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日,央行发布公告称,为维护债券市场稳健运行,在对当前市场形势审慎观察、评估基础上,人民银行决定于近期面向部分公开市场业务一级交易商开展国债借入操作。在央行发声后,瞬间引爆市场,国债收益率应声上涨,国债期货四大合约大幅跳水,由涨转跌。针对央行此举及可能产生的影响,各大机构纷纷进行了解读,详情如下:



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明明表示,此举意味着可能中国人民银行近期就会在公开市场开展国债卖出操作。在10年国债收益率降至历史低点之际,卖出国债有利于稳定长债利率,防范利率风险。



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表示,央行向部分公开市场业务一级交易商开展国债借入后,可以将这些国债在二级市场上出售,进而压低相关国债市场价格,推升相关国债收益率。这是本次公告发布后,债券收益率大幅度上升的原因。王青判断,央行将主要借入10年期及以上期限的中长期国债,至于借入规模、是否或何时出售,将由央行根据债券市场形势而定。



山西证券表示,央行国债交易与过去质押式回购交易相比,可以有效补充短期流动性投放,也提高央行对收益率曲线的调整能力,并提升国债市场流动性,是我国利率市场化进程中的一大突破。



中邮固收发文称,综合来看,历史上央行卖出国债的操作非常少,并非公开市场债券买卖操作的主流,并且历史上的工具使用以流动性调节为主要目的,存在过主动引导价格的情况,但个例也较少。参考我们梳理的央行国债持仓结构,可能直接卖出操作的难度偏大,持有最长剩余期限为8年的个券存量规模不大,央行历史上也并未操作过买断式回购,实际操作模式有待验证。但预计操作规模或难放量,更关注价格引导信号的释放。



冠苕咨询创始人周毅钦认为,央行此举主要是引导市场预期。但他也表示,近期长债利率确实波动较大,有必要进行一定的市场干预,以防范利率风险。



招联首席研究员董希淼指出,近期央行多次提醒,其在公开市场开展国债交易操作是双向的,并不是一味买入,也可以择机卖出。这是央行在对当前市场形势进行观察、评估基础上,审慎做出的决定,表明央行近期将在公开市场开展国债卖出操作。这将影响债券二级市场供求关系,从而可能影响利率走势,进而避免中长期国债利率过度偏离合理水平。同时,央行通过此举,提醒金融机构和个人投资者注意防范投资中长期债券可能产生的期限错配和利率风险。



华创证券固收分析师周冠南认为,央行买卖国债与逆回购配合,有助于加强流动性管理的精细程度。她分析称:央行买卖国债或类似于2008年之前美联储所开展的公开市场买卖,通过买卖国债的方式影响银行体系的准备金水平,进而将短端利率控制在联邦基金目标利率附近。另外,目前我国短端利率管理方式以逆回购为主,后续若央行买卖国债与高频逆回购操作形成配合,资金价格的精细化管理程度或进一步加强。



光大证券固定收益首席分析师张旭看来,市场中做多长期、超长期利率债的部分投资者此前认为,央行并未持有太多长期、超长期债券,大抵处于“无债可卖”的境地。但与具体工具的使用相比,调控者的态度更为关键。而且此次央行公告将开展国债借入操作,也化解了上述所谓的障碍。



中邮证券固收分析师梁伟超以国债发行期限为例,指出目前发达经济体买卖国债操作以短期限为主,而我国国债发行的原始期限分布则以中长期限为主。“短期限国债流动性更强,货币当局的相关操作对于市场定价影响更小。”他预计,未来或将加大短久期国债的规律性发行。



光大银行金融市场部宏观研究员周茂华分析,央行为何此时出手呢?“近期国债,尤其长债利率持续走低,利率曲线持续趋平,国债利率走势偏离经济基本面与政策面,央行为避免市场非理性定价,灵活运用公开市场操作,维护债券市场稳定,避免后续债券市场剧烈波动并产生负面外溢影响。”



广发期货分析师熊睿健表示,关于央行这一操作对于后市的影响,监管信号意义较强,短期对债市冲击较大,叠加前期利率已经下行至低点,该举措出台后多头止盈动力也偏强,事件影响有可能仍将延续,短期债可能偏震荡回调,后续央行实际操作中的定价和规模仍需保持高度关注,也可能对行情产生进一步影响。



华泰证券发布研究报告称,央行在公开市场操作中逐步增加国债买卖,可能更多将其定位于基础货币投放渠道和流动性管理工具,预计短期内操作规模或将相对有限,循序渐进。中长期看,经济基本面的变化仍是决定无风险利率水平以及期限利差的最重要决定性因素。名义利率中枢最终取决于边际投资回报率以及通胀预期,而边际投资回报率的回升、和/或通胀预期的上调是支撑名义利率回升的关键。现有周期下,地产周期的企稳回升,及财政(填补收入下降缺口后)的主动扩张是周期复苏的关键。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