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财经讯,2022年7月,小红书上一女子晒出丈夫月薪超8万的收入证明引起广泛关注,也让中金公司几度登上热搜。

根据wind数据,中金公司在2015年-2021年的人均实发年薪在155万元-93.9万元,2022年小红书炫富事件发生后不久,证券业协会发布《证券公司建立稳健薪酬制度指引》,要求证券公司建立稳健的薪酬制度,健全薪酬激励约束机制。当年券商薪酬开始下行。

人均年薪三年下降46.39万元

众所周知,证券业是周期性特别强的行业,与资本市场紧密相连,行业上升期繁花锦簇,行业低谷时“节衣缩食”。事实上,早在今年四月底时,就有多名社交媒体博主爆料称中金公司第一波降薪已经落地,紧接着6月下旬又有消息称中金公司第二波降薪在路上。

在“三中一华”(即中信证券、中金公司、中信建投、华泰证券)中,中金公司的降薪幅度位居前列。2021年-2023年,该公司人均应付薪酬分别为116.43万元、81.96万元、70.04万元,其中2022年度减少34.47万元,2023年度减少11.92万元,累计降幅为39.84%。

从实发薪酬来看,2022年中金公司人均实发薪酬为99.11万元,较2021年的93.9万元有所增长,到了2023年降至88.51万元。

截至今年一季度末,中金公司人均应付薪酬为10.52万元,去年同期为16.64万元,同比下滑36.78%。可以计算出,今年一季度中金公司人均应付月薪为3.5万元,这和2020年一季度的人均应付月薪9.89万元相比,累计下滑近65%。

再纵观券商业人员流动,今年上半年,在降本增效的大背景下,近80%的证券公司从业者人数出现同比减少,减员主要以第一梯队券商为主。据界面新闻此前报道,头部券商中,中金公司计划自2024年-2026年削减三分之一的境内投行员工,每年减员约13%,今年投行员工数量缩减至少10%,减员将涉及考评不佳和主动离职的员工。

据东方财富Choice数据,截至6月30日证券业共有34.01万从业者,相比今年年初减少10371人,降幅为3.39%。主要是集中在一般证券业务人员、证券经纪人,二者年内分别减少6809人、4869人。此外,投资主办人、证券经纪业务营销人员也有小幅减员,分别减少142人、32人。

去年A股市场先扬后抑,叠加“827新政”起沪深交易所上市节奏急刹车等,使得一些券商投行出现人员冗余,多数券商的业绩受累于经纪业务和投行业务,即便是享有“投行贵族”称号的中金公司也未能独善其身。

投行业内普遍反馈道,即使IPO项目受理增加、上市节奏恢复,也难以达到2021年-2022年动辄数百家的高速度,每年200家左右是当前业内人士认为相对合适的上市节奏。这意味着纵使IPO节奏恢复如常,前些年扩张太快的投行仍然面临人员冗余,降本增效势在必行。

投行业务营收跌超4成

不论是2023年还是今年一季度,中金公司的业绩在头部公司中表现不算出色。

2023年该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29.90亿元,同比下降11.87%;实现归母净利润61.56亿元,同比下降18.97%;归母扣非净利润为61.79亿元,同比下降17.64%。连续两年营收净利润双降。

这是中金公司在2023年10月下旬原董事长沈如军、黄朝晖卸任,陈亮、吴波接棒后的首份成绩单。

分业务来看,中金公司财富管理分部营收业绩贡献最大,变动也最稳定,2023年实现营收68.75亿元,同比下降0.87%,与2022年基本持平。

下滑最明显的是投资银行业务:全年实现营收32.42亿元,同比下降40.30%。其中股票业务分部实现营收52.52亿元,同比下降12.03%,比前一年降幅缩窄17.65个百分点;固定收益分部实现营收25.19亿元,同比下降19.09%,较前一年降幅扩大15.88个百分点;资产管理分部实现营收9.53亿元,同比下降15.63%,较前一年降幅缩窄4.52个百分点;私募股权分部实现营收17.45亿元,同比下降17.36%。

近两年,中金公司在A股市场作为主承销商的排名接连下滑。2021年其完成A股IPO项目23单,主承销金额1005.38亿元,排市场第二;2022年这几项数字分别为32单、528.63亿元、排市场第三;2023年这几项数字分别为17单、322.45亿元、排市场第四。

中金公司2023年作为保荐人主承销港股IPO项目20单,主承销规模12.18亿美元,排名市场第一。2022年中金公司作为保荐人主承销港股IPO共31单,主承销规模为35.88亿美元。

年内IPO撤否率高达46.67%

据安永报告数据显示,2024年上半年A股市场预计有不到50家企业首发上市,筹资资金329亿元,IPO数量和筹资同比分别下降75%和84%,IPO筹资额同比创下2017年以来最低。

截至6月底,中金公司的IPO撤否率高达46.67%,在“三中一华”中撤否率居首位,主动撤回的项目数量达到21家。

在中金公司今年撤回的保荐项目中,不乏信披存疑、财务内控存在瑕疵的项目。

如上海生生于2023年6月30日申请主板IPO,经历一轮问询后便匆匆撤回。报告期内上海生生曾出现实控人及关联方资金拆借内控管理不规范的情形。

今年1月撤回的中科合成项目,也在一轮问询后再无下文。该公司在信披方面存疑,关于实际控制人的认定与伊泰煤炭信息披露不一致,被监管问询。公司自述无实际控制人,原因是伊泰集团控股股股东伊泰投资无实际控制人。然而伊泰集团下属伊泰煤炭B股披露的实际控制人为伊泰投资,H股披露的实际控制人为2312名自然人。

即使是已过会的项目也不乏问题企业。汉朔科技的IPO项目中,中金公司作为保荐机构间接持有4.31%的股份,执业独立性遭到监管层的质疑。

IPO业务承销金额的下滑必然带来整体收入的缩水,今年一季度,中金公司的经营情况也并未改善。

报告期内其实现营业收入38.74亿元,与去年同期62.09亿元相比下降37.61%;归母净利润为12.39亿元,同比下降45.13%。

中金公司一季度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为20.86亿元,较上年同期下降23.99%。其中经纪业务手续费净收入为8.31亿元,同比降32.77%;投行业务手续费净收入4.5亿元,同比下降25.02%;资产管理业务手续费净收入为2.68亿元,同比下降17.93%。

另外该公司的资产体量也在下降。截止今年一季度末其总资产6136.95亿元,比上年度末的6243.07亿元减少了1.7%。

压力之下寒气也传递至员工层面。年报显示,2020年-2022年中金公司投资银行人数增长至2410人,两年间增加超过800人。但截至2023年末,公司投行人数减少至2370人,占员工总数的16%。

从1995年成立,定位于精品投行的中金公司走过30年后,何以至此?有业内人士分析认为,中金公司目前的困境并不能简单地归咎为市场环境所致,事实上“投行贵族”的身份和标签让中金公司变得傲慢,习惯于服务大型国企和央企,在处理中小企业项目上反应和行动迟缓。2009年随着创业板开启,IPO项目结构开始发生变化,中小项目逐渐成为主流,然而中金公司却忽视了这一变化,仍固守在“舒适区”,这一战略失误导致中金公司的股权融资保荐金额排名从2009年的第1位滑落至2011年的第6位。

中金公司目前面临的薪酬困境,实际上反映了整个投行业在转型期面临的挑战,如何在监管趋严、业绩承压的情况下将自身打造成一流投行,构建出一个既能吸引和留住人才又能控制成本的薪酬体系,是中金公司需要深入思考的问题。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