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 年 7 月 24 日,教育部公布《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以下简称「双减」),「三限」「三提」「三严」「三管」……条条款款,为教育事业发展明确道路、划清底线,自此轰轰烈烈地拉开「双减」大幕。

转眼间,三年已过。后「双减」时代,政策余波未消,中国教育发生根本性变革,教培行业更是翻天覆地。曾经,偌大市场中,众多教培玩家「你方唱罢我登场」,展现一派热络景象;如今,他们一部分断臂求生、一部分转型发展、一部分黯然落幕……政策推手下,粗放式发展的时代已是过去,求新、求实、求稳成了当今主旋律。

唯一的不变,就是「变化」。不难发现,诸如 AI 等新兴浪潮,正在推动教培行业掀起新的变革。站在双减三周年节点,且让我们细看各条赛道的发展现状。

近年,AI 技术在全球范围内飞速发展,渗透到各行各业,特别是在教育、医疗、交通等领域,AI 的落地引发了行业的显著发展和突破。

其中,AI+ 教育是当下和未来绕不开的一个话题。似乎一切产品,都搭上了 AI 应用的快车,进入智能教育时代。其中最为显著的应用场景,包括个性化学习、智能学习和自适应学习系统等方面。

一来,AI 技术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和需求,提供个性化的学习资源和教学方案,解决了传统教育难以满足个性化需求的痛点。二来,AI 在教育领域的应用推动了智能教育生态的落地,衍生出包括智能题库、学习分析与预测、自动化评估等系列产品服务。这些应用不仅提高了教育教学效率,也为学生提供了更加便捷、智能的学习体验。三来,在传统的集体教学活动中,很难做到针对每位学生个体差异的个性化教学,智能技术则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通过 AI 技术,教育平台可以构建自适应学习系统,根据学生的学习进度和能力调整教学内容和难度。这种个性化的教学方法,使得中国传统教育理念中的「因材施教」得以在现代教育实践中实现。

政策的东风和技术的成熟,给了许多创业者借助 AI 寻找新机甚至重新创业的可能性。随着技术加速推进,AI+ 教育的产业化水平也在不断提高。2022 年,ChatGPT 掀起大模型之风,2023 年,学而思、科大讯飞等企业争相发布教育垂类大模型,同时搭载大模型的智能教育硬件也密集上新,帮助师生大幅提升教学效率,也更好地解决了个性化教学数据分析与内容生成问题。

对于创业者而言,生成式 AI 不仅是一种技术革新,更是一场思维革命。在教育领域,这种技术的运用尤为显著,它正在重塑教学和学习的方式。随着Sora 和 GPT-4o 等的推出,教育个性化和创新的无限可能得以展现。企查查数据显示,2023 年新注册教育科技相关企业 4 万家,同比增加 22.3%,2024 年前 5 个月,我国已新注册 1.7 万家教育科技相关企业,同比增加 5.4%。

AI+ 教育已成为教培行业的重要发展方向。各家品牌纷纷推出新产品、新技术,以提升自身竞争力,引发新一轮行业洗牌。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场景的不断拓展,AI+ 教育将不可逆转地为教育领域带来更多创新和变革。

伴随着「双减」落地,大批企业入局教育智能硬件赛道。其中,不仅有好未来、新东方、猿辅导集团、作业帮等有一定教育数据资源积累的教培机构,还有诸如科大讯飞、网易有道、松鼠AI 等新兴科技企业。新入局者差异化的发展路径和历史背景,为赛道带来了更为充沛的有生力量和创新活力。

2024 年,随着政府工作报告发出「大力发展数字教育」的号召,教育智能硬件行业又迎来新一波利好信号,教育智能硬件也逐渐步入了更为个性化、多元化的全新阶段。在这一阶段,教育智能硬件不仅能够根据学生的学习数据进行个性化推荐,还能通过语音识别、图像识别等技术,实时监测和反馈学生的学习情况,提供更加精准的教学指导,将人工智能有效融入到教学场景之中,推动了智能教育的跃进与提升。

多重因素推动之下,教育智能硬件不断地丰富功能、创新品类,以期更好地贴合用户,满足教与学群体日益增加的使用需求。一方面,教育智能硬件产品形态愈发多样。教育智能硬件产品从传统的电子词典、点读笔、学习机,发展到学生平板、教育大屏、教育机器人,再到 AI 赋能下的词典笔、听力机、早教机等,覆盖场景更为多元。

