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一个月,国投创合对西安企业接连出手。

镐媒体·镐京笔记(ID:Haojing_2024)梳理发现,这支创投领域的“国家队”,近年来与西安市场互动颇为密切。此番投资航天民芯、量维生物之外,再早前的羚控电子、超晶科技等标的,亦不乏看点。

资本是经济发展的基石要素。

创投资本涌入西安,秦创原启动的2021年,可视为一个关键节点。包括国投创合,也是当年大举进入西安市场。企查查显示,西安的投融资事件数量,在过去几年里也出现一个明显的增长态势。

这种态势背后,能够看出“政府投行”逻辑的深化。

特别是地方政府资本,相较股权直投,现在更流行政府引导母基金招引各类子基金,以此吸聚更多的社会资本和专业投资团队,充分发挥市场之手,从而带来更高的发展效率——某种程度上,这已成为区域经济角力的一个新战场。


连投两家陕企

企查查显示,航天民芯、量维生物近期融资动作中,均有国投创合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下称国投创合)的身影。其中,航天民芯的投资方,还有小米和北汽的参与。

国投创合隶属央企国投集团,是妥妥的“国家队”。

后者目前成立了国投创益、国投创新、国投创业、国投创合、国投聚力等基金管理公司,组成市场上声名赫赫的国投系基金。国投集团改革办副主任曾对《中国证券报》表示,集团运用的是“直投+基金”双轮联动。

其中,国投创合专注于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的股权投资、创业投资及基金投资。官网显示,公司直接管理规模超400亿元,合计支持了3700多家创新型科技企业,其中220余家已上市,超过530家入选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

另据企查查显示,该公司大多数投资项目聚集在北京、江苏、湖北等地。当然,陕企案例也在不断增加。

此番“下注”的两家陕企——航天民芯与量维生物,分别来自集成电路与生物技术赛道,也是这支“国家队”本身长期关注的领域。

航天民芯成立于2011年,是一家集成电路设计公司,镐京笔记早前刊文《专注模拟芯片国产化,航天民芯再获融资》,对该公司做过详细梳理。截至目前,航天民芯共获得10次融资,包括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银河资本等知名投资机构入局。如今,又迎来国投创合、小米集团、北汽产业投资、中兴通讯的参与。

量维生物则成立于2017年,是一家微生物技术及产品研发商,其在国内的主要业务包括新一代绿色生物产品,应用于药物制备、食品添加、食品保健、饲料添加等。两处生产基地分别位于陕西杨凌、甘肃平凉,研发中心则坐落于北京昌平。


合作进入深水区

从公开信息来看,国投集团正式盯上西安市场,或始于秦创原诞生的2021年。

彼时,大量科创企业即将破土之际,一场签约活动聚集了陕西省省长、国投集团董事长以及西北工业大学党委书记等重要人物。公开报道中,这次签约协议内容,主要涉及国投集团将在陕西省部分领域布局以及与西工大的产学研合作等,但并未细分由哪些投资基金采取具体行动。

两个月后,“国投系”基金之一的国投创合,受邀参加陕西省政府投资引导基金支持创新创业发展论坛。

活动现场,国投创合管理的9支基金与陕西省引导基金签约。

及至2024年1月在西安举办的创投大会上,国投创合总经理刘伟提到一组数据:国投创合在陕直投项目9个(2024年西安龙门榜TOP20中,国投创合直投企业有4家)、间接投资项目46个,投资金额27亿元,带动国投系其他基金投资7亿元……

刘伟提及的4家龙门榜企业,即超晶科技、羚控电子、奕斯伟、星展测控。长期关注陕西科创发展的读者,应该对这四家企业不陌生。

譬如,羚控电子已经成为陕西民用无人机链主企业;西安奕斯伟在陕投资逾百亿,成为西安布局集成电路领域的重点企业;超晶科技正在进行上市辅导;星展测控已挂牌新三板,国投创合持股10.22%。

但前缘,其实可以追溯回2009年。

当时,国投创合团队“瞄上”正处初创阶段的西安炬光科技,也由此成为第一家进入炬光科技的外部投资机构。炬光科技脱胎于西安光机所,现已登录科创板。该企业近年来多次在西安追加投资,多次进行海外并购,是西安半导体领域的“明星”企业。


区域角力新战场

同样是在上述创投大会上,刘伟提到科创时代下加大支撑产业创新的资金供给的三点建议,就包括应进一步拓宽支持创业投资的长期资金来源。即鼓励长期投资、价值投资,引导银行、保险、社保基金等中长期资本与优秀的创业投资母基金、创业投资机构合作。

据悉,国投创合引导基金已与小米、联想、深信服、药明康德、金域医疗、贝达药业等机构联合发起创投基金。

地方政府对结合社会资本的探索更迫切。

镐京笔记此前刊文《西安“黑马”迁深圳,又被合肥14亿挖走!》提到的“合肥模式”升级版——“城市创投计划”,重点就在于以引导基金为抓手,带动来自全国各地的资本和机构,共建创投城市。

效果也很明显。

最新数据显示,合肥市政府引导母基金累计招引各类基金53只、总规模1561亿元,短短数年资金规模放大5.7倍。

2023年12月,第一财经·新一线城市研究所撰写的《82.2%迁出的高新技术企业去了江苏,招商的“江苏模式”赢了吗?》在网上热传。苏州之所以虹吸全国高科技企业,除长三角地区产业链完善之外,与资本聚集度亦不无关系。

据江苏省基金投资协会数据,截至2023年12月,江苏共有私募基金管理人1271家,管理基金规模(净资产)1.14万亿元,管理人数量位居全国第六,管理基金规模位居第五。另据《苏州日报》报道,截至2023年6月,苏州市管理基金总规模超8000亿元。

西安乃至陕西的私募股权与创业投资基金备案规模,近年来增长显著。但相较于江苏等东部地区,数据还是比较悬殊的。

镐京笔记曾对话“创投女神”叶晓明,其当年投资某企业估值数千万,如今市值逾千亿。叶晓明长居苏州,但对西安熟稔无比,去年赴西安调研企业不下20次。其建议,西安应多引进一些能对产业生态献计献策的人才,特别是产业投资人。

如今,在政府母基金引导下,吸引更多社会资本与专业团队参与进来,共创共投共建,已然成为区域经济角力的新战场。

(图片来源:国投创合官网、航天民芯官网、苏州工业园区官微)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