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话题#蜜雪冰城1元冰杯惹怒两拨打工人#登上热搜。

7月11日蜜雪冰城在微博就冰杯事件致歉。


雪王以1元低价杀入冰杯市场本就是让利于民的好事,而且做生意讲究,你情我愿,你卖我买的道理。

一个小小冰杯怎会引起轩然大波?蜜雪冰城又为何会如此吃力不讨好,落得出棋不慎,满盘皆输的局面?


冰杯席卷热夏 “刺客”盯上“穷鬼”钱包

酷暑难耐,夏日漫长,7月15日正式进入三伏天。炎夏间,选择一杯冰饮消暑降温,成了众多消费者非常青睐的方式之一。

根据《2023即时零售冰品冰饮消费趋势白皮书》显示,超过40%的消费者希望酒水、饮料、乳制品能在冰镇状态下食用。冰品的消费金额与频率,相比2019年增长了10%到15%。

其实,冰杯在日韩国家已经流行很久,而我国正处于冰杯市场的起步阶段。

据有关数据显示,自去年7月底至8月初,美团外卖上全国冰块销量比2022年同期增长182%,售卖“食用冰”商家数量同比2022年增长近90%。

有人肯定会疑惑为啥一定要在外面买冰?自己制冰不就行了。

如下,有网友在家冻一半冰然后加一半咖啡液。如此机智,忍不住鼓掌,绝!


但实际上,家用冰箱制作的冰块和便利店买的冰块不一样。冰杯满足了户外独特的场景需求和即时消费心理,而且家用冰箱和专业制冰机加工的冰块,其融化速度存在一定差异性。被称为便利店“标配”的冰杯,一天基本上能卖出二十杯左右,冰杯的热潮势不可挡。

与此同时,在社交媒体花式的催化下,DIY冰杯不断刺激着消费者对冰杯的个性化需求,将冰杯市场推向高潮。

据悉,小红书上自制冰饮有5万+的笔记。


一套“组合拳”混搭下来的饮品,其最终使用成本KO了新茶饮、咖啡、酒水。同时,在亲手制作一杯DIY特饮中获得成就感,通过社交媒体拍照分享,满足了当下年轻人的情绪需求。


在市场吸引下,不少企业进入冰杯赛道,扩大售卖。

今年6月,农夫山泉冰杯上架便利店,160g每杯售价4.4元。然而,农夫山泉445ML的水溶C每杯售价也就4元,冰杯定价相对比同品牌的果饮还要贵。

直到10元冰杯“刺客”来袭,“穷鬼”警铃大振:“有人要谋害的钱包!”


有关媒体统计市面上冰杯数据:盒马冰杯160g3.5元,711便利店160g4.2元,罗森冰杯160g3元,便利蜂冰杯220g4元,冰力达220g5元。

网友无奈道“有的品牌还挺好,它明明可以抢我的钱,偏偏要送我一杯冰。”

此番以农夫山泉为首的鲶鱼巨头跨界冰杯,首当其冲的必是新茶饮、咖啡、酒水。就在此刻,我们的卷王,“永远的神”雪王打出1元低价冰杯王炸牌,杀入冰杯界。

7月3日,蜜雪冰城正式在门店上线了“雪王冰杯”,660ML大杯定价1元,可堂食可线下,规格分为正常冰(满冰)和少冰(冰水混合)。


1元冰杯=瓶身+包装+冰+人工费+水电费。有网友惊喜道“蜜雪冰城这是来做慈善的吧!”

然而,蜜雪冰城冰杯上线没多久,就问题频出,惹怒两拨打工人。

卷王蜜雪 惹怒两波打工人

惹怒的第一拨是消费者。

在蜜雪冰城官宣冰杯上架的第一刻,就有消费者迫不及待赶往线下门店购买,却被告知没有此产品。有媒体报道,即使门店有冰杯,在短暂销售后,竟然当面下架。


还有网友反映,在线上下单冰杯后,被通知门店没有冰块,要求退款。


更有网友表示店员培训不到位,在购买冰杯的过程中一波三折,甚至会受到店员的阴阳怪气和白眼。这是啥操作?蜜雪冰城你到底想不想卖冰杯?


惹怒第二拨是店内的打工人。

暑期冰饮需求量大,冰块作为必不可少的搭配,在冰杯出现后变得尤为紧张。店员每天机械的重复工作已经十分疲惫,又因为冰杯的火热销售,工作量不断叠加。

然而有的顾客甚至会一次性买好几十杯,制冰机应付不过来,爆单后店员不得不去别的门店借冰,增加出单时间与生产成本。


据相关报道,有的店员偷偷给顾客塞了两毛钱的吸管,还被店长训了一顿,打工人实惨!


