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多家光伏组件厂商的半年报预告的逐步披露,显而易见的是,上半年可能超80%的业内公司都会出现大幅度的亏损。有部分龙头光伏厂商,已经做好了亏损4个季度的准备。

弘元绿色能源股份有限公司今天晚间透露,预计2024年半年度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8亿元到-11亿元;预计2024年半年度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7亿元到-10亿元。去年上半年,公司营收71.74亿元,毛利15.76亿,归属净利润为10.17亿元,扣非净利为8.46亿元。

目前,该业务范围已覆盖完整的光伏产业链,报告期内,光伏行业进入结构性调整阶段,在行业供需失衡持续扩大的影响下,市场竞争进一步加剧,主产业链产品价格承压,行业盈利水平大幅下降。公司营业收入较去年同期出现下滑,主营业务产品毛利率同比有较大下降,存货跌价准备大幅增加,导致公司净利润为负值。今年第一季度,企业营收为21.91亿元,同比下降38个百分点。同时归属净利润为-1.414亿,扣非净利-1.641亿元。2023年,弘元绿能核心营收来自于硅片和硅棒,达到107.3亿,收入占比90%。组件电池板块收入8.673亿元。

(弘元绿能2023年营收情况)

与此同时,另一家垂直产业链A股上市公司的半年度业绩预告显示,预计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55亿至-48亿,降幅或超152%。尽管该企业加大了对光伏终端市场的产品及服务投入,实现组件销量同比增长;但受制于光伏行业整体供需错配、各环节主要产品市场销售价格大幅下降的影响,导致与上年同期相比,本报告期内增量不增收、对参股硅料企业的投资收益减少,预计计提存货减值45亿以上,短期盈利承压。

面对目前行业激烈的竞争局面,该公司在深入研判行业技术发展趋势的基础上,坚定围绕BC技术平台深入布局,构建基于提升客户价值的全场景产品矩阵。报告期内,公司推出了基于HPBC2.0电池技术的Hi-M09新产品,搭载高品质泰睿N型硅片和先进钝化技术,组件功率高达660W,转换效率高达24.43%,公司将加快推进新产品于今年四季度开始批量供货,聚力打造长期可持续竞争力。

此外,部分垂直一体化公司的亏损额可能都会在数十亿元左右,叠加起来核心厂商的亏损总额可能打到数百亿元。预计整个亏损趋势还会延续到第三、第四季度,部分公司已经做好了亏损4个季度的准备工作。如何度过不赚钱的阶段,将是下一个阶段的重点。

哪些公司可能活不下去?如果从过去的相关数据预测来看,可能有几个方面:第一:现金流严重不足的企业。假设前期就没有怎么赚钱,后台也不够硬,没有资本爸爸的帮助,就算目前出货顺利,也很难支撑完1年。

其次,公司前期的技术积累不足,本身在市场上没有太多号召力。想要靠着组件甩货过日子的话,后续即便收回了一些本钱,也几乎是难以为继的。

第三,有的公司在资本市场上虽然存在,但只是为了圈钱,并无心经营。它们将会在这个时间段内快速倒下。一方面可能有大量的股权质押,另外一方面有没有现金流支撑,员工离职率高、公司厂房被抵押出去,企业没有办法继续管理,只能将工厂转手,要么就关门大吉了。

第三类公司,从P型期还没有完全适应到N型迭代的企业。部分产线必须大量减值计提,进入N型太晚,还没来得及调整好生产线,却接连遭遇价格狂跌时段,难以持续制造新品。其技术和市场能力都不强的,必然会被淘汰。

第四类:想要进入N型赛道的转型企业。有的是跨界过来的,有的是通过下游往下延伸的。还没来得及全面适应跌价,已经被价格战折磨到不行。最后捡了芝麻丢了西瓜,或者西瓜和芝麻都没搞到的,这样的公司直接被甩出市场。

第五类:前期不管做什么光伏产业链,已经垒了很高的资产负债率、也有大量的亏损的公司,其经营压力原本很大。现在遭遇了产业链的重创调整,只能资产重整的。

第六类:零部件及材料厂商。产业调整期,其原有的产业链技术已落后(并非是P型产品),过去还能混混日子。但现在的严苛条件下,需要有更多的创新型产品(如材料和设备厂商)才能赢得客户。但是当客户都已经业务不行的时候,企业难以成为客户的首选,这样的公司也会倒在地上。

第七类:本身经营不错,但在2023年开始到处乱投资的,希望通过新的投资带动产业多元化的组件或者光伏厂商,也存在危险。因为有限的资金都被花得差不多,又找不到新的融资渠道。

(上图为推广位)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