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周五公布的上半年金融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人民币贷款增加13.27万亿元,低于去年同期的15.73万亿元,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累计为18.1万亿元,低于去年同期的21.55万亿元。

6月末,M1、M2同比增速均再创新低。一方面反映叫停手工补息、约束高息揽储行为后,企业进行低息贷款、高息存款的套利行为受到限制,部分企业存款流向货币基金、理财产品,以及采取提前还贷。另一方面,说明市场主体信心有待进一步修复,在经济温和修复的背景下,市场投资态度相对谨慎,资金活化程度低,制约相关数据增速。

对于上半年信贷、社融双双同比少增,除基数偏高、金融数据挤水分等技术因素外,需求不足仍是核心约束。结构上,上半年信贷社融结构均欠佳,居民短贷和中长贷均连续5个月同比少增、企业中长贷连续12个月同比少增,社融、M1增速降至历史低位,均指向当前经济内生动能不足的问题仍突出,政府债券发行偏慢使得其对社融支撑也减弱。

央行通过促进信贷均衡投放、治理和防范资金空转、整顿手工补息等,引导市场淡化信贷规模情结,对信贷总量造成挤水分效果,这是今年上半年新增信贷同比大幅少增的最主要原因。由此,总量指标的下降并不意味着信贷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同步减弱。

展望下半年信贷社融投放时,中金公司指出,后续来看,三季度政府债券融资规模可能仍较高,不过考虑去年再融资债券发行规模较大,下半年政府债券净融资难以明显超出去年同期,政府债券融资对社会融资贡献可能逐步下降。考虑当前实体融资需求仍然较低,尤其是房地产相关融资持续不足,下半年信贷投放可能仍有较大压力,再叠加政府部门融资支撑力度减弱,预计下半年社会融资面临进一步下行风险,今年年底社会融资余额同比增速或降至8%以下。

未来社融和信贷增速放缓可能是常态。6月19日在陆家嘴论坛上,央行行长潘功胜表示:  我们的宏观金融总量规模已经很大,金融总量增速有所下降也是自然的,这与我国经济从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是一致的。经济结构的调整导致信贷需求发生变化,资金密集型行业如房地产的融资需求降低,而技术制造业和服务业等新兴领域对信贷的依赖相对较小,这些因素共同作用于金融总量增速的放缓。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