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AI大模型的浪潮中,科技界的格局正在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变革。

据媒体报道,北京时间2024年6月25日,Open AI宣布为了维护服务质量和安全性,将采取额外措施限制来自当前不支持的国家和地区的API流量,依托于技术革新,独角兽科技公司如今在商业世界的话语权正到达前所未有的高度,黄仁勋的事情也是这个道理。

同时间,多篇标题为《大模型五小虎,集体用飞书》或《大模型五虎,深度用飞书》之类的文章;一天后,钉钉的“Make 2024钉钉生态大会”如期举行,截胡的意味相当明显。

过去一年,大模型所展现出重构当下互联网生态的潜力已不用过多赘述。在这个背景下,钉钉、飞书和金山等企业纷纷躬身入局,尽管它们可能也意识到了,或许自己最终只能成为这场技术盛宴中的配角,却依然争先恐后地投身其中。

这对于钉钉来说也许反而是个好的趋势,毕竟此前钉钉一直被捆绑在“阿里式”的叙事当中,而当阿里自己也明白大模型这个概念的威力是凌驾于一切所谓的战略一体和商业化压力之上时,钉钉似乎也终于从捆绑叙事中解脱了出来。

这一幕似曾相识,无招已经活出了自己,在公众场合也能爽快地加人微信了,钉钉找些新朋友也正当时。

01

给大模型搭台,钉钉还要抢着来?

钉钉这次确实想开了。

过去互联网生态大会无外乎表现自身生态数据,生态功能,以及拉来生态伙伴站台,只不过钉钉这次生态大会确实把每一个维度都做到了极致,尤其是“生态伙伴站台”这一环节。

不仅月之暗面创始人杨植麟以视频形式出现,Minimax创始人闫俊杰,智谱AI的COO张帆,猎户星空董事长傅盛三人更是亲赴现场,各自拿着印有自家大模型名字的“钥匙”,开启了一个全新的时代。这次站台角色的重量级,足以让这个环节成为整个生态大会压轴节目。

同时此次钉钉官宣了首批接入其平台的7个大模型,通义千问,MiniMax、月之暗面、智谱 AI、猎户星空、零一万物和百川智能。

尤其记得2020年时,阿里巴巴还在张勇时代,阿里巴巴给钉钉的战略方向还是"云钉一体"。

当时阿里巴巴宣布将钉钉升级为大钉钉事业部,并与阿里云进行全面融合,这是想让钉钉在阿里云生态中扮演"中间平台"的角色,即一边连接云计算基础设施,一边连接企业客户。

事实上仅从彼时的时代视角来看,这样的思路也算是发展线上协同办公平台一个十分高明的布局,因为那时候的状况是阿里云在云计算优势明显,并且在云计算领域,也难以有其他异军突起的新秀。据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2019年的调查统计,阿里云、 天翼云、腾讯云占据公有云 IaaS 市场份额前三,另外阿里云携手腾讯云、百度云、华为云位于公有云 PaaS 市场前列。

钉钉这样的办公协同软件又是十分考验信息流程处理的平台,能有一个云计算的技术底座加持,即便在实际上能用到云计算多少功力尚未可知,但至少表面上看起来会更亮眼。更关键的是,那时“AI”这个概念在商业层面还很飘渺,其掘金能力还未凌驾于“云计算”之上,当时普遍认为“云计算”这个概念所圈定的技术逻辑就是最具有想象力的。

综合这两个原因,提出"云钉一体"十分自然,可以将自身优势迎合时代趋势发挥到极致。

但将时间快速拨回到现在,钉钉官宣了首批接入其平台的7个大模型,其中有六个都是外部企业的大模型,看似决策思路做出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把内部做大做强转变到接入外部强势合作伙伴,实际上依然遵循着最高掘金能力概念+自身业务这一底层逻辑。

为何“AI大模型”如今成为了更具想象力的技术逻辑,是因为其上游可连接云计算,下游可连接广大C端应用场景,中间还可以连接各种各样的B端场景,可以说是一个集结了技术和应用于一身的概念。事实上,“云计算”这一概念的掘金能力在应用场景层面落入下风的原因,恰好就是因为其离应用场景太远。

另一方面,钉钉此次用自家大模型的同时还官宣了其他六家外部大模型,也意味着在“AI大模型”这一概念层面,不管拥有多丰厚的技术支持及计算资源天然优势,都无法阻挡一个革命性技术概念带来的降维打击,这也是为什么这些独角兽的大模型能够和这些巨头的大模型碰一碰的原因,毕竟一个大模型的能力高低更加考验的是对数据结构的理解能力,而非只有简单地堆砌数据资源。

