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相比其他内容模式,投流在微短剧行业是最重要的一环,甚至比内容质量还要重要。尤其对于付费微短剧而言,最后的营收主要取决于投流的预算和策略,再好的内容,如果不投流根本就不可能赚钱。酒香不怕巷子深这一点在微短剧行业基本是不成立的。

上半年微短剧行业投流报告已经出炉,通过抚摸这一行业动脉,或许可以窥见微短剧发展的草蛇灰线。

大盘:投流月增长降速

相比年初下调预期超30%

DataEye《2024上半年微短剧投流白皮书》,2024年1~6月份,大陆市场微短剧投流规模超116亿元,预计2024年全年微短剧投流规模在250亿-300亿元水平。从3月份开始,投流规模呈现下降趋势,目前月消耗在20-22亿之间浮动。


图片来源:DataEye《2024上半年微短剧投流白皮书》

我们可以注意到,这一预估比DataEye此前预估的420亿有所下调, 报告解释原因是第一,行业竞争快速加剧;第二,盗版影响;第三,监管趋严,行业趋于高质量发展。

6月,中国大陆市场微短剧投流“三分天下”:日均大盘消耗在7000万元左右,其中付费短剧日耗约4000万元,IAA短剧约2000万元,CPS+原生合计约1000万元,IAP「用户付费观看」模式依然是主力。

题材:女频热力值力压男频

老剧数量占比持续扩大

将镜头拉近,看看题材结构。

首先从大的题材分类来说,2024上半年,女频热力值占57%领先于男频的43%,且优势较年初有所扩大(年初女频约53%)。DataEye研究院预计,2024年全年男频短剧投流规模约128亿,女频约172亿。


图片来源:DataEye《2024上半年微短剧投流白皮书》

虽然微短剧市场由男频起家,但由于题材的敏感性,后被女频迎头赶上。目前女频持续保持强劲的吸金能力,上半年参与投流的女频短剧数量较男频高出15%。加之《我在80后当妈》、《裴总每天都想父凭子贵》等爆款女频剧的榜样作用,今年来,更多的玩家入局女频,亦或将女频作为主攻赛道。

从细分题材来看,情感、逆袭包揽细分题材榜前两名,热力值;都市题材类进步较快,升至第三;战神跌出前三,位列第四。这与男女频的此消彼长一致,增长的题材主要以女频为主,而下跌的如战神,主要是男频题材。


图片来源:DataEye《2024上半年微短剧投流白皮书》

Q2逆袭、都市热度飙升,战神热度下滑:逆袭题材在4月和6月赶超情感题材夺得第一,都市Q2稳居第三,而战神从4月开始跌出前三。

上半年传统爆款题材逆袭、战神,题材相对大众的情感、都市依然是投流主力军,古装、甜宠、穿越、重生等题材也开始崭露头角。

结构:从媒体、关联方到剧集

微短剧行业行业呈现高集中度

微短剧行业各个环节都呈现明显的二八定律,头部玩家获得大部分资源和收益。

从媒体来看,按投流素材、热力值占比分析,巨量引擎依然是短剧投流消耗第一大平台,2024年上半年投流消耗约占73%,腾讯也在迎头追赶,腾讯广告约占17%,快手仅占8%,其他平台约占2%。行业呈现明显的头部效应,投流的大部分预算流向了字节系。


图片来源:DataEye《2024上半年微短剧投流白皮书》

DataEye预计,2024年巨量引擎投流规模超210亿,腾讯广告超50亿,其他媒体平台约30亿。从素材数量而言,现阶段巨量依然是渠道霸主,占据超7成素材,与投流消耗占比一致。

腾讯广告占2成素材,其他媒体平台占1成左右。巨量引擎主投抖音和穿山甲联盟,两大渠道合 计素材占比超90%,腾讯广告主投优量广告,两大平台均主投下沉市场的聚合媒体。


图片来源:DataEye《2024上半年微短剧投流白皮书》

从新老短剧,也就是一轮和二轮剧的角度来看,2024上半年,参与投流的微短剧总数(去重)超2万部,其中新剧也就是首轮发行的剧总数超1.35万部,占比约68%;但在月均投流短剧数量中,自3月以来,新剧数量及占比呈现持续下降趋势。到了6月,在投微短剧数超1万部,新剧仅2100多部,占比20%,而1、2月新剧占比超30%。


图片来源:DataEye《2024上半年微短剧投流白皮书》

这一原因也不难理解,由于微短剧的总量在增加,所以复投的老剧数量也在不断增加,但投流消耗不如新剧;而每月入市新剧虽然相对量少但数量稳定,且投流消耗金额占比高。

从投放周期来看,2024上半年,新剧平均投放时长,在6天左右,生命周期并不长。不过,行业方差很大,存活下来的爆款短剧投放时长超100天,是新剧投放时长的16倍以上:2024年上半年热力值TOP20的微短剧,累计投放天数约109天,TOP10累计投放天数约112天,《长风踏歌》《裴总每天都想父凭子贵》《长公主她不装了》等爆款剧累计投放天数均超170天,是平均投放周期的近30倍。


图片来源:DataEye《2024上半年微短剧投流白皮书》

从关联方来看,上半年男女频TOP10关联方高度重合(重合度70%)。番茄、麦芽擅长女频,点众、九州相对均衡,男女频均表现不错,但男频略胜一筹。男频强势的包括山海、天桥、快创、美光盛世、花生势均力敌;女频强势的有美光盛世、天桥、掌玩、蜜糖、快创、容量百家争鸣。


图片来源:DataEye《2024上半年微短剧投流白皮书》

趋势:文旅是今年风口

IAA短剧急速飙升

报告也给出了一些行业的趋势预判,比较有价值的几点包括:

