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投资都要关注内在价值和投资价值。内在价值就是公司的基本面,投资价值就是合理估值和目前市场价格的差别。市场价格高于合理估值,投资有风险,市场价格低于合理估值,投资有价值。但是,市场不是一个精密仪器,短时间内更是充满情绪和惯性,价格的向上或者向下,都很容易产生持续的动能,最终远远偏离真正的价值。因此,分析内在价值和投资价值对一个合格投资人来说,至关重要。

过去几年,新能源可以说是资本市场的掌上明珠,大红大紫。后来一系列公司股价翻倍的结果,也让一群敢于重仓的人赚得盆满钵满。但是,当我们从后视镜里回望过去,会发现一路走来并不平坦。

时间回到2019年,我从上海央企辞职后,加入某中字头私募基金。当时正处于各地母基金设立的黄金时期,我们这家也不例外,和浙江某地合作设立科创母基金。因为工作需要,我被借调到绍兴挂职。当时,搬家的时候记忆最深刻的一件事,就是持仓组合里的天齐锂业经常被各种资不抵债的新闻轰炸。那个时候的天齐锂业真的是岌岌可危,资本负债率最高达到82.32%,长期资本负债率最高达到74%,并且,银团贷款接近到期。这种情况下,股价也从最高的50多块,跌到19年的17块左右,甚至后来近一年后,创下13.99的历史新低。这种情况下,没人敢说天齐锂业不会破产,不会退市,不会继续自由落体下跌。显然,让天齐锂业陷入困境的就是步子迈得太大,举债收购资产导致的流动性危机。这和现在的荣昌生物何其相似。

回到荣昌生物,从基本面来看,荣昌的管线不复杂,商业化的是泰它西普+维迪西妥。潜在商业化中,最快的是RC28融合蛋白,目标在眼科市场;后面应该是RC88MSLN的ADC,目标是巢癌市场。商业化产品中,泰它西普是公司核心产品,市场方面,无论是患者还是医生都对产品效果非常肯定。不要去讲什么泰它西普是在别人分子上“稍微改改”,不是创新产品。为什么其他MNC机构不去“稍微改改”?为什么到现在SLE只有2款药品上市?归根到底,临床疗效是药品价值的关键,纸上判断分子先不先进就是判断药效的依据了吗?如果资本市场喜欢的是越复杂、越创新的分子,那还费劲吧啦的搞临床试验干嘛?找几个顶尖分子化学专家设计分子,投就是了。免疫药物的推广不同于癌症,节奏相对较慢,但患者依赖性更高,存量市场巨大。因此,随着时间的推移,药物的销售额必然是快速上升,甚至会在一段时间内指数向上。先前药王修美乐,2005年销售额2.8亿美金,到了2010年65亿美金,2018年200亿美金,是显著的厚积薄发型产品。就泰它西普而言,SLE、RA、干燥、MG、IGA,每个都是大适应证,SLE不用赘述,市场反馈优秀,销量也有证明,目前正在加速放量。除了SLE外,过往类风关的药物主要集中在t细胞介导的通路,泰它西普是b细胞介导的通路,是RA领域未被满足的市场需求;再鼎引入的艾加莫徳治疗MG是公司的核心产品;云顶引入的IGA药物耐赋康也是资本市场看好的重磅炸弹;干燥症目前没有上市药物,存在巨大潜在市场。这5大适应症,任何一个单拿出来成药,对于每个公司来说都是核心产品,都可以畅想出少则几十亿,多则百亿的销售额。为什么到了荣昌的泰它西普就成了不被看好的落后产品了?归根到底,还是情绪问题,一些人不愿意正视客观数据,不愿意详细中国biotech能够做出创新产品。这点和康方生物AK112被质疑何其相似?

从投资价值来看,我们就做最简单、最直接的相对价格分析。电话会中管理层明确表示,上半年销售额已经超过去年同期50%,超过预期,全年超过销售额增长超过50%非常确定。我们就按照50%的增长率计算,24年全年是16亿元销售额,按照时下最新的每股15.1港币计算,荣昌市值76亿元人民币,PS是4.7。还是那句话,港股18a稍微有点脸面的公司,扣除BD后的PS哪个不是10倍以上,也就是160亿以上。换个角度看,极端保守估计,泰它西普和维迪西妥国内峰值销售额合计为50亿,按照最低3倍峰值PS计算,就是150亿。无论哪个角度看,目前70亿的市值都是毫无任何理性可言的,折上折。

上述分析只讨论了泰它西普+维迪西妥单抗的国内市场。未来,任何一个泰它西普+维迪西妥单抗国内市场以外的事件发生,都是公司价值进一步上升的动力。一是维迪西妥单抗25年递交美国上市;二是泰它西普海外BD;三是RC88数据非常好,MSLN靶点领先其他公司好几年,MNC公司非常感兴趣,正在洽谈;四是RC28明年25年揭盲并递交上市。任何一个事件成功,荣昌生物价值都必然增长或者翻倍。

发现问题、正视问题、解决问题,是一个公司向好发展的根本。荣昌生物的管理层必然认识到了自己目前的不足。BD亟需落地、费用亟需优化、研发和临亟需聚焦。这些都是让公司上一个台阶的核心方面。对于泰它西普BD的困难,归根到底是价格问题。泰它西普涉及的适应症多,有风湿免疫科的SLE、RA和干燥症,有神经内科的MG,还有肾病科的IGA。客观来讲不同科室需要不同的商业化推广团队。而MNC有自己擅长的商业化方向,很难同时在免疫、神内、肾病三个方向同时有优势。因此,BD价格计算中,如果把3个科室的海外市场完全计入BD总价是不合适的。因为,这是基于同一个MNC在每个科室都有最顶级的商业化能力,不太现实。因此导致谈判的困难。是否可以换一个思路,采用主推+打折方式BD,比如,如果公司验证下来,三个科室中过,泰它西普在海外最大的市场是风湿免疫科的三个适应症,那就以SLE、RA和干燥症作为BD定价的锚。神内的MG+肾病IGA,根据MNC在这两个方向上的商业化能力打折计入BD总价。这样,是否就可以更好得解决多适应症难以商业化的问题?

综合来看,目前70亿的估值只是重大机遇。随着全链条支持创新药政策的出台和未来的落地,以及海外流动性的持续改善。如今整体估值在地板上的港股创新药,一定会均值回归,这里至少存在1倍的上涨空间。道阻且长,行则将至。如果我们抛弃情绪色彩,敢于在股价暴跌中逆行加仓优质公司,未来财富爆发性增长或许只是时间问题。希望每一个生物医药的投资人都能静待花开,享受财富增长的成果。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