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能源转型的大背景下,储能作为支撑可再生能源发展的关键技术,产业发展无疑将具备长期的成长性。

  从国内来看,发电集团、能源集团等央/国企是储能项目投资开发的“主力军”,而大储市场也是各大储能电池厂商争夺最为激烈的“主战场”。有统计显示,2023年,各大央/国企发电集团共25个批次储能集中采购中,储能电池合计采购规模约24GWh,储能系统超36GWh,储能相关的招标总需求更是高达130GWh+

  近期,央/国企已纷纷开启2024年度储能集中采购计划,且频现5GWh左右的大规模集采,日前中国华电集团甚至还发布了储能预估量高达11.57GWh的采购需求,在各大央/国企年度储能需求中暂列第一。据电池中国观察,今年以来,仅来自中国华电、中核集团、国家能源集团及中国能建4家央企的采购需求规模已超30GWh。

01

央企储能需求放量

  实际上,除去上述规模较大的集采需求外,规模在1GWh左右的央/国企招标储能项目也有多个。比如,5月,国家电投新源智储发布了总需求1GW的储能PCS框采;4月,国能信控采购总容量约1.08GWh的液冷储能直流系统设备,配套电池规格280Ah。除此之外,中国石油、中国电气装备还分别发布了储能相关的集中采购供应商资质核查公告。

  据电池中国粗略统计,今年以来上述央/国企招标采购项目中,储能电池集采规模约为4.35GWh,磷酸铁锂储能系统的集采规模为15.18GWh,储能相关的招标总需求近40GWh。由此可见,在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过程中,央/国企对新型储能的需求正在快速放量,储能市场空间正在加速放大。

02

中标人向头部电池企业集中

  从中标情况来看,目前国能信控4.35GWh储能电芯集采、新华水电5.2GWh储能系统集采、中国华电5.1GWh储能系统框采,以及中国石油2024年一级储能专用物资供应商(61大类储能专用物资)新增准入项目等均已开标。

  储能电芯领域,以日前开标的国能信控4.35GWh储能电芯集采为例,标段一、二、三的第一中标候选人分别为瑞浦兰钧、中创新航、宁德时代,三个标段的第二中标候选人均为海辰储能。

  再如,中国石油新增一级储能专用物资供应商新增准入项目中,8家入围的储能电芯厂商分别为宁德时代、比亚迪、亿纬动力、瑞浦兰钧、海辰储能、国轩高科、中创新航、远景动力,均为储能电池头部企业。

  值得一提的是,宁德时代、比亚迪、远景能源、亿纬动力4家电池企业还以集成商的身份,入围了此次中石油招标项目的储能系统供应商名单。这意味着,电芯企业早已不再局限于电芯供应,并且在储能系统集成领域已具备较强的竞争实力,成为直面终端业主的储能品牌商。

  与之类似,在储能系统集成领域,头部电池企业同样已占据优势地位。比如,在新华水电5.2GWh储能系统集采中,4GWh磷酸铁锂储能系统集采部分,入围的15家企业分别为楚能新能源、中车株洲所、阳光电源、融和元储、远景能源、科华数能、湖北电力装备、智光储能、海博思创、瑞欧宝能源、新源智储、中天储能、天合储能、亿纬动力、运达能源等。

  此外,近日开标且受到业界关注和广泛讨论的项目包括,国家电投山东能源发展有限公司100MW/200MWh规模的储能系统采购项目,中标企业为电工时代(中国电气装备集团旗下成员)、新源智储(国家电投旗下成员);国家电投新疆塔城100MW/400MWh储能系统采购项目,中标企业为中车株洲所(中国中车旗下成员);南网科技恒益储能调频电站2C储能电池Pack采购确定供应商为力神电池……

  从上述中标企业的名单中不难发现,各类大大小小的储能招标项目,中标人呈现出越来越向头部集中的趋势。有数据显示,储能电芯赛道2023年CR5市占率达75%,较上一年提高了8个百分点,今年该数据有望将再次提升。这也意味着,头部电池厂商与中小企业之间的距离正进一步拉大,缺乏核心竞争力的中小型储能电池企业将面临越来越严峻的被淘汰出局的风险。

03

招标要求资质提高

  中标企业趋于向头部集中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招标要求越来越高。

  一方面,储能电池项目对投标企业业绩及产品规格等方面提高“准入”门槛。以国能信控4.35GWh磷酸铁锂单体电芯的集采项目为例,其要求投标人至少具有单项合同容量不少于500MWh的磷酸铁锂电池合同业绩2份(其中至少1份314Ah容量电池合同业绩),且要求“订单签订后10天内完成单体电池供货”。这说明伴随300Ah+储能专用电芯规模化落地,央企大储招标对于大容量储能电芯的门槛正在抬高。

  另一方面,除了业绩及电芯规格的要求,对于储能系统集成企业的资质要求也趋于严格,现在一般要求集成企业必须具备2-3项核心产品的自研能力。如中国石油2024年一级物资供应商新增准入招标项目中,明确要求电芯投标人应为产品制造企业,储能系统的投标人应具备电芯、PCS、电芯Pack组装(电池模组和电池簇)三项产品之一的自主研发及生产能力。这或许也是电芯制造企业逐渐向系统集成领域延伸的重要原因之一。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储能招标“门槛”越来越高,但中标价格趋势仍是一路下行。最新数据显示,当前电池级碳酸锂的均价为9.17万元/吨,280Ah、314Ah电芯均价分别为0.35元/Wh、0.39元/Wh。系统方面,5月2h储能系统中标均价为0.65元/Wh。截至目前,储能系统最低报价出现在中国华电5.1GWh磷酸铁锂储能系统框采项目中,为0.495元/Wh;而储能系统最低中标价出现在国家电投新疆塔城100MW/400MWh储能系统采购项目中,中标人为中车株洲所,中标单价为0.516元/Wh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