的成绩。他在《安全边际》中透露了自己的投资“法则”——作为一个价值投资者,要擅长等待。

只有严格自律,才能跨过周期,这样的自律要求人们学会耐心等待,让时间去发挥复利的作用。因此,成为一名价值投资者往往意味着抵抗大众追涨杀跌的趋势,这样的投资注定是孤独的、与众不同的。但为何卡拉曼不遗余力地坚守着这些法则?他说,毕竟,对于投资者而言,还有什么比晚上睡个安稳觉更重要的事情呢?

我们已经知道价值投资需要严格的纪律,但这样的纪律具体是指什么呢?卡拉曼在书中引用了巴菲特的比喻——一名专注于长期投资的价值投资者就像是一名正在参加比赛的击球手,比赛中没有出现好球,也没有出现坏球,击球手对几十个、甚至几百个投球都能无动于衷,而其他的击球手会对其中许多的投球指动球杆。价值投资在研究比赛,他们从每个投球中进行学习,包括那些他们挥杆击球的投球和放过的投球。他们没有受到正在参加比赛的其他人的影响,他们只会根据自己的计算来展开行动。他们非常有耐心,愿意等待,直到他们等到自己可以击中的那个投球——一个被低估的投资机会。

在表达自己写作《安全边际》一书的目的时,卡拉曼真诚地告诉读者:“真实的意图还在于我被许多不理性、不自律的投资者所遭受的灾难性损失深深地刺痛了。如果我能劝说其中的一些人放弃危险的投资策略,采用那些早已被设计好的能够保全他们辛苦钱的方法,那么,我将感到非常的满足。”卡拉曼见证了太多被情绪驾驭的投资者,他看到这样的投资者对市场波动的反应不是冷静和理智,而是贪婪和恐惧,他为此感到痛心:“许多失败的投资者将股市当作是可以不劳而获的挣钱机器,而不是投资本金以获得合理的回报。他们没有让时间去发挥复利的作用。”

反观卡拉曼自身,他坦言自己在选择替代性投资标时的独特之处在于他更愿意持有现金结余,“实质上,我们是在等待机会;我们偏好于被低估的带有催化剂因素的股票投资;我们能更灵活地在新的领域寻求机会。”

等待看似简单,但卡拉曼深知在实际的投资中,没有什么东西是确定的,人们很容易屈服于市场情绪,进而打乱自己的节奏,“当市场在快速下跌时你坚信一个投资非常有吸引力,甚至可以说是引人注目,但是股票价格却在不断下降,只要你是人,就会有恐惧的心理。”但当市场发生恐慌时,卡拉曼希望投资者换个眼光看待:“在恐慌性的市场中,被低估的证券数量会增加,且低估程度也会上升。相反,在牛市中,低估证券的数量及其低估幅度都会下降。当诱人的机会很多时,价值投资者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去挑选未来潜力巨大的便宜货。市场的恐慌正是价值投资者最辛苦繁忙的时刻:无数好球也许会一个个投向你。”$睿远成长价值混合A(OTCFUND|007119)$$睿远成长价值混合C(OTCFUND|007120)$$睿远均衡价值三年持有混合A(OTCFUND|008969)$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