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汽集团(SH600104)$7月4日,欧盟委员会在对中国电动汽车进行为期九个月的反补贴调查后,决定对来自中国的电动汽车进口征收临时反补贴税。临时关税适用于部分中国生产商,分别为:比亚迪17.4%,吉利19.9%,上汽37.6%。其他配合调查但未被抽样的中国电动车生产商将被征收20.8%的加权平均关税,未配合调查的公司税率为37.6%。这一临时关税于2024年7月5日生效,最长持续四个月,期间欧盟成员国将投票决定是否将其转为为期五年的正式关税。

7月5日,上汽集团宣布,为切实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和全球客户的利益,将正式要求欧盟委员会就中国电动车临时反补贴税措施举行听证会,进一步依法行使抗辩权。

欧委会反补贴调查远超正常范围

上汽集团在抗辩申请中表达:欧委会反补贴调查涉及商业敏感信息,例如调查要求配合提供与电池相关的化学配方等,超出正常调查范围。

此前,商务部新闻发言人何亚东在商务部例行新闻发布会上也曾表示,欧委会在对中国电动汽车反补贴调查中,要求中国企业详细提供电池成分和配方、电动汽车生产成本等大量信息,欧方搜集信息的种类、范围、数量前所未有,远超反补贴调查所需。欧方有关做法缺乏事实和法律基础,罔顾世贸组织规则,破坏公平竞争,破坏全球绿色转型和开放合作,对此中方坚决反对,将采取一切必要措施,坚定捍卫中国企业的合法权益。

欧盟眼红中国电动车在核心技术领域的领先优势,莫非要靠强抢的手段来获取中方的技术吗?除此之外,对于无法取得的数据,欧盟以自说自话的形式“收集”信息,完全不考虑数据是否客观且符合实际。同时,欧盟在抽样环节同样存在不公,世贸规则下相关调查需依循出口量最大代表性原则,欧盟却将这一基准弃之不顾。其抽样从标准、过程到结果,均存在问题。欧盟要求中国车企披露的所谓配合调查的信息,可谓异常苛刻,这种借调查之名行抢夺之实的行为理应受到社会公众的强烈反对和谴责。

在全球倡导低碳出行的时代背景下,新能源汽车作为推动环保事业的中坚力量,本应得到广泛支持和认可。然而,在汽车文化深厚的欧洲市场,中国电动车的崛起似乎触动了一些敏感神经,竟引发了贸易壁垒的筑起。我们不禁要问:为何欧洲不以完善基础设施、优化产业链来迎接挑战,反而选择用提高关税这种简单却又无理的手段来应对竞争?

欧盟此等不讲事实无理取闹的行为就连欧盟当地的消费者也看不下去了,纷纷表示这是不公平的、带有歧视的、人心恶劣的表现:“西方世界过去制定自由贸易规则来赚大钱,但当我们不能竞争的时候,我们大喊:规则不公平,我要提高关税!这实在太虚伪了。”

上汽硬刚:依靠技术创新,而非政府补贴

6月13日,上汽集团针对欧委会关于反补贴税的初裁决定发表了公开声明:我们依靠的是技术创新,而非政府补贴,竭诚为中国以及海外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消费者提供绿色环保的优质产品。

近期,在由欧盟中国商会和新华社联合主办的“ 绿动欧洲——中欧企业家圆桌论坛“上,上汽欧洲公司副总裁袁映琛表示:“上汽有足够硬核的科技,上汽有足够好的产品,在欧洲本地也有很好的用户反馈,我相信这些举措只是暂时提高了我们的难度,但是我们会持之以恒地,采用一切必要的法律和商业的手段,来捍卫上汽的正当合法权益,从而去破解这些难题。”

过去10年间,上汽在研发领域累计投入超1500亿人民币,在全球拥有26000多项有效专利,涵盖多项核心技术。在如此大力度的投入下,今年5月上汽集团一口气发布了“七大技术底座2.0“版,包括新一代星云纯电专属系列化平台、珠峰一体化整车架构、星河一体化整车架构等三大整车技术底座,以及魔方电池、蓝芯动力总成系统、绿芯电驱动系统和银河全栈智能解决方案等四大关键系统技术底座。


