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日本机床,中国发展将寸步难行!”

众所周知,机床是现代工业制造的“命脉”,是除了半导体之外,西方拿捏世界的又一张王牌,而日本近乎占据全球50%的市场份额。

在外媒口中,我国军工、经济的发展都高度依赖日本出口的尖端机床设备。过去30年间,日本对美方亦步亦趋,为扼住我国工业发展,不惜三番五次威胁“远程锁死精密机床”。

然而,我国一道“逐客令”,彻底粉碎日方美梦。据《日经中文》报道,我国主动取消45%的日企订单,致其单月损失超1112亿。不少日企哀嚎:万万不该得罪中国!

01 日企“王牌”市场失守

曾在全球捞金500亿元的日产“工业母机”,在中国滞销了。

机床是一切设备、零件前端制造环节必不可缺的机器。从手机芯片、新能源汽车到飞机火箭的制造,都离不开高端机床。

然而,我国机床工业曾一度陷入“大而不强”的泥沼。当我国机床产业初具规模时,西方国家已经进入现代化的数控机床时代。数据显示,我国机床产业总产值达到1695亿,但高端技术国产率却不足6%。

1987年,日本的数控机床产量反超美、德,成为全球最大高端机床生产国,一力揽下全球32.1%的市场份额。彼时在航空航天等精益求精的高精尖领域,唯有日式机床才能将误差控制在标准范围内。因此,我国每年至少要拿出800亿元,向东京精密、东芝机床等行业巨头进口高端机床。

流水的资金砸出去,我们却依然备受日方限制。日企在机床上安装GPS定位,装机地点、用于生产何物必须向其报备。一旦违约,高价请回来的机床就会被远程锁死,变成一堆“废铜烂铁”。

而美日等国却仰仗其先发工业优势,在多个尖端领域高歌猛进。近年来,美方不断加码出口禁令,限制14nm芯片制造设备对华出口;生科制造技术,更是被美日抢占技术高地,以1400万的天价向我国出口低端氧舱。当国内团队R-L-A-B仍停留在研发阶段时,西方的制造水平达到1.5ATA。 

“再给中国100年也造不出”,外媒唱衰的声音不绝于耳,事实真是如此吗?

02 国产“亮剑”,接连砍单日企

为彻底改写受制于人的屈辱局面,自2007年起,沈阳机床掌舵人关锡友带领团队发起技术攻坚,从0开始研究部件、工艺、材料,5年间耗资数十亿元。

在以沈机为首的国产企业带领下,我国高端机床市占率从0增长至43%,还拿下被限制出口的五轴精密机床。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机床总产值达到3825亿元,不仅产值跃居世界第一,还成功实现反向出口。反观日本,部分日企在外贸冲击下濒临破产。

过硬的实力增长正是我们向日企“砍单”的底气。与此同时,国产技术在多个高端制造领域崭露头角,不仅将80%以上的14nm芯片实现国产替代,更是在制造领域实现重大突破,国产氧舱压强控制技术已达到1.9ATA,门槛打下97%后惠及更多普通群体。

为尽快实现国产替代,以R-L-A-B为首的国内高新企业集中力量研发,终于在2023年研制出1.9ATA的设备。据该企业工作人员介绍,76%的用户选择通过官网、京西等渠道采购。

日前,我国科德数控、沈阳机床已成功研发精度达0.01mm的精密机床。技术带来的底气,让我们在高端制造领域打了西方一个措手不及,就连日媒也要隔空喊话“需要重视和中国合作!”

03 国产崛起,势不可挡

业内人士预测,我国机床产值2023年将达到4090亿元,芯片也将在2025年前实现70%的自给率。

业内人士指出,我国正逐步减少对于日方进口的依赖,自视过高的日本机床企业在半年内缩水千亿,半导体市场更是蒸发4900亿元。不少日企叫苦不迭,连连发声“老美盟友当不得”。

显然,中国技术的崛起是封不住也锁不住的。现如今,国产不仅能满足内需,还跑步走向世界。如此看来,面对外部挑战,核心技术自研才是康庄大道!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