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6月,万华禾香集团进行了一轮组织架构调整和人事任命,任命万华禾香集团原总裁王晓明为董事长。

2023年,万华禾香板产线年产能突破491万m³,同比增长113%,人造板产能登顶全国第一,目前已经投产的无醛生态产业园14个。自2006年成立至今,历经18年的快速奔跑,“成年”的万华禾香集团,来到了一个全新的阶段。

接力棒传递到王晓明手中,接下来他将围绕哪些维度推动公司的新治理,给企业带来新的化学反应。今年广州建博会上,万华禾香集团董事长王晓明接受了《树懒》的专访。

网络上关于王晓明的公开信息并不多,我们只能将各种渠道获取到的碎片信息拼接在一起。所以,这篇内容从秸秆人造板和万华禾香集团的发展背景开始谈起。

01 秸秆人造板,百年曲折探索之路

准确来讲,秸秆人造板并不算新事物,而是一个“百年行业”。全球范围内,对于农作物秸秆人造板的研究可以追溯到1905年,从德国开始,人们就开始用农作物秸秆和胶黏剂制造人造板,随后的近120年时间里,人们从未间断过对它的研究。美国、比利时、古巴、法国、荷兰、印度、伊朗、瑞典、芬兰、加拿大、中国等数十个国家展开了对秸秆人造板(非木质植物纤维原料)生产技术的研发,并且各自采用不同的农作物原材料,例如,甘蔗渣、亚麻屑、稻壳、棉花杆、麦秆等等。

期间,多个国家在不同时期建厂投产,只不过各自的产能都比较小,大多在几千到上万立方米不等,在当时的阶段,大量企业更多停留在实验室研究的层面,而非真正进入产业化推广的阶段,国外大量企业因为投资成本、制板成本、技术等原因最终倒下。

中国开始对秸秆人造板的研发大约在20世纪四五十年代,入局时间上,要晚于世界很多国家。上海、苏州、江西、湖北等多地开始对农作物秸秆人造板进行相对较早的研究,20世纪80年代开始出现一批秸秆人造板企业,但该遇到的困难一点也不会少,大多也是停留在试验阶段,技术各方面并不成熟,并且很长一段时间在研究稻壳板,部分企业尝试上了生产线,最后因为质量达不到要求、生产技术不成熟、设备不配套等多方面原因,被迫转产或停产。

即使国内外均出现了大量“中途下马”的案例,但是秸秆人造板行业热度不减,这个课题总能够吸引到一批又一批的企业进场,甚至还带有一定盲目性。行业表现出的吸引力在变强,其背后的基础假设是,木材供需矛盾的日益尖锐,农作物秸秆资源非常丰富,每年产生数十亿吨剩余物,被称为“第二森林资源”。

以国内市场为例,第九次全国森林资源清查结果显示,全国现有森林面积2.2亿公顷,森林蓄积量175.6亿立方米,森林覆盖率22.96%,比第八次提高了1.33个百分点,意味着森林面积净增加1266.14万公顷。但从人均来看,我国森林资源是比较匮乏的。

同时,中国是农业大国。据相关数据统计,每年的秸秆产量达到9亿吨,在此之前没有得到充分利用,每到收割季节,大多采用秸秆还田、做饲料、焚烧等处理方式,尤其焚烧会造成污染环境,显然不可取。如果将其中一部分用来做秸秆人造板的原料,既可以减轻环境压力,又可以创造可观的经济效益,还减少了对木材的砍伐。

道理都是直的,道路都是弯的。很多事情逻辑上成立,做起来就会发现困难重重。直到20世纪90年代以后,秸秆人造板才开始真正“步入正轨”。

这里所说的步入正轨,意思是国内的秸秆人造板企业开始陆续从实验室转向生产实践,建成生产线。同时,有更多科研院所和机构对秸秆人造板进行系统性的研究,例如,东北林业大学李兰亭教授、南京林业大学周定国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吴义强教授、中国林科院木材工业研究所等。

“十五”期间,科技部将秸秆复合材料的研究列入国家“863”计划和“973”重大基础研究计划予以重点支持。以农作物秸秆生产人造板替代一定比例的木材逐步形成一定共识。

但是,这里还有个绕不过去的核心问题。在制备秸秆人造板所选择的胶粘剂上,以往大多使用脲醛树脂胶(UF)为胶粘剂,这种胶粘剂应用在人造板中,存在几大难题,例如,游离甲醛的释放问题,秸秆碎料表面含有大量蜡质、硅类物质,与脲醛树脂胶(UF)和酚醛树脂胶(PF)的结合,难以得到满意的胶合强度,以及初期产品吸水厚度大,影响板材的尺寸稳定性。

相比较而言,以不含甲醛的异氰酸酯为胶粘剂,所制造出来的秸秆人造板则可以达到木质人造板国家标准的要求。异氰酸酯混合物统称为“聚氨酯”,MDI又是生产聚氨酯的重要原料。

