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生猪产业来说,能繁母猪代表产能,生猪存栏代表库存。从补栏母猪到增加猪肉供应大约需要18个月,所以传统的一轮猪周期大约是3-4年。

猪周期与猪肉价格的两个判断角度:

1、根据历史经验,“猪周期”中产能和猪价之间有大约10个月的传导时滞。

2、历史数据来看,猪粮比突破7之后或将见到猪周期快速上行。

产能分析:

当前能繁母猪存栏3986万头,正常保有量为3900万头,仍略超正常保有量。当前去化速度下,或将快速下行直至突破正常保有下限3588万头。

产能去化已经13个月,2023年3月,能繁母猪同比2.9%,2024年4月能繁母猪存栏同比-7.0%,已持续去化13个月,但产能去化强度不如历史上的猪周期强。从历史猪周期看,2014年和2018年开始的两轮猪周期都是经历了2-3个季度的快速产能下降才开启价格大幅上行。其中能繁母猪产能的同比降幅连续多个月维持在-20%以上,产能快速去化,也给猪价上行创造了空间。

当前的时间节点:

1、截至6月11日,猪肉平均批发价格达24.6元/公斤,近一个月猪价涨幅达到23%左右。

2、产能去化13个月,猪肉价格开始上升。符合“猪周期”中产能和猪价之间有大约10个月的传导时滞的规律。

3、猪粮比显著上行。截至6月7日,猪粮比已经达到7.66,自3月15日首次脱离过度下跌区间(猪粮比在6以下)之后加速上行。猪量比上升至7以上,同时叠加猪肉价格上涨。符合历史数据来看,猪粮比突破7之后或将见到猪周期快速上行的规律。

目前出现猪周期疑似启动的信号,持续性需要观察:

1、产能和库存接下来的去化幅度

2、猪肉价格变动幅度

需要注意的是:

近年来,生猪产业的需求和供给都在发生变化。需求方面,由于人口老龄化和居民消费升级等因素的影响,猪肉消费减少,而牛羊肉和禽类消费增多。

猪周期的本质是供需关系。在传统的猪周期分析框架下,需求端总体稳定,关键在供给端,我国过去以散户养殖为主体的环境放大了价格的波动性 。

新的猪周期价格波动小于传统猪周期。行业集中度的提升或将带来规模经济效应,大型养殖机构产能持续提升,非理性“追涨杀跌”行为减少。

同时叠加本轮产能去化并没有出现快速去化的特点,即使猪周期上行周期确认,猪肉上涨幅度可能也不如过去的猪周期。







#牧原股份单季度净利预计超30亿元# #猪价回暖,周期见底?#

作者声明: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