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汪村彦 会展BEN 2024-07-03 08:15 北京

本文为《漫话新项目》第4期,作者汪村彦
本期概要:谈判策略->“锚定价”-谁先出价更好?

下期预告:核心分享->成本收益之预期低到尘埃里

博弈

今天我们来聊一个商务谈判中无法回避的一个核心问题:谈价格。

很多时候,我们在商业往来中往往会扮演双重身份:有时做甲方,有时做乙方。

都说甲方爸爸朝南坐,谁都想当甲方爸爸。问题是,甲方要花钱办事,能尽量花小钱办大事是多数人的想法。

而作为乙方,虽然有商机,但谁甘愿少挣或者不挣呢?

那么问题来了,甲乙方谁先出价更好?

这就是一个博弈问题。

来看一个我亲身经历的项目案例。

2014年,我当时供职的汉诺威展览公司与中国XX协会、中国XX贸促会以及中国XXX协会决定合作,各方商定于2015年3月在新落成的“四叶草”-国家会展中心(上海)共同举办中国国际冶金/铸造/工业炉展览会,使用北厅、1、2号馆,总面积近8万平米。

作为行业内的成熟头部展会,主办方又是国家队+国际头部展览公司,按理说,移师新场地并非困难重重,但对于汉诺威展览公司而言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这是什么原因呢?

心里除了“咯噔”,还有“咯噔”的回荡声

我们来看一下几个事实:

1. 按照合作约定,国际展区统一由汉诺威展览公司负责。

2. 在移师上海四叶草之前,该展会是每两年举办一届。2014年在北京举办之后,自2015年起一年在上海,一年在北京,这就意味着由两年一届事实上变成了一年一届。

3. 外资企业的参展计划基本都在前一年做好,也就是说很多参展企业在参展完2014年北京展会后并未做参展上海站的预算和计划。

4. 2015年全球最大的GIFA展在德国举办,GIFA即德国杜塞尔多夫铸造展览,GIFA展四年一届,在金属和铸造行业无人不知,属于竞品展会,而且时间相近。

懂行的人一看上述几个事实,心里一定和我当时的心情是一样的,除了“咯噔”外,还有“咯噔”的回荡声,久久的回荡...回荡...回荡...

当时我带的团队,在公司里属于“尖刀连”、“野战军”,主攻公司新项目。我作为团队负责人,跑客户也责无旁贷。

重点客户,德系大厂

在接到任务的那一刻,我和团队就梳理了作战计划:需要攻克的Key Account(KA,重点客户),尤其是德系的大厂,必须拿下:西门子、ABP、SMS......

ABP能不能搞定?

尽管ABP负责展会的主管是个很NICE的领导,和我们的关系也不错,但这并不能改变如下两个横亘在我们面前的事实:

1. ABP德国总部要在2015年倾力参展行业内的全球第一大展--德国的GIFA(ABP德国总部的财务和人力支持是指望不上了)。

2. ABP上年刚参展完两年一届的北京展会,耗费巨大。改为一年一届的上海站展会又马上出现在他们面前,且展位价格“高大上”,对他们而言着实有些喘不过气来。

在我和团队成员面见ABP的这位领导之前,我们就已经预料到了种种困难,像ABP这样的德系大厂对上海站这一届的招展而言至关重要,问题是接下来怎么谈、价格怎么报?

展商先出价,主办不报价?

好了,到这里,我要引出本期的关键词:“锚定价”。

也许有人了解这个概念,不过,我还是简单介绍一下。

“锚定价”是指谈判中首先报价,它能引导另一方的注意力和预期,尤其是当对方不是很清楚什么才是正确的、公平的或者合适的结果时,这个“锚”能引起对方注意,并会为对方围绕这个“锚”来解决不确定性。

如果你觉得这个概念有点绕,我就结合ABP这个客户的情况来做一个分析。

ABP领导给我们反馈的“负面情况”让我们面临如下的判断难题:

1. 对方是否有兴趣参展我们的展会?

2. 对方有兴趣参展是否基于合适的价格?

3. 对方认为合适的价格区间到底是多少?

我们都知道,在无法了解对方底线的情况下,先报价未必是个明智的选择。

那么,已经坐在谈判桌上的我方该怎么推进会谈?

不得不承认,会谈推进得益于一个幸运的事实:ABP一把手X总亲临会谈。

X总一定是个深谙谈判的高手。

他没有像很多甲方所采取的等待乙方报价的常规做法,而是先抛出了他的“底线”,并且告诉我们,超过这个底线的任何方案都是不可能被考虑的,也没必要耽误各自的时间。

一个完美的“锚定价”横空出世!

尽管与我们常规的底线有很大差距,但对方的这个“锚定价”对我方而言有着极强的引导作用,在做出谈判窗口期很短的判断后,我当机立断做了允诺。

ABP签约!

事后,尽管公司财务部门很不高兴以如此低的价格签约,但当时如果再回公司申请,一番流程下来,大概率会“贻误战机”,我当时的领导也支持我的做法,此案也就“顺利closed”,但必须承认一点:这单case有相当程度的幸运成分。

复盘

我简单复盘一下。

1. ABP的X总抛出的“锚定价”让我们在无法了解对方“底线”的情况下成为了最后双方认可的基准价格,起到了一锤定音的作用。

2. 我方没有贸然报价,因为我方不知道对方的底线(是不参展?还是很少的预算参展?)。

3. 采取“锚定价”做法的先决条件是:了解对方的底线(ABP的X总非常清楚我们的底线是希望德系大厂参展)。

第1期:碎片成本(点击阅读)
第2期:你打算为这次千载难逢的宣传机会掏多少钱?(点击阅读)

第3期:展会的大项支出可以大幅缩减吗?(点击阅读)

下期预告:核心分享->成本收益之预期低到尘埃里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