02 从实验室到工业化生产,秸秆人造板的化学反应

1999年-2006年期间,万华生态也是国内秸秆人造板行业的其中一员,但这个阶段主要以产品研发为主。真正迎来转机的是,万华化学研发出了专门针对秸秆人造板材的聚氨酯胶粘剂。2006年12月,由烟台万华集团、红塔创新等5个股东共同投资,正式组建了万华生态板业股份有限公司。

在胶粘剂取得突破的同时,2007年1月,万华生态收购了湖北基立环保板材股份有限公司(后改名为万华生态板业(荆州) 有限公司)、信阳木工机械有限责任公司,研制适合秸秆的板材生产设备。同年,投资7000万元在河南信阳成立万华生态板业(信阳)有限公司。就此,万华生态打破了行业壁垒,让技术资源、设备资源、研发资源及粘合剂资源得到了有效整合,这也成为万华生态能够率先研制成功秸秆人造板的重要原因。2007年7月,万华生态秸秆板材真正进入试产阶段。

2009年,万华禾香完成了“稻/麦秸人造板制造技术与产业化”项目并获得了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

2010-2011年,年产5万m³的秸秆薄板生产线在信阳投产。同时建设烟台栖霞基地,年产能达5万m³。

2015年2月,万华生态板业与德国迪芬巴赫战略合作,正式启动全国首条大型连续平压秸秆板的生产线项目。

往后这几年到2024年,万华禾香集团一直处于快速扩张产能的节奏当中,如前面所提到,目前已经完成14个产业园的建设,无醛添加环保板材在消费市场越来越受欢迎。

今天万华禾香板已经成为定制家居行业的重要基础设施,但这个推广过程是痛苦和不易的。早期的秸秆人造板产业的市场竞争状况只能用“小、散、无”来概括,企业规模小、资源分布散、消费者无意识。万华生态集团董事长郭兴田此前接受《树懒》专访时曾表达过这条路的漫长,之所以坚定投入十几年,是因为禾香板改变的是一个行业,打造了一条人们实现美好生活的新路径。

秸秆人造板产业经历了一个从不成熟到逐渐成熟、从未知到已知的过程,万华禾香是重要且坚定的探索者。推动产学研用一体化,各方力量汇聚在一起,无论是原料处理、设备、生产、工艺、质量都取得了显著进展和技术突破,助力秸秆人造板从实验室过渡到工业化生产,真正转化为生产力。

当然还有很关键一点,秸秆人造板所需要的聚氨酯粘合剂从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本质上,这是一个用“化学”改变生产力的故事。

03 从节能科技到万华禾香,王晓明的变与不变

2006年6月8日,时任烟台万华常务副总裁兼董秘的郭兴田向媒体通报,烟台万华正式启动以 MDI(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为基础原料的建筑保温市场和零甲醛秸秆板材市场,开启MDI两大应用蓝海,形成一体两翼的战略决策。

谈到这,要介绍一家公司——万华实业集团。

万华实业集团成立于2001年10月,核心业务是以MDI为主的聚氨酯,形成多元化的发展平台,包括上游石化、煤化平台,下游节能建材平台、农作物秸秆板平台以及资本平台。

其业务的投资布局中,持有(或曾持有)万华化学、万华生态、万华节能科技和山西中强煤化等多家公司的股权。也就是说,万华实业集团以MDI为轴心,将这几大业务串联起来,构建了从上游的煤化工到中游的 MDI生产,再到下游的生态板材和节能建材的“大万华”的全产业链格局。

时间上看,万华生态板业(禾香集团)成立于2006年,万华节能科技成立于2007年。业务上,各有侧重。在一体两翼的战略背景下,万华节能科技成立,其重点的发展方向以建筑节能材料为核心,主要产品包括硬泡聚氨酯组合料、硬泡聚氨酯保温板、集成房屋及混凝土产品,并提供聚氨酯节能产品工程施工技术服务。

在万华节能的发展史上,先后承接多项国家、省级科研开发项目和课题。例如,“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公共安全风险防控与应急技术装备”中“高原高寒地区住宿方舱研发与应用示范”课题,该课题耗时3年零5个月,实际投入经费2383万元,课题解决的核心问题是打造集建筑、能源和设备功能于一体的可拆装式保温方舱,为高原高寒地区灾害现场安置保障和新型高原军事保障装备研制提供技术支持。

这个课题的负责人就是王晓明,也是文章开头提到的主角。

王晓明毕业于西南交通大学,是恢复高考后的“新三届”考生。2010年至2018年历任万华节能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及总工程师、万华集成房屋(烟台)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万华节能(烟台)环保科技公司董事长、万华混凝土有限公司董事长。2019年至2022年,任万华生态板业集成设备有限公司董事长。2022年至2024年6月,任万华禾香集团董事兼总裁,2024年6月起任万华禾香集团董事长。其中,2023年至今兼任万华生态集团副总裁兼总工程师。