一:各地掀起短剧补贴“军备竞赛”,文旅是今年风口

今年来,各地掀起短剧补贴“军备竞赛”,真金白银支持微短剧产业发展。

梳理政策不难发现,文旅剧是今年的一大风口,目前各地政府均鼓励创作有当地因素的短剧作品,并在省市范围内提供一定的资源倾斜支持。多地政府也对爆款剧、精品剧企业给予丰厚奖励。同时,多地出台政策鼓励优质短剧企业落户,对从外地新引进的网络微短剧优质企业,给予高达百万的落户奖励。

这背后更深层次的原因则是文化产业亦或是GDP的竞争。目前国内短剧行业发展格局已经初步形成:投流看广州,出海看深圳,互联网大厂看北上,制作拍摄看郑州西安,转型和IP看中国香港。

二:短剧IAA高速增长,占比达3成,预计全年规模超百亿

目前短剧行业已经正式进入“三分天下”时代:IAP付费短剧、IAA短剧以及原生端。短剧整体大盘消耗在7000万左右,其中付费短剧日耗约4000万,IAA短剧约2000万,其他(CPS+原生)在1000万左右。

今年来,IAA短剧急速飙升,甚至开始分流IAP付费市场份额。目前IAA短剧日消耗占短剧大盘30%,年底预计将达到50%,预计2024全年短剧IAA市场规模在百亿级。

跟IAP短剧相比,当前短剧IAA市场仍处于快速发展的蓝海阶段,竞争相对较少,且正处于特殊的激励扶持期。截至目前,点众、九州、山海等头部剧方已经开始布局IAA短剧赛道,并收获了远超预期的回报。预计下半年会有更多的厂商入局IAA短剧。

三:原生端流量高速增长,短剧公司获客方式趋于多元化

投流成本居高不下及用户留存低,倒逼短剧公司开始在抖音、快手、B站等平台布局短剧号。短剧公司不想再给平台打工,开始构建私域流量池,摆脱对小程序的依赖。

这类短剧账号在业内被称作端原生,目前日耗规模在1000万左右,占短剧大盘的10%以上,且仍在高速增长中。

截至目前,柠萌影视、完美世界、长信传媒、点众、九州、麦芽、蜜糖、山海等公司已经布局了短剧号,粉丝数均在百万级。业内还有短剧公司通过MCN机构收购视频账号或影视账号,并将其改为短剧号,用于投放自家短剧。预计下半年,会有越来越多的短剧厂商下场打造自己的官方账号。

四:互联网大厂、国家队两大新势力入局

2024年,短剧行业涌现出两个新势力:国家队(央视网、地方电视台、地方城投等)和互联网大厂(阿里、京东、拼多多、美团、 B站、小红书等)。

国家队入局短剧重点布局文旅剧,促进短剧与文化旅游的融合,拉动地方文旅产业;互联网大厂入局短剧主要出于战略布局、流量争夺、产业链整合等方面考虑。

两大势力入局,将为微短剧行业提供更多的资金和资源支持,推动短剧行业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有望推动短剧行业朝着精品化、规范化的方面发展。

五:短剧不断拓圈,与其他行业的结合正在加速

短剧的迅速走红,不仅在影视娱乐领域引起了广泛关注,更在多个行业引发了跨界合作的新潮流。今年来,不少行业开始试水短剧。比如,文旅/电商/游戏/动漫/医疗/公益+短剧。

其中,文旅行业与短剧的结合,是今年最热门的,也是今年的一大风口。电商行业也不甘落后, 淘宝、京东、拼多多等电商平台集体入局短剧,希望借助短剧带货,拉动平台产品销量。

短剧模式也获得了政府的认可和支持。以深圳卫健委为代表的官媒带头拍短剧,开启短剧+科普的模式,部分公益机构通过短剧传播公益信息。

短剧制作周期短、成本相对较低、传播速度快,预计下半年将与更多行业发生化学反应,解锁更多的可能性。

六:节庆题材短剧表现抢眼,预计短剧公司将继续这一趋势

上半年,节庆题材短剧表现抢眼,多部节庆题材作品涌现,并取得了不错的成绩。比如,春节题材《龙年大吉之衣锦还乡》、母亲题材《母爱无声》、高考题材《金榜题名之寒门状元》三部短剧当月热力值均接近4000万。

这说明短剧公司也开始调整内容创作策略,越来越注重与节日和时事热点的结合。短剧公司将短剧内容与节庆主题相结合,不仅满足了观众在特定节日的情感需求,也促进了短剧作品的多样化,同时也有助于提升短剧的播放量。

随着下半年节日的临近,预计短剧公司将继续这一趋势。在中秋节、教师节、国庆节等节日,推出更多具有时效性的作品。

七:品牌定制剧热度飙升,但边际效益递减

上半年,越来越多的品牌将营销预算拨到微短剧,开始试水定制剧的营销方式。

在刚刚过去的618,短剧接过直播的接力棒,成为年中大促的营销主力。618期间,抖音、快手、淘宝、京东等平台上线了数十部品牌定制剧。覆盖的品牌从电商、美妆扩展至母婴、日化、食品、3C数码等。

然而,今年品牌定制短剧整体营销效果一般(视频销售额与视频销量远不及去年同期的定制剧),难以复刻韩束的造富神话。这主要由于定制剧高度同质化,观众已产生审美疲劳。同时,由于众多品牌的集中涌入,定制剧价格上涨明显,价格上涨之后,品牌商更难以收回成本。

报告还预计,随着更多品牌的涌入,定制短剧赛道将变得更加拥挤,短剧营销的边际效益将持续递减。

更多关于微短剧行业的最新数据和趋势,欢迎订阅关注剧风营!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