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如此“难过”的局面下,仍然能够逆势进行大手笔项目投资,到底凭什么?


撰文 | 宏海

出品 | 光伏Time

近日,弘元绿能发布2024年半年度业绩预告。


据显示,预计弘元绿能2024年半年度归母净利润实现亏损8亿元到11亿元;扣非净利润亏损7亿元到10亿元。


值得一提的是,去年同期弘元绿能实现归母净利润10.2亿元;扣非净利润为8.5亿元。不难看出,其业绩下滑还是十分严重的。


实际上,2023年弘元绿能的业绩表现下滑就十分明显,但是根据OFweek太阳能光伏网推算,弘元绿能2024年第二季度单季的归母净利润亏损额高达6.59亿元至9.59亿元,创2018年上市以来最差单季业绩。


2024年上半年,光伏行业进入结构性调整阶段,在行业供需失衡持续扩大的影响下,市场竞争进一步加剧,主产业链产品价格承压,行业盈利水平大幅下降。弘元绿能表示,受行业影响,其营业收入较去年同期出现下滑,主营业务产品毛利率同比有较大下降,存货跌价准备大幅增加,导致其净利润为负值。


而在不久前的4月,弘元绿能却发布了55亿的投资公告。


弘元绿能拟在包头市青山区投资55亿元建设规模为16GW的光伏电池项目。项目分为二期实施,一期建设10GW光伏电池项目,预计于2025年投产;二期建设6GW光伏电池项目,公司将根据市场情况推动项目进度。


令业内好奇的是,进入2024年后,在如此“难过”的局面下,仍然能够逆势进行大手笔项目投资,弘元绿能到底凭什么?


光伏行业的多面手


征战光伏行业已久,名声不显的弘元绿实际上“内力深厚”。


弘元绿能成立于2002年,总部位于江苏无锡,公司专注于发展N型TOPCon技术,构建N型光伏全产业生态体系,涵盖高端装备制造、工业硅与晶硅、单晶硅片、N型电池、N型组件、新能源电站六大业务板块。


成立至今,弘元绿能经历了多次产业链身份转变,从最初的单一装备制造商到材料商再到产业链集成商,大手笔投资和多元布局贯穿其发展过程始终。


2002年,杨建良在无锡创办上机磨床有限公司,主营高端智能化装备的研发、制造与销售。两年后,上机磨床开始作为设备供应商进军太阳能光伏行业,发布光伏晶硅磨面、滚圆专用机床等多款光伏晶硅专用加工装备。


2011年1月,上机磨床更名为“无锡上机数控股份有限公司”,至此上机数控开始以装备制造商的身份在光伏行业大展拳脚。2016年,光伏行业的硅片切割将进入到金刚线时代,上机数控成功研制数控金刚线切片机。


两年后,靠着装备制造业务,上机数控在上交所挂牌上市。


上市后,上机数控开始了其在光伏产业的新布局,2019年,弘元新材料(包头)有限公司成立正式,弘元绿能也正式进军光伏单晶硅材料生产领域。之后,其新材料业务迅速增长,2021年,其新能源材料行业收入占比已经超过弘元绿能主营业务的98%。


2022年,弘元绿能再次转型,其全资控股子公司弘元能源科技(包头)有限公司成立,主要从事工业硅及多晶硅的加工制造。同年,弘元硅片全球出货量达到31.18GW,同比增长79.09%,位列全球第三名。


从订单方面看,弘元绿能已经与天合光能、阿特斯、通威股份、东方日升、正泰电器等行业领先企业签订了单晶硅锭和单晶硅片的长期销售合同,根据行业公开价格计算,公司2023年-2025年合同标的价值超过380亿元。


2019年到2022年,弘正绿能发展十分迅速,其营收规模从8.06亿元增长至219.09亿元,归母净利润也从1.85亿元增长到30.33亿元。


作为弘元绿能的创始人和董事长,杨建良自2020年开始也多次登上胡润、福布斯等各种富豪榜单。


2023年4月,公司名称变更为弘元绿色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注册资本超4亿元。


目前,弘元绿能已在全国范围内共有6个生产基地。其中无锡总部、江阴两基地分别主要进行设备制造及N型组件,包头固阳、青山两个基地主要进行硅料生产和单晶硅拉晶及切片,徐州基地主要做硅片及N型电池片,安徽滁州基地则主要做N型组件。另外,在欧洲、拉美、中东、巴基斯坦及亚太等海外地区,弘元设立数十个办事处。


根据其官微披露,弘元绿能在光伏全产业链规划如下:15万吨高纯晶硅、10万吨多晶硅、75GW硅片、45GW N型高效电池片及35GW N型高效组件产能,具有强大的制造实力,打造50GW+N型光伏全产业链集成商。


不过,虽然在光伏行业大手笔投资让其产业链布局更完善、业内关注度更高,但是行业寒冬的来临、产业链销售价格的下跌、累计投建项目总额超500亿元以及从60余亿的市值到数百亿市值再到如今百余亿市值也让弘元绿能面临着业绩、资金以及市场的巨大三重压力。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