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外媒报道,苹果已经将2024年iPhone16系列的出货量预期提升到9000万台,相比iPhone15系列同期提高了10%。苹果对iPhone16系列充满信心的重要因素就是它将在该系列手机中引入Apple Intelligence,以AI功能推动销量增长。

目前,国内小米、华为、OPPO、vivo等手机厂商纷纷布局AI赛道,在AI功能方面领先于苹果。据市场调研权威机构数据,二季度vivo和小米市场份额超越苹果位列国内第一、第二。苹果能否凭Apple Intelligence成功突围?

苹果押注AI手机,冲击销量新目标

7月11日,彭博社报道称,苹果公司已经通知其供应商和合作伙伴,其2024年iPhone16系列机型的出货量目标要比iPhone15系列(8100万台)增长10%,出货量至少要超过9000万台。

据了解,苹果看好iPhone16系列机型出货量的重要驱动因素之一就是它将在iOS18系统中引入Apple Intelligence,这能够极大地提升产品竞争力,刺激用户升级需求吸引其选购。

所谓的Apple Intelligence,是苹果最新推出的个人智能化系统。为了在AI手机领域站稳脚跟,苹果与OpenAI合作、整合ChatGPT至苹果产品,形成了“AI全家桶”,包括智能助手、邮件摘要、图片修改、自动翻译等AI功能。在苹果眼中,AI手机的推出将推动苹果用户“换机潮”的出现,有效提振手机销量。

不过在中国市场,苹果暂时还未找到人工智能服务的合作伙伴,目前还没有消息表明苹果达成了相关协议。根据2023年8月15日正式施行的《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管理暂行办法》,每一个大模型企业的生成式AI产品若要上市,首先需要通过备案,而且在数据方面也面临着严格的安全与合规要求。

得益于销量提升的预期及美股科技股提振,苹果股价重回美股第一。截至美东时间7月10日收盘,苹果股价上涨1.88%,报232.98美元/股,总市值达3.57万亿美元。这已经是苹果股价连续7个交易日收盘时创下历史新高,让苹果总市值位居美股第一。

不过在中国市场,苹果面临着较大的销量压力,市场份额已经被小米反超。据市场调研权威机构提供的W14—W26(第14周到第26周,4月1日至6月30日)中国手机市场手机激活量数据,二季度vivo凭借1195.06万台激活量排名第一,同比增长7.17%,市场份额为17.93%。小米凭借1063.16万台激活量排名第二,同比增长19.65%,市场份额达15.95%,而苹果激活量为1017.73万台,同比下滑1.88%,市场份额降至15.27%。

整体来看,vivo、小米、华为、荣耀等国产手机品牌二季度在国内的手机激活量都呈同比上升态势,苹果成为了罕见下滑的品牌。

AI手机成为“决战舞台”,推动手机消费复苏

实际上,苹果近年来始终被诟病“不够创新”。荣耀CEO赵明最近接受媒体访谈时也表示:“行业的引领点应该是先于我们看到,并且作出判断,带着产业走。过去是乔布斯做的,而最近一些年没看到苹果在这方面的巨大创新。”

在苹果Apple Intelligence推出之后,其与OpenAI合作的模式也遭到特斯拉CEO马斯克的质疑。马斯克在社交平台表示:“苹果不够聪明,无法制造自己的人工智能,却说它能确保OpenAI保护你的安全和隐私,这显然是荒谬的!苹果不知道一旦将数据交给OpenAI会发生什么,它出卖了自己的用户。”

从全球范围来看,谷歌、三星、华为、小米、OPPO、vivo、荣耀等手机厂商均在新一代旗舰机型上搭载了不同参数的自研大模型,持续推动AI手机布局。而苹果涉足AI的步伐稍显缓慢,借助了OpenAI等“外力”提高竞争力。

不过,手机厂商发力AI赛道已经成为大势所趋。华金证券研报表示,相比其他端侧设备,手机具有普及率高、算力强、可交互和应用场景丰富、黏性高四大显著优势,更加适合成为AI技术载体。生成式AI正全方位赋能智能手机,将手机打造成全天候的私人智慧助手和移动生产力工具。

据Counterpoint数据,2023年全球生成式AI手机出货量占手机总出货量的比例不足1%。不过随着各大手机厂商将生成式AI能力作为中高端产品升级的重点,加之智能手机产业链上下游积极拥抱变革,从软硬件等各方面提供支持,生成式AI手机正加速渗透。

2024年,将成为AI手机元年。随着各大厂商布局,AI手机有望于2024年起进入快速增长赛道,掀起新一轮换机潮。据IDC预计,2027年AI手机在中国市场的渗透率将超过50%,达1.5亿台。

国投证券研报表示,AI大模型正快速发展,2023年下半年以来,各品牌厂商积极推出集成AI功能的消费电子终端产品。AI大模型通过赋能手机、PC、Pad等智能终端,有望帮助消费电子终端实现更便捷、更具个性化、更安全的用户体验,提升终端销量,与消费电子复苏周期形成共振。

中原证券研报认为,新一代AI手机有望带动消费电子行业复苏。AI功能的使用首先可能会从软件端带动,但随着软件端应用的不断深入将带动对硬件技术要求的提升,包括对PCB产品材料、精密度、散热性等要求的进一步提升,终端硬件有望成为AI入口。“硬件+AI”是对工作和生活方式革命性的促进,AI带动智能手机市场的创新需求,将促进光学器件、射频器件、连接器、结构件等消费电子零部件业务的增长。

$天弘中证电子ETF联接C(OTCFUND|001618)$$立讯精密(SZ002475)$$蓝思科技(SZ300433)$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