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集科技(SZ300552)$  

问:车路云一体化的基本原理和技术架构是怎样的?


答:车路云一体化是指车(车载传感器、控制器等)、路(路端感知设备)以及云平台之间实现互联互通的过程。具体而言,在车辆上安装各类智能硬件设备,使其能与路面感知设备联动,并将收集到的数据传输至云端进行处理和服务,例如交通管理、地图导航等。这一过程中,涉及到智能网联汽车的研发和产业化建设,自2015年起逐步推进,并于近期进入了大规模试点阶段,标志着车路云一体化建设正式启动。


问:为何选择车路云而非单车智能作为自动驾驶发展的关键路径?


答:相较于单车智能,车路云一体化是在更高阶自动驾驶(L3级以上)发展中不可或缺的选择。单车智能面临的技术挑战在于难以满足L3级以上的复杂环境适应性和安全性要求。车路云结合可以实现跨车型数据共享、增强车辆全方位感知能力和提升自动驾驶决策准确性,同时还能利用边缘计算资源减轻车载计算负担,降低总体成本。因此,在技术和经济层面,车路云一体化成为当前和未来智能汽车发展的重要趋势。


问:中美在车路协同技术路线上的差异体现在哪些方面?


答:中美在车路协同领域的技术路线选择上存在显著差异。美国更侧重于单车智能的发展,其AI算法和芯片能力能满足单车智能的需求;而国内目前的芯片技术水平尚不能达到较高要求,因此更适合当前基于芯片现有水平实现车路协同的技术路线。


问:我国智能网联汽车发展历程及政策环境是怎样的?


答:自2015年中国制造2025提出智能网联汽车概念开始,我国经历了从探索准备(2015-2018年)到战略发展(2020-2021年),再到区域示范(2022-2023年)和大规模试点(2023年后)的不同阶段。在每个阶段都有相应的政策部署,如战略指导、产业标准体系建设、道路测试管理规范等,并逐步将智能网联汽车的发展纳入十四五规划的重点方向。


问:低空经济与车路云在政策层面有哪些异同?


答:低空经济虽然在2010年就被提出,但早期更多聚焦于监管层面政策出台,直到2021-2023年才进入实质性发展阶段,被列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相比之下,车路云早在2020年就有顶层设计方案出台,并已在智能网联汽车、信息通信、智能交通和车辆管理等多个领域建立了标准体系框架,产业化推进更为顺利。不过,截至今年,低空经济的顶层设计方案出台较晚,且标准化工作仍在进行中,影响了产业化进程。


问:车路云和低空经济在主机制造层面有何不同?


答:在主机制造方面,车路云关注的是智能汽车领域的主机制造,其中包含智能驾驶技术较为成熟的应用,并且其增长速度较快。而低空经济主要涉及航空器制造,涵盖无人机、EV等,尽管航空器制造产业链较长且技术壁垒较高,但其体量巨大,但在技术层面仍存在一定短板。


问:车路云与低空经济的服务平台差异在哪里?


答:车路云服务平台主要聚焦于云控基础平台、数据安全接入、数据联通以及汽车安全检测,倾向于采用私有云方式部署,并且增速可观。相比之下,低空经济服务平台主要包括空中保障服务(如空管系统)和地面保障服务(维修等),其中空管系统作为核心组成部分,在发展初期较为重要。


问:车路云与低空经济在基础设施层面有哪些关键区别?


答:车路云基础设施主要包括通信网络建设、感知设备和边缘计算系统的部署,如在路端部署R SU和计算单元,以及高精度地图等。而低空经济基础设施则涵盖了通用机场、起降站、通信通道、导航监视系统及地图和气象等方面。目前,车路云在基础设施方面的关键技术已有多项突破,推动速度快,且市场发展空间较大。


问:车路云与低空经济在未来的发展趋势如何?


答:根据预测数据,至2030年,车路云市场规模将达到约2.6万亿人民币,略高于同期的低空经济,预计增速较快。具体到车路云内部各环节,网联车和基础路测基础设施增速最快,而基础支撑中的车联网蜂窝网络增速较高。目前,车路云正处于规模化部署阶段,政策支持强,标准体系完善,并在城市级大规模试点中推进;而低空经济产品逐渐成熟,但仍处于探索初期,相关政策仍在完善过程中,虽也有较大发展潜力,但技术短板需解决。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