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的万亿宁王,如今的行业“卷王”——宁德时代,越来越焦虑了。


6月25日,宁德时代这个商业帝国的创始人曾毓群出席夏季达沃斯论坛。


在媒体群访环节,面对已经发酵了一周的“奋斗100天,实行896工作制”的话题,曾董事长说:


“奋斗一百天,就是号召大家去练好基本功,我们没有强迫大家。”



这话一出,懂的、不懂的,都沉默了。


曾毓群还说,“不存在“卷王”,我也不知道“卷”这个字什么意思。(这个字)用了很多,大概他们的想法,是把价格搞得比较低,这叫卷,价格竞争。”



此前一周,6月17日,有传闻称宁德时代向员工发出了“奋斗100天”的号召。



从网传的截图来看,这个号召包含以下3点:


1、JG7及以上级别,大致对应本科及以上校招入职定级的员工;

2、6月12日起,周一到周五早8晚9,周六上班时间不少于8小时,但晚上不强制加班,就是所谓的896;

3、外籍员工不强制,按他们的意愿。



针对这一传闻,财联社采访到的宁德时代内部员工表示确有此事,此前也存在加班情况“但不强制到九点”。



而据观察者网的报道,关于“宁德时代实行896工作制”一事,观察者网第一时间向接近宁德时代的相关人士进行了求证,对方表示宁德时代集团内部确实提出了“奋斗100天”的号召,而网传的“有关全员896”工作制的传闻系谣言。


官方虽然侧面辟谣了,但打工人的怒火并没有平息。


从网传的截图来看,宁德时代此次奋斗100天的号召中,超长的工作时间,不同国籍员工的差别待遇,让打工人集体破防了。


一时之间,在各个社交平台上“宁德时代全员896”这个话题引发了网友广泛声讨,打工人们有普法的,有晒离职的,有写段子的……



在打工人们愤愤不平了一周以后,曾董事长回应了。


曾董事长说,896是号召大家奋斗,没有强迫大家。


网友们调侃,要不说还是企业家们格局大,以前有马老师的996是福报,今有曾董事长的896是奋斗。


不过,曾董事长说得没有强迫,也没有说错。


据腾讯《新闻一线》的报道,这次“奋斗100天,实行896工作制”的起因,是曾董事长发了一封内部邮件给11级以上的经理,“没提到加班的事情,只说到要带领团队多花点时间奋斗,然后经理们据说请示了高层,高层的意思是要开始896,即周一至周五,工作到晚21:00,周六要上班,但是周六晚上不强制加班”。


该员工称,后续各个基地和总部的经理就开始陆续通知部门成员加班,并有个别部门每天调取下班记录,工作群通报批评早于晚上9点下班的同事,有的部门启动得早,有的晚一些。


只是,像宁德时代这样一家企业,老板只要稍微示意,自有高层一呼百应,于是,层层加码后,宁王变卷王。



其实,之前也不是没有企业玩命的卷,典型如光伏。


但像宁德时代这样,由一则“奋斗100天的号召”引发了全社会的关注和批判,却并不多见。


微博有大v认为,宁德时代作为产业链的龙头,对产业链上的贡献,还有社会责任方面,做得远远不够。



如图所示,这位大v举了特斯拉和苹果的例子来证明,一旦成为产业链的龙头,对产业链的赋能和贡献,应该是怎样的一个良性循环。


以苹果为例。作为全球最大的智能手机制造商之一,苹果的供应链条庞大而复杂,且由于是手机电脑等智能电子设备,苹果对供应链有着极高的要求。


而作为产业链里的核心企业,苹果从芯片制造到显示屏生产,从组装到物流,在产品设计、指标、规则等方面持续输出,形成了稳定且架构完善的供应链管理体系。


这整套体系不仅促使供应商不断提升产品质量和技术水平,还带动了整个产业链的升级,为产业链的各个环节带来了丰厚的利润。


最直接的例子是,国内的显示屏龙头京东方。2021年,京东方历时4年终于成功加入果链,成为苹果的供应商,那一年京东方获得的利润相当于此前10年的利润之和。


而2021年被苹果踢出供应链的欧菲光,当年营收下跌四成,净利润暴跌九成,及后更出现亏损。欧菲光努力地活了3年,承接华为的订单,直到2023年三季度才止住亏损的势头。