上汽核心技术的领先性和颠覆性受到了业内的高度关注和肯定,比如:“星云”平台每度电续驶里程挑战行业领先的12公里,比现有水平提升超30%;2026年底实现行业首个全固态电池量产上车,能量密度超过400Wh/kg,是传统动力电池的一倍以上,并且随着技术的进一步突破,上汽全固态电池有望最终实现高达40%的成本降幅;上汽零束科技基于全栈3.0技术研发的第一代“中央大脑”已在上汽高端智能电动车品牌智己的最新产品上实现落地应用,全栈4.0的研发路径也正在积极规划中,并且上汽集团也于近期成为国内唯一乘用车、商用车两大自动驾驶项目双双入选全国首批智能网联汽车准入和上路通行试点名单的车企。

雄厚的技术实力,才是上汽持续征战欧洲乃至全球市场的秘诀,必然也会带领中国新能源车企在欧洲绽放出更夺目的光芒。

多管齐下,突破欧洲关税壁垒

外界普遍认为上汽集团此次被欧委会加征37.6%的最高税率,主要原因在于它是欧洲销量最高的中国车企。

公开信息显示,2023年上汽集团海外销量达到了120.8万辆,连续第八年夺得中国车企海外销冠;其中欧洲市场贡献了近三分之一的销量,达到了33万辆。

2023年上汽出征海外的主力品牌MG名爵全球销量超过84万辆,主力纯电车型MG4 EV的海外销量突破13万辆,成功夺得欧洲紧凑型纯电车销量冠军的宝座。这一骄人的成绩不仅让上汽集团在欧洲市场名声大噪,更收获了2023英国年度最佳车型、2023德国年度最佳紧凑型车、2023荷兰最佳紧凑车型电动汽车等多项殊荣,为上汽集团在欧洲市场树立起了耀眼的标杆,也让全球消费者看到了中国新能源汽车的实力和潜力。

进入2024年,上汽集团在海外市场继续高歌猛进,1-6月,海外新车交付量飙升至55.4万辆,同比增长13.9%,在中国汽车企业中。其中,上汽MG品牌在欧洲市场的交付量再创新高,超过了10万辆,实现“中国每出口欧洲10台车,就有7台是MG。”这种强劲的市场表现,不仅增强了上汽集团在欧洲的市场影响力,也为其它中国车企赴欧开辟了道路。

尽管遭受欧盟的顶格打压,上汽仍然依托雄厚的技术实力和灵活的市场策略多管齐下积极应对:首先,在市场端,到今年底上汽在欧洲的销售网点将从目前的1000家增长到2000家,并在欧洲大陆上建立相应的品牌体验店,帮助欧洲消费者更了解上汽MG品牌的传承和产品特性;其次,在制造端,上汽已明确将在欧洲建厂,目前正处于选址阶段;再次,在研发端,上汽宣布将在德国法兰克福设立工程技术中心,为海外消费者研发更多满足其需求的产品;最后,在产品投放节奏上,未来24个月内,上汽将有包含燃油车、纯电动车、HEV,以及PHEV等多种动力形式的14至15款车型投放欧洲市场,销量有望实现稳步增长。

“欧盟加征关税这件事对于中国汽车企业,对于中国一代一代的汽车人来说,也只是百年汽车发展史当中的一朵浪花而已,我们中国汽车拥有足够的能力,拥有足够的韧性,来应对这一切。我坚信,只要我们秉持长期主义精神,就一定会笑到最后。”上汽欧洲公司副总裁袁映琛的表态说出了广大中国汽车人的心声。中国车企从不畏惧威胁与竞争,我们始终相信只有通过开放的对话与合作,中欧双方才能加快凝聚创新力量,共同构建绿色低碳家园。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