所以也不难理解在绝对的技术概念面前,钉钉能走的路只有开放,唯有与集团利益稍微解绑,钉钉才有机会放开手脚。尤其是早在2023年11月的阿里巴巴财报电话会上,阿里巴巴集团CEO吴泳铭强调了1688、闲鱼、钉钉、夸克等将用更独立的策略去面对最广阔的市场。

02

钉钉生态意识进化中

当然钉钉今年的这个思路也不是一蹴而就的,云钉一体战略宣布的两年后,2022年的生态大会上,叶军明确了当年的钉钉方向:“只做一件事,就是 PaaS 化”。PaaS恰好就是平台即服务的意思,至少在当年的外界来看, PaaS 化至少比前些年"云钉一体"这个概念更具体了些。

到了2023年,AI大模型概念已经上桌后,钉钉讲的故事又进化到了:“AI PaaS + 开放生态”。

于是从云钉一体,到 PaaS 化,再到AI PaaS + 开放生态,再到现在的AI大模型+开放生态,由技术底座概念逐渐过渡到应用场景概念,由空洞到具体,进化路径十分清晰。

然而光靠钉钉独自领悟出这种战略变迁思路恐怕也很难,这一次钉钉颇有一副想要邀请市面上所有大模型都来平台碰一碰的架势,其实这一操作,跟微软这一年多来的动作非常相像。

首先微软的主要软件产品浏览器,office等等本来也是办公场景,尽管跟钉钉的在线办公协同仍然有一定区别,但是微软全家桶的能力其实才是办公场景最核心的能力。钉钉肉眼可见接下来也是要多补充微软办公软件的这一部分能力,这一点从此次钉钉与大模型的合作模式也不难看出。

比如钉钉会通过自家通义大模型达成IM、文档、音视频等产品的AI能力,又比如和月之暗面一起,基于大模型的长文本理解和输出能力,探索教育类应用场景。也就是说,相比起飞书不那么擅长内容管理的钉钉,接下来将会在这一领域多下功夫。

另一方面,微软这一两年时间里,除了自身的大模型,也在不断融合各种外部大模型,例如将OpenAI的chatGPT集成到自己的浏览器中形成"Copilot”。

除此之外,还有与Meta合作,将Meta的Llama 2大模型部署在Azure云服务上;同时也与被称为“欧洲版OpenAI”的Mistral AI建立合作关系,Mistral Large模型可通过微软Azure云提供商业服务;还有加拿大的大模型公司Cohere、中东的大模型公司G42……

尽管这些合作更多是基于跟微软云的合作,但是不可否认的是,能让微软瞧得上并集成到自家C端平台的独角兽大模型也就只有OpenAI了,如果能再出第二个其他方向的OpenAI,微软自然也是乐意集成到自家C端平台的。

同时微软云目前在全球云计算市场占主导位置,这与阿里云在国内的情况十分相似,所以从微软的对外开放情况捋下来,即便钉钉母公司阿里再“偏心”云计算业务,也会认可钉钉此次的生态大会的云钉“解绑”。

尤其是此次大会上发布的第二种合作模式也很耐人寻味——AI Agent开发方面:钉钉已向大模型生态伙伴开放AI助理(AI Agent)开发平台。开发者在钉钉上创建AI助理时,除了默认的通义大模型外,还可以依据自身需求,选择不同厂商的大模型。也就是说这种模式还有望吸引更多的外部大模型。

在这样的布局中,钉钉本身就成了掮客,既利于各外部大模型在钉钉中积累更多场景技术,又能够利用大模型吸引更多客户,而他自己,则将成为一个超级资源置换平台。

03

写在最后

如果要说同为协同办公软件的企业微信和飞书能否有机会做出这样的布局,那就要看看飞书和企业微信手里有什么样的牌了。

一方面飞书背靠抖音,其产品理念尤在内容流程管理上有着绝对优势,只是在用户规模上远不如钉钉和企业微信。

但是不可否认的是,目前AI大模型对于C端用户最大的感知就是加速各种形式内容的输出,包括但不限于文字音频视频等,这正好对应了飞书的能力,所以,飞书依然有其独特优势。

而对于企业微信而言,其背靠的腾讯尽管也是云服务领域的主要玩家,但企业微信本身更大的优势是其背靠最大的C端用户体系——微信。

所以即使企业微信和飞书如果接下来会有更多AI相关的布局,也不会有太多跟钉钉有太多战略上的重合。

另一方面,钉钉今年年初的发布会上,总裁叶军表示,钉钉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已经在走向“超级应用”的方向了。“我们在等一个合适的时机,如果用户使用频次跟超级入口对接一旦成功,可能就到了树立下一个新产品概念的时机了。”

目前钉钉“超级应用”的框架已经搭建好,而维持甚至提高“使用频次”则是钉钉接下来要面对的另一个问题。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