某种程度上,我国的新能源产业之所以能在全球竞争中脱颖而出,也是得益于宁德时代、比亚迪这样的全球性企业。


客观而言,现在的宁德时代,仍旧是这个地球上最优秀的新能源公司。


它占据了整个产业链的关键环节,也可以说是“链主”,是新能源产业链里类似苹果这样的角色。


可是,目前的整个新能源产业,都在卷。


于是,我们看到,极致的内卷之下,龙头们在挣钱,中小企业的日子却不好过。


论市场份额,宁德时代已连续多年位居世界第一。2023年,公司全球动力电池使用量市占率为36.8%,连续7年排名全球第一。


论营收和利润,自2021年宁德时代业绩大爆发,营收突破千亿、净利润同比增长超150%以后,公司就走出了一条陡峭的增长曲线:


2022年营收3285.9亿元,同比增加152.07%,归母净利润307.29亿元,同比增长92.89%,

2023年营收4009.17亿元,同比增长22.01%;归母净利润441.21亿元,同比增长43.58%。


且得益于宁德时代在资本市场的高歌猛进,曾董事长的个人身家也水涨船高。


2021年5月4日,福布斯实时排行榜显示,曾毓群财富高达345亿美元,折合2233亿人民币。在全球富豪排行榜上,曾毓群高居第42位,一举超越常年霸占香港首富宝座的李嘉诚和李兆基,成为新一任香港首富。


即便在宁德时代市值已经缩水到8000亿左右。2024年福布斯富豪榜显示,曾毓群财富还有229亿美元。



跟着曾董事长一起起飞的,还有一众的高管们。


截至2024年一季度,宁德时代第一大股东为瑞庭投资,实际控制人为曾毓群和李平。李平在宁德时代的持股比例为4.58%。福布斯富豪榜显示,李平个人财富为45亿美元。



还有宁德曾经的副董事长黄世霖,至今仍是宁德时代的第二大股东,持股比例为10.59%。在福布斯富豪榜,黄世霖的个人财富为106亿美元。



宁德时代的老板和高管财富起飞,但宁德时代的供应链这几年却过得不咋地。


比如作为宁德时代负极材料的核心供应商之一杉杉股份,自2021年底股价见顶以后,杉杉股份股价一路走跌。截至6月26日收盘,杉杉股份报收9.1元/股,总市值205.5亿,较高点跌去80%。



资本市场不看好的原因,除了公司本身的内斗,也是因为产业链太卷,公司本身的增长和利润都有巨大的不确定性。




2023年报显示,杉杉股份2023年实现营业收入190.7亿元,同比下降12.13%;归母净利润7.65亿元,同比下降71.56%;归母扣非净利润2.19亿元,同比下降90.6%。


还有宁德时代电池隔膜供应商星源材质。


2024年一季报显示,星源材质营收约7.15亿元,同比增加7.51%;归母净利润约1.07亿元,同比减少41.45%。公司股价也从2021年底最高点40.49元/股,跌至目前不到9元/股,跌幅达80%。




其实,宁德时代和它的小弟们如今的现状,光伏也经历过。


如今,我国的光伏行业也是妥妥的世界第一,卷产能卷价格,国内市场消化不了就出口海外。


但也正是行业产能过剩+龙头带头扩产,即便如通威、隆基等光伏巨头已经成为世界级的头部企业,也难掩亏损,更别说产业链上的其他中小企业。


从市场化的角度,优胜劣汰,是基本规律。


巨头们在市场压力之下加速内卷保住竞争优势,可以理解。


问题是,如果只是走别人的路,让别人无路可走,甚至最终影响到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在全球有一定比较优势的产业地位,那就得不偿失了。


比如,欧美国家在享受中国廉价电动车和光伏组件的同时,也打着出于安全和战略考虑,对中国企业设置贸易壁垒来拖住大家卷的脚步。


例如,美国提出的《脱离外国敌对电池依赖法》、欧洲宣布对新能源车加收关税,美国宣布对美国对中国光伏电池加征50%关税……


在最近举行的中国汽车重庆论坛上,车企大佬们都在讨论一个问题,即:要不要卷,如何应对内卷。


其中,广汽集团董事长曾庆洪的发言就比较直接:“这样卷下去不是办法。企业的目的是什么?是盈利。而盈利又是为了什么,是为社会做贡献,包括交税和提供就业岗位。”



其实吧,只有产业链的良性循环,才能让中国的制造业也良性循环起来,逐步提高产业附加值,向高端制造升级。如果大家一味地卷价格、卷人力,卷到最后其实只剩下一地鸡毛。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