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小时前595人已读

整理、分析、筛选……每一天,刘小兴都会至少提前一小时来到公司,对复星医药处于临床到上市阶段的创新药开展数据分析工作,制定学术论文发表计划。“我的工作本质上是对医药数据的‘排兵布阵’,帮它们找到最合适的定位。”刘小兴笑着向上海证券报记者打了一个比喻。

刘小兴现任复星医药全球研发中心医学事务部副总监。自2021年加入公司以来,刘小兴一直负责研发中心所有在研产品的关键研究及上市后产品重要研究的论文发表。基础医学专业出身的她,原为公立医院放疗科的一名工作人员。这段工作经历让她深刻体会到临床需求的迫切。

“在医院工作时,每天会接触很多病人,从医生和患者身上,我感受到其实临床未被满足的需求非常多。”在此过程中,刘小兴萌发了“去药企帮助更多人”的想法。因此,在医院工作7年多后,她决心进入医药行业,通过对研发数据的论文发表,让创新药成果被更多医生所熟悉和应用,给患者带来更多的可能性。

医学论文发表是一套复杂的工作,要对产品不同阶段的研发情况、开发策略、治疗领域进行全面梳理,并提前做好详细发表策略。“这考验的是我专业的深度和广度,挑战性很大,同时这本身也涉及跨多部门沟通的工作,对我个人沟通能力的要求也特别高。”刘小兴向记者坦言。

截至2023年末,复星医药主要在研创新药、生物类似药项目超过70项。从非小细胞肺癌靶向药物,到罕见病领域神经细胞肿瘤,再到HER2 ADC的乳腺癌领域,刘小兴对它们背后的临床数据、治疗领域的临床诊疗情况了如指掌。这凭借的是她精益求精、力争上游的不懈努力和踏实精神。

创新药的研发从患者的需求中来,最终也要回归到患者的治疗中去。一款创新药的成功上市,并不意味着终点,而是另一个起点。药物能否真正惠及有需要的患者,要建立在医生对药物充分且正确的认知基础上。

“论文的发表其实不单单是把数据简单整合,我们希望发表的每一份数据和解读都能呈现产品的特性,让看到这个论文的医生能为这些药物找到更合适的患者。”刘小兴说。因此,在论文的发表过程中,她会反复和研究者进行讨论,与外部专家进行沟通,根据产品特点做患者临床需求的研究,让更多专家和医生熟知产品,赋能产品发挥更大的医学价值。

刘小兴凭借自身的专业性,成功铺开各个管线的所有产品在上市前后的医学事务工作。也正因如此,复星医药多款创新药的生命周期曲线得以延长。

从满满当当两页的学术成果履历中,记者看到了刘小兴在复星医药三年多的奋斗岁月。

目前,作为项目负责人,刘小兴学术发表内容囊括临床前、药理、临床、上市后等30项在研临床研究。在包括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SCO)、美国癌症研究协会(AACR)、欧洲血液学学会年会(EHA)、欧洲肿瘤内科学会(ESMO)等全球范围内的所有重要国际肿瘤学术会议上,她共计完成30项摘要提交,其中有19项被大会优选为会议壁报展示或壁报讨论,3项首次实现研发中心的成果摘要被国际大会优先为口头报告汇报。

此外,刘小兴带领团队在国内外顶级期刊发表总共完成13篇,合计影响因子高达200分,更有多项研究成果被15分以上的顶级国际顶级期刊接受,如Lancet Respiratory Medicine、Nature Communications等。

更让她感到欣喜的是,通过学术论文的发表与研究专家的沟通,复星医药产品的临床研究数据特色和在抗肿瘤领域的治疗优势得以挖掘。

“通过我这样一个岗位,能把研发团队多年的研究成果形成闭环,最终回归到临床医生和适用的患者身上,这就是一件非常有价值的事情。”对于自己的工作,刘小兴感到由衷自豪和幸福。

心怀热爱,不负期待。刘小兴在创新中一路走来,在迭代中加速前行,成为医药行业的探路者。“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和医药人,我将尽力发挥党员的模范作用,为人民的健康和医药行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刘小兴表示。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