顾客看到官方消息正常购买,门店卖得吃力不讨好,甚至不情不愿。

上级面对业绩压力,下级遭遇情绪崩溃,顾客买的怒火中烧。

显而易见,这里面存在很大的问题。


下游门店做冰杯的意愿与上游决策明显背道而驰。

一杯冰杯,暑气之下,火药味十足。

一杯冰杯 引出上下游矛盾

实际上,蜜雪冰城的盈利模式是单店加盟,门店自负盈亏。总店有九成以上收入来自加盟商,盈利靠的是加盟费和供应链。

冰杯决策的背后,其实是加盟商在独自负重前行。

一方面压力是原材料的成本。部分门店的制冰机满足不了大量的冰杯需求,加盟商不得不去外面的制冰厂购买。然而,冰块的价格与冷链运输成本并不便宜,有加盟商甚至会购买4元一斤的冰块,这使得冰杯的成本远高于售价。更让加盟商们头疼的是,部分网友大量囤冰杯的“做空”行为进一步加剧了冰块的紧缺。


另一方面是包装成本。因为加盟商必须从蜜雪冰城总部进货,其中包括前端的食材、包装和设备,后端的加盟、培训和管理费用。

根据蜜雪冰城的招股书显示,总部给加盟商杯子的售价是0.3元、吸管0.1元、包装袋0.08元,因此售卖一个冰杯的成本差不多要0.5元。即便忽略水的成本,电费、房租、人工费算下来,加盟商卖1元冰杯是完全不赚钱,甚至是亏钱的买卖。


有人会说,蜜雪冰城不傻吗?无利润的亏本买卖,他凭啥干?

的确,这里面唯一的既得利益者就是蜜雪冰城总部。

通过1元低价冰杯策略,迎合了大众情绪需求,又收取了加盟商材料费用,蜜雪冰城总部“两头吃”,迎头浇灭了加盟商的工作热情。

其实早在蜜雪冰城官宣1元冰杯的时候,就有加盟商在评论区表示冰块不够用,即便如此,蜜雪冰城最新道歉声明里面称,本周内仍将在内地所有的门店上线冰杯。

为什么蜜雪冰城如此坚持进入冰杯市场呢?

出棋不慎 暴露雪王焦虑

其实,蜜雪冰城此番出棋不慎,其实暴露出了背后的市场焦虑。

如今奶茶竞争从增量时代转入存量时代。前段时间新茶饮纷纷卷起低价,霸王茶姬买一送一,古茗推出4元一杯柠檬水,奈雪、茶百道奶茶低至9.9元,蜜雪的低价赛道越来越拥挤。与此同时,对标蜜雪冰城走下沉路线的小镇奶茶店甜啦啦,9年狂开7500家,一路狂飙一年卖出25亿,蜜雪冰城不得不慌乱起来。

面对不断扩张的竞争对手,就要谋求新的发展机会,需要足够的现金流。然而出师不利,前不久,港交所官网上显示,蜜雪冰城的招股书状态由“处理中”转为“失效”,蜜雪冰城再度折戟。最近十个月,蜜雪冰城的热度呈下滑趋势,百度指数直线下跌至4千左右。

因此,在市场热度下滑的时候,蜜雪冰城想要通过低价冰杯来吸引顾客,提高品牌关注度。


然而这个没做太多思考的决策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反而将蜜雪冰城自身卷进更加恶劣的竞争生态之中。

如果说农夫山泉入局冰杯市场是为了抵抗夏日冰饮冲击,同时打出同品牌果饮茶饮的互补牌,而蜜雪冰城下场冰杯完全是自乱阵脚。

DIY的冰杯本就与自家产品构成竞品关系,以后顾客消费只买一杯冰杯,那么其他产品的出路在哪里?这不是砸自己的饭碗吗!难道其他茶饮店也要卷进冰杯的价格战吗?这不是把茶饮的路堵死了,开了个坏头啊!

说实在的,蜜雪冰城你再冷静想想,要么捆绑销售?要么限量累加?调整冰杯策略。相信人美心善的消费者们会一如既往的原谅你:“小雪,下次不要这样咯~”

至于冰杯这片阔土,我们有瑞幸就够了。


作者:小 贾

编辑:尼 克


免责声明:本文基于已公开的资料信息或受访人提供的信息撰写,但财狗商业评论及文章作者不保证该文章提及或者展示关联等信息资料的完整性、准确性。在任何情况下,本文中的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见均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

作者声明:内容来源于网络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