另一方面,产品智能属性更为凸显。新一代的教育智能硬件通过语音识别、图像识别等技术,实现了与学生的实时互动,提供了更加精准的学习指导。而承载着大模型等 AI 技术的教育智能硬件,正逐步覆盖学生教学领域和成长领域,贯通在校、在家、在途场景,最终将会实现从统一化教学向个性化教育的转变。

教育智能硬件赛道的市场表现同样不俗。「双减」和疫情的打击之下,教育智能硬件实现了逆势上扬,乃至市场量级的跃升。根据多鲸教育研究院测算,2024 年 C 端教育智能硬件市场规模超 800 亿元,加之 B 端教育智能硬件超 200 亿元的市场规模,预计 2024 年教育智能硬件市场规模突破千亿元,至2027年将进一步突破 1400 亿元。

放眼行业未来,教育智能硬件「硬」的外壳已经相对成熟,「软」的内核仍需继续加码。面向日益增长的用户需求、竞争水平和技术投入,围绕自主学练核心诉求,教育智能硬件将进一步突出内容和服务在产品设计中的重要价值。哪方能够提供优质内容和服务,哪方就将在竞争大潮中脱颖而出。

「双减」堵住了学科培训这扇窗,却敞开了素质教育的大门。根据申万宏源分析,随着学科教培市场萎缩,用户培训需求将向素质素养教育转移,其渗透率有望迅速提升,预计于 2025 年达到 31% 的水平,对应参培学生人数约 7037 万人。考虑每人每年报 1.3 个科目,一年内四个季度均报名参培,则参培人次将在 2025 年达到 3.75 亿人次,行业规模达到 9225 亿元。其中,素质教培达到 4279 亿元,素养教培达到 4,946 亿元。

在高考「指挥棒」未变,且学科培训受阻的情况下,素质素养教育作为学科教育的一种补充,有望得到市场进一步垂青,获得更多发展机遇。从细分市场角度来看,语言素养类课程强势发展,正逐渐向低领市场普及;科学素养领域培训受国家「科教兴国」战略牵引,更加受到重视,家长对于 AI 时代的焦虑渐起,STEAM 类教培课程需求稳健增长;数学思维赛道成熟发展,线上录播成为数学启蒙主要方式;课内素质教育占比不断攀升,尤其受到中考影响,艺术及体育素质教育行业或将迎来快速发展期。

这一趋势在市场中已有显现。对于诸多上市公司来说,素质教育是其2024年核心关键词之一。例如,今年上半年以来,素质教育已成为好未来增长的重要驱动力。截至当前,好未来已推出科学与创意、编程、人文与美学等素质学习服务。观察新东方、有道等公司相关财报,包括素质教育的学习服务也已是其核心收入板块之一。

素养教育之外,以体验式教育和研究性学习为主要形式的研学教育也备受市场关注。比起禁锢在书本中的知识教育,「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理念被大多数家长接受。旺盛的需求推动了供给侧的创新发力。随着研学市场的火热,不少机构在假期推出了更加丰富和多元化的研学产品,将自身特色资源融入研学课程中,更加注重实践、互动和创新。

传统之外,新的蓝海也已出现。国家政策在打压校外学科培训的同时,也在强调将育人主阵地回归到校内,再次强调落实「课后服务」概念。2023 年 12 月,教育部四部门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规范义务教育课后服务有关工作的通知》,推动学校利用科普、文旅、体育等校外资源支持开展课后服务,为学生提供更多可选择的德育、体育、美育、劳动等活动。进校开展课后服务,或将成为下一块抢手的「热土」。

素质教育之外,职业教育是另一大转型风口。

最为核心的无疑是招录考试培训市场,其中包括公务员、事业单位、教师及其他招录考试培训等细分赛道。2016-2021 年我国职业教育培训行业规模由 5167 亿元增至 7811 亿元/CAGR 为 8.6%,其中招录考试培训市场规模由 201 亿元增至 305 亿元/CAGR 为 8.7%。同时,这一市场,因其极大的试错成本和教育产品的信息不对称性,呈现出市场占比大、头部效应明显的特征,头部企业中公教育、粉笔、华图教育形成三足鼎立之势。

