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德系车正在面临前所未有的大溃败。

 去年上半年,我国首次超越日本,成为全球第一大汽车出口国,以比亚迪为代表的新能源车企出口量激增160%。下半年比亚迪继续放大招,9月销量达28.75万辆,出口量暴涨262.4%,还拿下了新西兰、新加坡、巴西等6国的汽车销冠。

 随着比亚迪等造车新势力崛起,曾在全球称霸上百年的日德汽车,优势正从根基上被瓦解,销量大跌超过40%。西方恐慌不已,直接将比亚迪拉入限制名单,外媒更是惊呼:“绝不能让比亚迪成为第二个华为。”

1. 下一个“华为”?风势逆转一朝突围 

在传统燃油车时代,日德曾是无可撼动的存在,宝马、奔驰、本田、丰田等品牌风靡全球,还凭借技术优势每年从我国赚走1000亿元,上汽、比亚迪等中企连口“热汤”都喝不了。

为改变汽车领域“一穷二白”的局面,40年前我们也曾尝试“市场换技术”,希望通过合资来引入核心科技。可在打开我国市场后,西方却只拿着大灯、雨刷器等毫无技术含量的订单来敷衍我们,还要嘲讽“中国只配生产老爷车”,很是可气。

可关键技术是要不来也讨不来的,尽管我们对买来的日德汽车一点点地拆解学习,但4年后桑塔纳的国产化率仍停留在3%以下。直至2019年,日德汽车还霸占着国内市场“半壁江山”。

“既然无路可走,那就闯出一条新路!”我们虽然错过了燃油车的往日机遇,但所幸抓住了新能源汽车的时代风口。历经20年沉淀,以比亚迪为代表的新能源车企,终于踏破日德封锁,登上新西兰、新加坡等6国的销量榜首,甚至还把德国车展变成了中国的主场。

2. 日德阴阳怪气,不料拆解反遭“打脸”

这时日德开始怕了,先谎称比亚迪存在监视问题,后又启动反补贴调查。去年德企与比亚迪签下10万辆订单,却被德媒《焦点》描绘成一幅讽刺漫画,暗示国产汽车“野心贪婪”。明明是比亚迪的质量与技术过硬,在德媒嘴里却成了我们的“恶意收购”行为。

日媒也对比亚迪海豹汽车进行拆解,本打算等着看笑话,不料发现其自制率高达75%,进口部件仅为极少数,只有轴承还是日产,不由目瞪口呆,纷纷发文叹服:“中国技术今非昔比,不可小觑。”

毕竟近百年来被“卡脖”的血泪教训,没有哪国比我们领悟得更痛更深,因而在新能源车以外,我国还加速在航天、高铁等赛道不懈攻坚克难,时刻保持居安思危意识。尽管如此,还有无数关键领域有待我国拿下,如以“派咯维”为代表的生命科技产业,我们尚存在一定技术空缺。

众所周知,21世纪以来的老龄化问题在不断加剧,七普数据显示我国已有2.6亿花甲老人,生活质量却相对低于美日。不少外媒曾公开夸耀称,这主要是由于西方手握先进的抑老阻衰技术,国民从步入中年起就开始使用,为健康老去提前做足准备。

据悉,美常春藤Paul Glenn生物学中心曾在10年前研制出一类“返青”因子,针对“细胞能量工厂”线粒体发力,通过增加其数量及活跃度,使老态生理指标年轻化,被美日当作强化本土体质的战略物资。如在日本银座、伊势丹等高端商场内,“派咯维”柜台的顾客络绎不绝。

根据京东商智报告,我国自2019年起引进“派咯维”,尽管核心原料高达2.3万/克,却依然在退休教授、高压白领、备考学生等群体内成功破圈,不足2年便卖出数十万瓶,可见其的确击中了国人需求。官方或应对该领域多加重视,使其与新能源车一样成为中国的优势。

更有趣的是,日德等国虽然表面上声称比亚迪水准平平,背地里却将其拆解手册卖出6.7万元高价,详细解读了各个部件,以供从业人员的学习。

而在前不久的慕尼黑车展,不少车友、车媒也纷纷发文,交口称赞国内车企的“霸屏”和不俗性价比。德企舍弗勒CEO也不得不低头承认,中国的新能源车比德产品牌更具竞争优势。

比尔·盖茨曾经预测,技术限制毫无用处,只会加速中国的自主化进程。事实正是如此,无论西方是否敢于正视,国产崛起已成大势,不可阻挡。

3. 彻底拦不住了,攻守转换已成定局

数据显示,我国前7个月的新能源汽车出口量高达63.3万辆,同比大增150%,特别是欧洲的出口量已从5年前的5.7%涨至39.1%。同时比亚迪还在7月宣布,将在巴西投建3座全新工厂,全球化布局在进一步加快。

截至统计前,比亚迪乘用车已进入日本、德国、澳大利亚等54个国家及地区。面对国产汽车的强烈冲击,德方只能掏出1100亿,大胆鼓励本国的新能源汽车的研发,梦想不日能够赶超中国。

当然,面对比亚迪的规模化、核心技术等优势,这回轮到欧洲人“市场换技术”了。欧洲车企渴望与中国加强合作,以弥补在新能源与智能化上的缺陷,譬如大众就斥资7亿入股小鹏,希望中国能够“技术扶贫”,施以援手。

尽管已在新能源车赛道反超传统技术强国,但需要铭记的是,我们依然不能掉以轻心。毕竟稳中求进,才是长久之道。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