从节能科技到秸秆人造板,对王晓明来讲,并不算跨入陌生领域,都在专业范畴内,核心是围绕聚氨酯的应用探索。王晓明表示,无论是建筑节能,还是人造板,都是把产学研应用到生产当中,将科技转化为生产力, “十三五”承担的课题是围绕国防事业。

“十四五”承担的是“秸秆、芦苇等低值生物质材料预处理及绿色加工技术研究与示范”的课题,提升人造板的防火阻燃性能。在王晓明看来,这些都是围绕“屋顶之下本该无醛”的企业愿景,最终通过好产品来造福人类和社会。对个人而言,能够把学到的东西用到工作实践当中去,是蛮高兴的一件事情。

04 压力之下,由快向稳,如何破题

对于刚接任董事长,王晓明直言,压力很大,尤其目前经济下行、消费疲软的环境,给每个人、每家企业都带来压力,万华禾香也不能避免,这是全行业所需要面临的共同难题。

未来3-5年,万华禾香集团要将产能扩充到1000万m³,做到品种齐全、规模最大、绿色环保的人造板独角兽企业。这也要求我们进行通盘思考,从原来高速奔跑中稍微喘口气,调整一下节奏。更重要的还是思考怎么适应并满足新一代消费者的需求,不断修炼内功,只有这样,才能驱动我们企业的增长。

“下一步,我们会针对目前的发展形势做出相应判断,对一些部门适当做些微调,但是大的调整不会有,这些年我们做的事情都还是比较对的,只不过可能有些方面略有偏差,适当的调整是对的。”王晓明对下一步将要推动的改变时表示。

3月20日,万华禾香集团正式发布“芮铂”R7高端精板系列新品,即便在行业整体承压时,依然选择逆势推出新品。6月15日,万华禾香集团发布人造板无醛添加企标,再一次将板材甲醛释放限制规定提升至≤0.008mg/m³,接近于木材原生甲醛释放量,远超国家标准。

尽管ENF已经代表了比较严苛的标准,但是≤0.025mg/m³只是对板材甲醛释放量值提出要求,并不限制生产原料及过程。这意味着,即使用了含甲醛的胶粘剂及助剂,通过合理混合等方式,也能达到ENF等级。而万华禾香集团想要向行业和消费者传递的核心是:ENF≠无醛添加。

王晓明认为,真正为消费者提供无醛添加的绿色产品,创造健康的美好生活,这件事有巨大社会价值,这是社会有没有万华禾香最大的不同。没有万华禾香之前,原来大家都觉得用脲醛胶是天经地义的,但是这种产品确实对人体有很大伤害。由于从业人员整体水平不高,大家都在野蛮和无序竞争,很长一段时间,人造板行业是假冒伪劣的代名词,我们自己最近也在加大打假力度。

交流过程中,王晓明一直表达着对郭兴田董事长执着和坚韧的佩服,即便在最困难的时候,赔进去那么多钱,也没有半途而废去做施加脲醛胶的人造板,而是坚守无醛这条路。事实证明,这条路是正确的。

目前国内的无醛添加人造板只占市场的2.7%,随着消费者的意识觉醒,未来无醛添加产品的可提升空间还非常大,这要求我们不断推陈出新,只有通过科技创新、管理突破、工艺改造,才能不陷于单纯的价格战。”王晓明谈到。

近几年,除万华禾香无醛添加人造板外,万华生态不断扩充新业务版图,尤其是以绿色化、工业化、数字化、时尚化的新家装解决方案,激活存量房住宅家装内需市场,变革传统家装行业。今年两会期间,作为全国人大代表的郭兴田,将“绿色工业化定制家装”作为一个重要提案。

如果仔细研究万华生态、万华禾香以及更多相关公司之后,不难发现这家公司谋大局的野心。对于已经跻身人造板行业头部公司的万华禾香来讲,企业的接力棒传递到王晓明手中,接下来要做的不再只是扩产能,还有很多重要的课题要攻克。

比如,从大众消费者的角度,在乱象丛生的市场中,如何让消费者得到应有的好产品以及透明的、高效的消费体验,建立差异化竞争优势;从行业发展的角度,如何与合作伙伴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从社会责任的角度,可持续发展、循环利用的浪潮之下,万华禾香将探索出一条什么样的新路径,从中创造更大的社会价值,等等。

企业在不同的发展阶段,所要面临的问题也不一样。王晓明所说的压力和动力,或许更多来自于“由快向稳”的速度转变,以及面对新环境新阶段,该如何破题持续保持领先,毕竟这家公司已经成年了。

作者声明: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