从市场表现来看,招录考试培训市场特别是公考培训市场有所回暖。从三家上市公司财报中,能够看到市场走势的「端倪」。浙商证券指出,中公利润表已见显著修复,退费问题逐渐化解、关停并转等降本增效举措推进,利润端有望持续修复。华图山鼎业务注入已经完成,2024Q1 相关收入接近 7 亿元。

可以看到,随着社会发展节奏加快和就业竞争日益激烈,职业招录培训需求倾向于持续增长,公考培训行业展现出了较好的发展潜力。国投证券认为,随着未来成本管控效果彰显以及业务开拓逐步稳定,公考培训行业业绩有望进一步提升。

而在考研方面,巨头离场,行业变天。产业端在年初迎来了考虫倒闭的消息,这家经历 5 轮融资、总融资超 8000 万美元的传奇教育公司,迎来了消亡的终局。结合后续相关媒体分析来看,内部管理偏弱、市场风向脱节、名师生源流失等问题,或许是压垮骆驼的一根根「稻草」。

考虫的离场无疑会让本就趋冷的资本更加冷静。为了抢占市场份额仓促扩张的粗放式发展已经无法站位脚跟,让企业回归商业运营本质,保证公司的健康运营,做到现金流 100% 的健康,才能实现稳健发展和适度增长。

需求端则迎来了更为明确的下降信号。2024 年,考研报名人数 438 万人,同比 -7.6%,为近十年来首次下滑。公考分流、直接就业、考研录取率降低……都是造成此现象的重要因素。

除此之外,民办学历职业教育已成为确定的新风口。究其原因,职教高考持续走高、中职学生升学资源打通、普职分流引发焦虑等因素,都是民办职业教育的「背后推手」。重点来看,一来,随着职教高考向着规模化、多元化、畅通化的趋势发展,民办职业教育支持政策频发,全国高职连续扩招,2023-2025 年更是政策红利期,每年职教毕业生超过 700 万。虽然职教高考发展仍处初期,也已展现出极具潜力的市场发展前景。

二来,中职升学资源打通赋能,拓展潜力可期。不同于过去,中等职业教育升学路径更为丰富。随着职业本科建设逐步成熟,有望接纳更多中职毕业生升学,中等职业教育从原来单纯的「以就业为导向」转变为「就业与升学并重」。办学集团中,中教控股等一批企业积极拓展升学渠道,开发国际项目拓展海外升学等模式,有望在细分市场中进一步脱颖而出。

值得一提的是,职业教育赛道已逐渐进入大众认知,出现诸如夜校等「网红」爆款产品。去年 8 月,上海群艺馆开设夜校,9000 个名额遭遇 60 万人疯抢。今年 5 月,新东方浙江学校响应号召,推出面向成人的美术和舞蹈两门夜校精品课程,夜校模式逐渐走入大众视野。在提升能力与拓宽社交等多重需求的催动下,夜校的发展潜力不容忽视。

当国内教育市场压缩,在线教育进入存量争夺后,不少教育公司为寻求新增长,将目光投向了海外。教育出海,成为企业转型的生门之一。「双减」发布后,我国便有多家教育公司集体选择海外办学。例如,2021 年 8 月下旬,新东方宣布成立比邻中文 Blingo,面向海外华裔青少年,提供中文、中华文化学习课程;港股上市的卓越教育在当时也对外宣称要布局「教育出海」。

除了原有业务延伸至中文出海教育的公司外,还有重点聚焦中文教育出海赛道的LingoAce、悟空中文、考拉知道、PPtutor、T-LAB、eChineselearing、Super Chinese等垂直领域的公司。

中国教育 APP 也参与到出海竞争之中,并直接影响着海外教育模式。特别是在美国市场,中国的教育 APP 通过其独特的优势和创新的功能,深刻影响着美国学生的学习方式和教育生态。其中,美国最受欢迎的两款 AI 助手——Question AI 和 Gauth 均为中资企业。成立一年的 Question AI 是作业帮创始人的心血结晶。而 Gauth 则由 TikTok 母公司字节跳动于 2019 年推出。

值得注意的是,教育出海并非一门容易的生意。一方面,教育出海受到关注,内卷加剧形成红海。特别是当 AI 大模型掀起新一轮的技术变革,并带来了汹涌的国内 AI 出海浪潮后,在线教育企业们也找到了 AI 教育产品出海这个新的突破口,并加速了出海步伐。

