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寒武纪已经涨超73%了,今天,又是一根大阳线,早盘收盘时涨超12%。而AI芯片的带头大哥英伟达又突传好消息,再度点燃市场对于AI的热情,据悉,亚马逊、戴尔、Google、Meta、微软等国际大厂都将导入英伟达Blackwell架构GPU打造AI服务器,量能超乎预期,为此,英伟达调高对台积电下单量约25%。英伟达吃肉,那么国产AI芯片龙头寒武纪自然也能喝到汤了。$芯片ETF基金(SZ159599)$

头顶“AI芯片第一股”的光环,作为国产AI芯片龙头,寒武纪的智能处理器IP产品已集成于超过1亿台智能手机及其他智能终端设备中,思元系列产品也已应用于浪潮、联想等多家服务器厂商的产品中。伴随着全球芯片市场逐步回暖,供需关系改善,多类芯片价格迎来全面上涨。一方面,AI+驱动行业新创新周期,相关逻辑芯片、新型存储芯片市场需求放量;另一方面,半导体行业迎来周期性复苏,传统大宗存储控产保价后迎来价格修复,消费类、工业类乃至车载芯片渠道库存自然去化,下游客户拉货节奏正常化。有市场观点指出,近日,海内外多家半导体上市公司披露上半年业绩预告,纷纷传来业绩高增长的喜报,寒武纪的半年报也值得期待。

寒武纪于2016年成立,随后与菊厂建立了合作关系,为菊厂的QILIN芯片提供IP支持,从而显著增强了菊厂手机的AI性能。在2016年至2018年期间,寒武纪的营业收入大约为1亿元,其中主要贡献来源于菊厂。

然而,2019年菊厂决定将麒麟810芯片的AI模块转为自主研发,这导致寒武纪失去了这一重要业务来源,不得不寻求新的发展方向。

自此,寒武纪迈入了发展的第二阶段,开始为政府部门提供云端推理卡产品,其主要产品线包括思元140、思元270和思元370。所谓云端推理卡,其应用实例可见于工地上的安全监控摄像头。这类摄像头需识别工人是否佩戴安全帽,可通过在摄像头内部集成AI芯片进行本地处理识别,也可将影像数据传送至云端,由后台进行识别处理。而用于这种后台识别的芯片,即是云端推理卡。从2019年至2023年,寒武纪的营业收入主要来源于政府项目。特别是在2021年至2023年间,其年收入稳定在约7亿元,这反映出政府层面的订单量相对固定。

目前,寒武纪正致力于研发AI训练卡思元590,市场预期该产品将于2024年下半年推出。就国内算力需求而言,主要买家包括政府部门、运营商和互联网厂商。以英伟达2023年的中国特供版A100为标准进行衡量,政府部门的年需求量约为10万张,运营商的年需求量约为20万张,而互联网厂商的年需求量最大,仅阿里和腾讯每年的相关开支就高达800至900亿元。

因此,如果寒武纪的思元590能够成功打入互联网厂商的算力训练卡市场,那么该公司将有望彻底突破其营业收入规模的天花板。不过需要指出的是,包括思元590在内,寒武纪的AI芯片都是ASIC芯片,而英伟达的各系列产品都是GPU。二者的区别是,GPU是一种通用型卡,而ASIC有非常强的专用性,可以理解成,为了某一类用途而定向开发,这也直指了一个潜在的风险:下游客户一旦减少采购,生产的卡也很难卖给别人。

 

高弹性!一键覆盖50只芯片龙头

芯片板块具有高弹性的特征,中证芯片产业指数自2016以来累计涨53%,表现优于同期申万电子行业指数、创业板、沪深300指数,并且在上涨行情中有望获得更高超额收益。截至到2024/7/5,中证芯片产业指数的估值为65倍(PE-TTM),距离历史峰值还有将近一倍的空间,性价比值得关注(数据来源:中证指数有限公司,Choice金融终端,2016/1/1-2024/7/5)。

芯片ETF基金(159599)跟踪中证芯片产业指数,选取业务涉及芯片设计、制造、封装与测试等领域,以及为芯片提供半导体材料、晶圆生产设备、封装测试设备等物料或设备的上市公司证券作为指数样本,以反映芯片产业上市公司证券的整体表现,一共50只成份股,截至2024/7/5,前十大权重股为:北方华创、中芯国际、韦尔股份、海光信息、兆易创新、中微公司、澜起科技、长电科技、寒武纪、三安光电。(数据来源:深交所)

(以上信息来源:公司公告,东财基金整理)

 

顺势而为,把握芯片上行周期

芯片ETF基金(159599)

注:基金管理人对文中提及的板块和个股仅供参考,不代表基金管理人任何投资建议,不代表基金持仓信息或交易方向,个股涨幅不代表本基金未来业绩表现,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或推介。

$寒武纪-U(SH688256)$$景嘉微(SZ300474)$#英伟达要爆赚?最强GPU订单超预期##最好股票?大摩大幅上调苹果目标价##无人驾驶“火出圈”,产业链受益几何?##半导体板块大涨,抄底机会?##强势机会#

买ETF,上东财!

中证芯片产业指数涨跌幅如下:2016年(-16.15%);2017年(20.21%);2018年(-41.75%);2019年(140.85%),2020年(52.99%);2021年(32.15%);2022年(-37.41%);2023年(-2.18%);2024年1-6月(-12.30%)。数据来源:中证指数有限公司。指数历史业绩不预示指数未来表现,也不代表本基金未来表现。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