另一方面,国内业务「水土不服」情况不容忽视。由于教育事业的公益属性和文化背景,教育出海仍面临本土化运营困难的问题,特别是面对差异悬殊的历史、人文、政治、经济,中国教育公司是否有实力和底气推动业务平稳落地,进而实现成长和盈利,都是值得慎重思考的问题。

从 Answer.AI 的案例中,本土化运营的重要性可见一斑。闪卡记忆是在海外学生群体中非常风靡的一个学习方法,它指的是将需要记忆的知识点记录在卡片上,正面问题反面答案,学生通过多次进行自我测试来促进记忆。最早大家通过纸质卡片制作闪卡,后来出现了以 Quizlet 为代表的电子闪卡 App,能加入图片和语音,在海外的课堂教学和课后学习中被广泛应用。而中国的 Answer.AI 正是在产品中加入了相关功能,符合海外学生的学习习惯,同时,还避开了 Quizlet 等老牌闪卡产品作为核心优势的海量共享闪卡资源。由此, Answer.AI 才有机会成功成为北美目前 Top 1 的 AI 教育 APP。

今年5月,新东方发布《中国学生出国留学发展报告》。根据报告分析,近十年间,在教育国际化背景的驱动下,越来越多的中国学生走出国门,感受不同的知识体系、教育方式和人文环境,与世界各国发展的相互依存程度不断加深。其中,普通家庭正在成为留学市场主力,学生留学意向产生阶段提前,低龄化特征显露。从用人单位的角度来看,留学热度在经历了短暂的回落之后,连续三年保持上涨的态势,海外学习经历仍是用人单位筛选人才的重要标准之一。

英美仍为最受欢迎的留学地之一。据 UNESCO 最新数据,中国学生前五个留学目的地分别为美国(占比 28.92%)、英国(占比 14.27%)、澳大利亚(占比 9.15%)、加拿大(占比 7.81%)。第三方国际教育机构宜校创始人肖经栋表示:「今年不管是美国的藤校、排名前 30 名校,还是牛津、剑桥,录取中国学生的人数都有所增长。」

留学热也体现在产业端。根据新东方 2024 财年第三季度财报显示,出国考试准备业务收入同比增长 59%,出国咨询业务收入同比增长 31%。整体来看,中国传统对于高学历的向往,以及就业环境的持续走低,都在推动出国留学市场的不断扩张。出国留学市场正在恢复常态,大众化趋势不变。

与此同时,数字化趋势正蔓延到出国留学赛道之中。疫情期间,空间的阻碍倒逼国际教育走上线上平台,逐渐形成了完备的线上化获客、产品服务、运营交付的业务逻辑。即便在疫情过去之后,线上化也仍深刻影响着市场发展。对于赛道玩家来说,AI 化、数字化、线上化将进一步提升业务效率,带来全球化的增量市场机会。尤其教育产业,是人力密集型产业,交付链路较长,依赖人力驱动,如何利用 AI 提升教育机构组织效率,是教育公司 AI 化的题中之义。

「双减」过后,教培行业进入新时代。变革不仅发生在AI+教育、教育智能硬件、素质教育、职业教育、国际教育等赛道,更发生在教育理念的更新、教育模式的重塑、教育技术的革新以及教育资源的优化上。

教育理念上,传统的应试教育逐渐让位于更加注重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培养的教育理念。教育不再仅仅是追求分数和成绩,而是更加注重学生的创新思维、批判性思维、团队协作能力和社会责任感的培养;教育模式上,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正逐步被更加灵活、多样化的教学模式所取代;教育技术上,数字化、智能化和个性化成为教育技术革新的主要方向。通过引入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先进技术,教育机构能够为学生提供更加精准、个性化的学习体验,同时也能够提升教学效率和管理水平;教育资源的优化上,随着教培行业竞争加剧和市场变化,教育资源的整合和优化成为行业发展的重要趋势。教育机构需要更加注重与其他机构的合作,共同开发优质的教育资源,实现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为学生提供更加丰富、优质的教育服务。

总而言之,「双减」政策的实施,不仅推动了教培行业的变革,也为未来发展指明了方向。无论如何,坚持以用户为中心,关注学生的综合提升,寻求与时代需求和社会期望的有效接轨,教培企业才能做到「细水长流」,稳立于时代大潮之中。

每一年,我们都与大家有个约定

每一年,大家也都与我们再次相约

第十届WWEC教育者大会即将再度启幕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